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目前中国医药行业已经进入整体转型升级的时期,又加上新版GMP和新版GSP的推波助澜,整个医药行业从产品时代进入资源整合和多元化时代,这时需要在战略明晰的前提下,提前抢夺更多的医药医疗资源,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发展的机遇。 我国目前医药行业并购主要集中在独家产品连带性并购、生物医药并购、医疗器械并购、产品线补充并购、治疗领域强化型并购和产业链布局并购。 由于在中国经济结构中诸多产业都无法和医药行业刚性增长相比拟,所以,目前一些行业都在布局医药行业的产业板块,尤其是一些资源企业、房地产企业在进入医药行业上比较积极。 但由于这些非医药行业的企业对医药行业不熟悉,所以在并购中呈现较多的问题和特点: 1.被欺骗性投资 一些非医药企业由于对医药行业的政策、企业资源和企业经营能力的不了解,被一些药企外在表象欺骗,又加之被投资药企欺骗目的明确,所以,在进入医药行业时,被欺骗性的投入了很多资本,而收获的是几乎没有竞争力的药企资产,或者由于被一些现象迷惑,付出了较高溢价率而换来并没有太多竞争力的药企。 这种现象较多,我就遇到了四五个这样的案例。 2.投资科技含量较高的医药产业 目前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是非医药资本或投资者比较看重的领域,这个领域有着较好的技术级别,未来发展潜力也较好,也备受非医药行业投资者和资本青睐。 3.带控股权收购 这种现象在非医药企业进入医药行业总比较普遍,因为这样就可以布局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板块,同时也能在控股权掌控的前提下,在医药板块从事更多的并购和经营,利于医药板块的整体发展。 4.盲目性投资 一些非医药行业企业在进入医药行业时,并不清楚未来自身在医药行业投资中到底明确定位在医药产业链中那一块,觉得只要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在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后就可以进入,但进入后才发现进入了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比如普药市场、OTC市场,而自身的医药行业经营经验缺乏,在医药营销上又没有更多的办法,所以,并购后的医药资产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背上了收益率很低的医药资产包袱,这种现象较为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