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565|回复: 11
收起左侧

【好资料】铂坩埚使用及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4-9-22 13: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个东西很贵的,注意保养啊。



铂坩埚使用及注意事项
铂又称白金,价格比黄金贵,因其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故经常使用。但在领用时必须有严格的手续和记录。
铂的熔点高达1700℃,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灼烧后不发生化学变化,也不吸收水分,大多数化学试剂对它无侵蚀作用,能耐氢氟酸和熔融的碱金属碳酸盐的腐蚀是铂有别于玻璃、瓷等的重要性质,因而常将其用于沉淀灼烧称重、氢氟酸熔样以及碳酸盐的熔融处理。铂坩埚适用于灼烧沉淀。铂在高温下有较小的挥发性,灼烧时间久后要加以校正。铂在900℃以下使用基本不挥发。
铂质地较软,即使含有少量铑铱的合金也较软(加入少量铑或铱是为了提高其机械强度),所以拿取铂器皿时勿太用力,以免其变形。在脱熔块时,不能用玻璃棒等尖锐物体从铂器皿中刮取,以免损伤内壁;也不能将热的铂器皿骤然放入冷水中,以免发生裂纹。已变形的铂坩埚或器皿可用其形状相吻合的水模进行校正(但已变脆的碳化铂部分要均匀用力矫正)。
铂器皿在加热时,不能与其它任何金属接触,因为在高温下铂易与其它金属生成合金,所以,铂坩埚必须放在铂三角架上或陶瓷、粘土、石英等材料的支持物上灼烧,也可放在垫有石棉板的电热板或电炉上加热,但不能直接与铁板或电炉丝接触。所用的坩埚钳子应该包有铂头,镍或不锈钢的钳子只能在低温时方可使用。
下列的物质不能直接侵蚀或与其它物质共存下侵蚀铂,在使用铂器皿时应避免与这些物质接触:
l 易被还原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如银、汞、铅、铋、锑、锡和铜的盐类在高温下易被还原成金属,可与铂形成低熔点合金;硫化物和砷、磷的化合物可被滤纸、有机物或还原性气体还原,生成脆性磷化铂及硫化铂。
l 固体碱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氧化钡、碱金属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氰化物等,在加热或熔融时对铂有腐蚀性。碳酸钠、碳酸钾和硼酸钠可以在铂器皿中熔融,但碳酸锂不能。
l 卤素及可能产生卤素的混合溶液,如王水、溴水、盐酸与氧化剂(高锰酸钾、铬酸盐和二氧化锰等)的混合物、三氯化铁能与铂发生作用。
l 碳在高温时,能与铂作用形成碳化铂。铂器皿若放在碳硅棒电炉内,因有必要的通气装置;若用火焰加热时,只能用不发光的氧化焰,不能与带烟或发黄光的还原火焰接触,亦不准接触蓝色火焰,以免形成碳化铂而变脆。在铂器皿中灰化滤纸时,不可使滤纸着火。
l 成分和性质不明的物质不能在铂器皿中加热或处理。
l 铂器皿应保持内外清洁和光亮。经长久灼烧后,由于结晶关系,外表可能变灰,必须及时注意清洁,否则日久后杂质会深入内部而使铂器皿变脆而破坏。
铂器皿的清洗方法
若铂器皿有了斑点,可先用盐酸或硝酸单独处理。如果无效,可用焦硫酸钾于铂器皿中在较低温度熔融5~10 min,把熔融物倒掉后,再将铂器皿在盐酸溶液中浸煮。若仍无效,可再试用碳酸钠熔融处理,也可用潮湿的细砂(通过100目筛即0.14 mm筛孔)或细金相砂(0#)纸轻轻摩擦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3: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大家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9-22 13: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PMDA审计原料药全过程回顾


为期三天的PMDA审计正在进行中,虽然有些问题还是存在,整体目前一切还顺利,就今天审计重点关注点,与大家分享一下:
1.实验室没看液相气相3Q、校验、审计追踪、数据备份、权限等问题——破天荒竟然没看这些
2.实验室没看标准品和色谱柱的管理及使用情况——依然没走寻常路
3.实验室重点关注了样品首发、交接;入厂原料取样后如何进入实验室检测及进入实验室后在哪里存放等
4.实验室重点关注pH计的日常、周期校验;标准校正试液效期、标签信息;校验人员资质问题以及是否有名单规定了哪些人可以从事校验
5.实验室重点关注滴定、水分仪的标定、校验
6.实验室重点关注了常规留样并亲自查看样品
7.实验室重点关注了稳定性考察中恒温恒湿箱温湿度如何监控、取样时间间隔如何规定
8.实验室重点关注了微生物效价
9.实验室重点关注了菌种的委托检验
下午的信息待检查后再奉上。。。。。。


重点关注了样品首发、交接;入厂原料取样后如何进入实验室检测及进入实验室后在哪里存放等
近期检查交叉污染的要求,骤然上升。
邯郸东风制药被罗马尼亚毙掉,其中一条就是样品的交叉污染。
EU GMP新章节,对此要求甚多。


生产方面的重点关注点目前还没整理出来。但污染交叉污染问题,PMDA相当关注。就该问题查我们的文件看了2个小时多!昨天一下午就看了污染交叉污染和年度质量回顾。
其中再三要求我们解释:干燥器里面不能每批清除的残留混到下一批中,产品生产周期及有效期我们如何确定(大概是这个意思,原料药是允许上一批残留到下一批的。但我们还没找到解释的思路,今天下午重点解决这个,希望有老师可以提供帮助)


产品均一性验证时,我们每桶只做了pH和水分检测,没做相关物质(整批是要全检的,均一性验证美唑)。他们认为有关物质结果是很低的,为啥验证时不做相关物质?我们解释说pH和水分为选取的有代表性的项目,可以代表均一性。他们要求提供这两项之所以有代表性的证据(这个,我们没有)
请问其他公司无菌粉均一性验证都检测哪些项目?原因是?

整个审计结束了。现将PMDA出现的问题共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原辅料近效期的统计由仓库进行,到期后复测由仓库换成待验签。从合格签变为待验签的过程没有在质量部门的监管下进行。
2,稳定性样品规定间隔为3、6个月的考察点(即3,6,9,12,18,24个月)取样偏差14天;间隔12个月及以上的考察点(即36,48,,60个月等)取样偏差30天。认为范围太宽,应当锁紧。我们是参考的GMP实验室指南进行规定的,检察官将指南带走了,说是再研究研究。
3.厂房的环境监测要考虑在非通知的情况下进行
4.废弃物出车间的擦拭,用什么,在哪个部位擦拭,没有规定

继续奉上:
5.β内酰胺,在记录、人员、罐子表面的残留监测未做
6.出QC的文件是否有粉尘或残留物没有做验证
7.年度质量回顾的批准有5个人,但是SOP中没有规定是哪五个人
8.回收罐只在使用前清洗,但之后连续使用没有清洗
9.虫属设施的布点没有评估根据
10.各个部门的虫属数据上报QA,但是没有一个部门或人来总体负责公司的虫属控制
11.外部校验的记录会发送至各部门,由各部门签字确认。这一行为没有SOP规定而且也没有外校管理的规定也没有计量合格签管理的规定


12.工艺验证的均一性验证中,从每桶取样没有进行有关物质检测。需要再研究
13.交叉污染事情,检察官提出国际上的趋势是β内酰胺和青霉素的生产车间应该分开。工厂不能分开的话,管理可以分开。


我们只测了水分、pH.检察官认为有关物质含量水平很低,仅用上述两个项目来说明均一性是不够,需要我们提供为啥上述这两项能替代有关物质的依据。

点评

这些可以另开个专帖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22 14:51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咕咕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9-22 14: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22 14: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9-22 14: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歌一曲月如霜 发表于 2014-9-22 13:24
日本PMDA审计原料药全过程回顾

这些可以另开个专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4-9-22 14: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铂坩埚的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22 21: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9-22 21: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2 22: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感谢楼主的奉献。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13 16: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6-9 17: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铂坩埚的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 2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