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268|回复: 3
收起左侧

【153中药材鉴别】小茴香鉴别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12-3 21: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毒手药王 于 2014-12-3 21:11 编辑

小茴香鉴别
本品为常用中药。商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

历史
本品原名怀香,始载于《唐本草》列入草部。李时珍将其移入《本草纲目》菜部,并说:"俚俗多怀之矜衽咀嚼,恐怀香之名或以此也。"又说:"茴香、宿根,冬生苗作丛,肥茎丝叶,五六月开花,如蛇床花而色黄,结子大如麦粒,轻而有细棱……"在唐本草中说:"调食味用之"。所述均指本品。
原植物

茴香 别名:小香香丝菜小茴谷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Mill.--伞形科Umbelliferae
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有强烈香气。茎直立,高0.5~2m,有浅纵沟纹,上部分枝开展。叶有柄,卵圆形至广三角形,长达30cm,宽达40cm,三至四回羽状分裂,深绿色,末回裂片线形至丝状,长4~40mm,宽约1mm,茎下部的叶柄长7~14mm,基部鞘状,上部的叶柄一部或全部成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顶生的伞形花序大,直径可达15cm;花序梗长4~25cm,伞辐8~30,无总苞及小总苞;花黄色,有梗;萼齿不显,花瓣5,倒卵形,先端内折;雄蕊5;雌蕊1,子房下位。双悬果卵状长圆形,光滑,侧扁,长3.5~6mm,宽1.5~2.5mm;分果有5条隆起的纵棱,每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有2。花期6~7月,果期10月。
我国各地田园常见栽培。原产欧洲。
采制
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产销
小茴香Fructus Foeniculi主产内蒙古自治区及山西、黑龙江等省,以山西省产量较多,内蒙古产品质佳,销全国各地。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一般均自产自销,并有出口。
化学
成份
果实含挥发油,成熟果实6.2%,未成熟果实8.6%,油中含反式茴香脑(Trans-Anethole)61.6~78.3%,小茴香酮(Fenchone),α-蒎烯,柠檬烯(Limonene)。此外,还含有莰烯,β-蒎烯,β-香叶烯 (β-Myrcene), α-水芹烯 (α-Phellandrene),P-伞花醇(P-Cymol),草蒿脑(Estragole),甲基胡椒酚(Methyl chavicol),茴香脑等。
此外,含脂肪油12~18%,油中含岩芹酸(Petroselinic acid),亚油酸,棕榈酸,花生酸,山萮酸(Behenic acid)。并含槲皮素,植物甾醇酰基β-果糖呋喃甙 (Phytosteryl b-Fructofuranoside),7-羟基香豆素,6,7-二羟基香豆素,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谷甾醇,豆甾醇,Δ7-豆甾烯醇(Δ7-Stigmastenol)菜油甾醇,胆甾醇,Δ7-菜油甾烯醇(Δ7-Campestenol),Δ5- 燕麦甾醇(Δ5-Avenasterol),菜油甾二烯醇(Campestadienol)及豆甾二烯醇(Stigmastadienol)。
功效
味辛,性温。祛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胃寒胀痛、少腹冷痛、痛经、疝痛、食少呕吐。用量3~9g。
药理作用
本品挥发油能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能排除肠内气体;并有祛痰作用,对于豚鼠实验性结核的治疗,茴香醛可增强小量双氢链霉素的效力。







性状鉴别
双悬果呈细圆柱形,有时稍弯曲,长4~8mm,直径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有黄褐色的花柱残基,基部有时带有小的果柄,长0.4~1cm;分果长椭圆形,有5条隆起的棱线,合生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而辛。
以粒大饱满、色绿、气味浓、无杂质者为佳。




分果横切面:略呈五边形。外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中果皮由数列薄壁细胞组成,共分布有6个油管,果棱间各1个,合生面2个,油管呈椭圆形或半圆形,切向150~220mm左右,内含红棕色油脂,维管束位于果棱部位,韧皮部位于木质部两侧,维管束四周围有大形网纹细胞;内果皮为1列狭长的扁平细胞,长短不一;种皮为1列颓废细胞,含棕色物质;合生面的内果皮与种皮间有种脊维管束。胚乳细胞多角形,内含糊粉粒和少数脂肪油,糊粉粒中含细小的草酸钙簇晶;胚小形,位于胚乳的中央。

小茴香 上:横切面简图(×27) 下:横切面详图(×133)





  • 取本品粉末0.5g,加入乙醚适量,冷浸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加7%盐酸羟胺甲醇液2~3滴,20%氢氧化钾乙醇液3滴,在水浴上微热,冷却后,加稀盐酸调节pH值至3~4,再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呈紫色。(检查香豆素)
  • 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适量,冷浸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ml,加0.4%2,4-二硝基苯肼ZM盐酸溶液2~3滴,溶液显桔红色。(检查茴香脑)
  •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取本品粉末(60目)2g,加乙醚6ml,冷浸4小时,滤过。将滤液浓缩至干,残渣用氯仿溶解至1ml,点样。吸附剂:硅胶G-1%CMC。展开剂:石油醚:醋酸乙酯(8.5:1.5),展距17.5cm。显色剂:2,4-二硝基苯肼试剂。

  • 小茴香薄层层析图谱
    S:茴香脑 1.小茴香

伪品
附注
过去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的个别地区,曾发现有以伞形科植物莳萝Anethum graveolens L.的果实,误作小茴香或土茴香的。其主要鉴别特征是椭圆形,扁平,长3~5mm,宽2~3mm,外表呈棕色,背面极为扁压,有3条不明显的棱,侧棱延展成翅。有芳香性气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3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还是好辨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3 21: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茴香经常用到,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12-3 21: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功效
味辛,性温。祛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胃寒胀痛、少腹冷痛、痛经、疝痛、食少呕吐。用量3~9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3 18: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