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80|回复: 5
收起左侧

[药品研发] 【转帖】:药业黄金时代没了 谁将裸奔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26 11: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事实。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中国医药市场的增速也在放缓。

对于大多数行业人士来说,大家也许会感性地认为,2014年是因为某些事件才使得市场行情陷入多年来的“寒冬”。

但是,我们回顾这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医药市场增速放缓从2012年就开始了。2012年开始,中国市场的增速已经从20%以上下降到20%以下。未来5年,11%—14%的增速可能成为常态。

大潮褪去,难免有人裸奔


近5年来,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医药行业的“黄金时代”,制药行业的企业都过着比较舒服的日子。但是,未来5年,“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未来属于什么样的企业,依旧没有答案。

随着行业增速放缓,制药企业之间也将出现分化,部分药企适应了新的环境,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另一些药企不但不能保持增长,业绩还会下滑。

中国市场出现下滑的同时,美国医药市场却迎来了久违的复兴,201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为5-8%,高于过去五年的3.6%。当制药企业熬过2012年的专利悬崖之后,创新药物大批量上市,2014年,大多数遭遇专利悬崖的制药企业都有新药上市。

由于美国实施了医改,医保覆盖率大幅度提升。随着美国疾病谱的变化,新的市场需求也给了制药公司未来的研发提供了方向。

对比之下,中国医药市场面临增速放缓的挑战,恰恰缺乏美国市场那样的驱动力,那就是全社会鼓励创新的环境和巨大的医疗投入。

而中国目前正处在行业的变动期,政策走向普遍呈现“Negative”,在明朗之前则会成为悬在制药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现在新药审批的速度看,我们预测,2018年之前,很难有新药上市,我们只能依靠现有的品种来保持业务的增长。

从市场准入角度看,医保目录的调整,招标制度的变化,都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我们依然找不出未来的方向。

医药行业的反腐并没有出现放松的信号,以前医药企业的一些常用的推广手段只能放弃。一些临床不必需但销售不错的药物恐怕要遭遇“寒流”。

价格管理思路的变化更是会带来颠覆性变化,目前,跨国药企的单独定价品种恐怕很难保持其单独定价的地位,一旦这些超国民待遇失去,就意味着跨国药企在普药市场需要全面调整思路。

找对风口依旧飞

排除一些消极因素,中国市场作为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依旧有令投资中国的制药企业不可抗拒的魔力。

随着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实现了高速增长,老龄化、城市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疾病谱的大幅度改变,与此同时,患者的支付能力也有大幅度的提升。

目前,中国依然有大量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尽管政策充满不确定性,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为了政策都会往一个方向去聚拢,那就是继续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以现在中国疾病的发病率来看,如果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按照现在的速度增加,只需要3—5年,现在中国公立医院的拥挤程度将是现在的无数倍。

而中国依然有大量的患者不但没有得到治疗,甚至得不到诊断,这些人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市场,这是未来10—15年最大的医药产业增长点。制药企业如果想做好这一领域,不能再默守陈规,要采取一些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与美国不同,我们已经不能再指望政府增加投入来带动医疗消费的提升了,但是,政府已经承诺了会对医改持续地投入,增量已经可以期待。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未来疾病谱的变化也是需要把握的关键。过去5年,如心血管、糖尿病、癌症等治疗领域给涉足的制药企业带来巨大的回报。

但是,现在热门的领域已经开始逐步向呼吸道疾病、免疫抑制药物、血液疾病、皮肤病等过渡,如果想成为,未来中国市场的赢家,就要针对中国市场特点引入新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26 13: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整合。。。淘汰。。。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26 13: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随着医疗保障制度完善 中国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26 14: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未来估计会激进一些,淘汰或者整合30%-50%的企业

点评

能整合更好啊,国内许多企业规模真的太小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2-27 09: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2-26 15: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09: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诺福环保001 发表于 2014-12-26 14:07
未来估计会激进一些,淘汰或者整合30%-50%的企业

能整合更好啊,国内许多企业规模真的太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0 12: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