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7460|回复: 24
收起左侧

[张金巍] 巍信分享第5季:新版GMP新增取样附录三的解读(1)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15-2-1 16: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蒲公英 于 2015-2-2 07:11 编辑

分享时间:2015年1月30日  20:00~21:00
分享人:张成国  山东金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本文为蒲公英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分享作者)
分享地点:巍信群(搜索微信号:waytrust进行询问了解)

     第一章 范  围
第一条  本附录适用于药品生产所涉及的物料和产品的取样操作。
物料和产品的定义:
1物料:指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物料分为生产物料和非生产物料,生产物料指生产用的原材料、辅料和包装材料;非生产物料指用于生产、检验或公用系统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但是不属于原材料、辅料和包装材料的物料,如检验用各类试剂、消毒剂、过滤器材、润滑油、设备配件工具及一次性鞋套、帽子等生产消耗品。  
2 产品:包括药品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
第二章  原  则
第二条  药品生产过程的取样是指为一特定目的,自某一总体(物料和产品)中抽取样品的操作。取样操作应与取样的目的、取样控制的类型和待取样的物料及产品相适应。应有书面的取样规程。取样应使用适当的设备与工具按取样规程操作。
第三条  应制定有效措施防止取样操作对物料、产品和抽取的样品造成污染,并防止物料、产品和抽取的样品之间发生交叉污染。
    说明取样存在污染的风险,正确取样是质量保证系统的一个关键部分。
     第四条 取样操作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一般情况下所取样品不得重新放回到原容器中。
111.png
我感觉EU GMP 是在说物料被污染和污染其他物料,而我们的是在说具体怎么做,目的都是一样的。
第三章  取样设施
第五条  取样设施应能符合以下要求:
1. 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不低于被取样物料的生产环境;
2. 预防因敞口操作与其他环境、人员、物料、产品造成的污染及交叉污染;
大容器中、散装产品取样应该在仓库中被隔离的、封闭空间进行,以降低容器中残留物质或样本导致的污染风险(比如粉尘)以及交叉污染的风险。
有些物质应在特殊的或专用的环境下抽样(比如抽样时应避免环境中的灰尘或微粒对样品的污染,例如气雾剂阀门,激素和青霉素类产品,后面第六条提到。
3. 在取样过程中保护取样人员;
4. 方便取样操作,便于清洁。
中国GMP强调了对人的保护和操作的便利性,EU GMP中无
第六条  β-内酰胺类、性激素类药品、高活性、高毒性、高致敏性药品等特殊性质的药品的物料或产品取样设施,应符合本规范的生产设施要求。
中国GMP强调特殊性质药品取样设施的要求。EU GMP无
第七条  物料取样应尽可能在专用取样间中进行,从生产现场取样的除外。取样间的使用应有记录,按顺序记录各取样区内所取样的所有物料,记录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取样日期、品名、批号、取样人。
取样间是否需要验证?清洁验证该如何做呢?希望待会大家讨论
第八条  取样设施的管理应参照本规范生产区域的管理要求,每种物料取样后应进行清洁,并有记录,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第四章  取样器具
第九条  取样辅助工具包括:包装开启工具、除尘设备、重新封口包装的材料。必要时,取样前应清洁待取样的包装。
第十条  各种移液管、小杯、烧杯、长勺、漏斗等可用于取低粘度的液体,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玻璃器皿。高粘度的液体可用适宜的惰性材料制成的取样器具。粉末状与粒状固体可用刮铲、勺、取样钎等取样。无菌物料的取样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所有的取样工具和器具应采用惰性材料制造,应避免使用玻璃制品。惰性材料包括聚丙烯和不锈钢类器具,玻璃也是一种惰性材料,一般认为它对固体和液体内容物均具有化学稳定性,不会与内容物发生反应,但碱液对玻璃容器有一定影响。另外,玻璃器具易碎,是否也是不被推荐原因。
取样器具的分类:
固体或半固体——不锈钢勺、不锈钢镊子、不锈钢铲、分层式取样器
液体——玻璃棒、玻璃移液管、液体探测管
样品容器——培养皿、取样袋、三角瓶、螺旋盖的玻璃光口瓶
辅助工具)——剪刀、裁剪纸、洗耳球、扎带、封口膜
第十一条   所有工具和设备应由惰性材料制成且能保持洁净。使用后应充分清洗,干燥,并存放在清洁的环境里,必要时,使用前用水或适当的溶剂淋洗、干燥。所有工具和设备都必须有书面规定的清洁规程和记录。应证明取样工具的清洁操作规程是充分有效的。
无菌取样工具应当进行灭菌或除去热原物质。
通过做取样工具清洁操作的适用性验证以证明其有效性。
第五章  取样人员和防护
第十二条   取样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取样操作培训,并充分掌握所取物料与产品的知识,对于无菌物料及产品的取样人员应进行无菌知识和操作要求的培训,以便能安全、有效地工作。培训应有记录。
取样人员指哪些?:QA、QC或者经过培训合格的委托人
培训内容:应该包括—取样计划、书面取样规程、取样技术和设备、交叉污染的风险不稳定或无菌原料的取样注意事项、目视检查原料、容器和标签的重要性,观察异常和不正常的重要性,安全与健康防护等。
222.jpg
EU GMP强调培训的延续性,我们也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第十三条   取样时应穿着符合相应防护要求的服装,预防污染物料和产品,并预防取样人员因物料和产品受到伤害。
中国GMP强调对取样人员的防护
第十四条   取样人员对取样时发现的异常现象必须保持警惕。任何可疑迹象均应详细记录在取样记录上。

333.jpg
第六章  文  件
第十五条   应有取样的书面操作规程。规程的内容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第二百二十二条的要求。至少包含取样方法、所用器具、样品量、分样的方法、存放样品容器的类型和状态、样品容器的标识、取样注意事项(尤其是无菌或有害物料的取样以及防止取样过程中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注意事项)、贮存条件、取样器具的清洁方法和贮存要求、剩余物料的再包装方式
第十六条   对于物料一般采用简单随机取样原则。对于产品除要考虑随机取样原则外,还要关注在生产过程中的偏差和风险,应抽取可能存在缺陷的产品进行检验。
中国GMP明确随机取样原则及最差情况取样
第十七条   应填写取样记录,记录中至少应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总件数、取样件数、取样编号、取样量、分样量、取样地点、取样人、取样日期等内容。
明确取样记录细节
第十八条   已取样的物料和产品的外包装上应贴上取样标识,标明取样量、取样人和取样日期。
第十九条   样品的容器应当贴有标签,注明样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取自哪一包装容器、取样人等信息。
第七章  取样操作
第二十条   取样操作的一般原则
被抽检的物料与产品是均匀的,且来源可靠,应按批取样。若总件数为n,则当n≤3时,每件取样;当3<n≤300时,按根号N+1件随机取样;当n>300时,按根号/2+1件随机取样。
第二十一条  一般原辅料的取样
若一次接收的同一批号原辅料是均匀的,则可从此批原辅料的任一部分进行取样。
若原辅料不具有物理均匀性,则需要使用特殊的取样方法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可以根据原辅料的性质,采用经过验证的措施,在取样前,恢复原辅料的均匀性。例如,分层的液体可以通过搅拌解决均匀性问题;液体中的沉淀可以通过温和的升温和搅动溶解。
第二十二条  无菌物料的取样
无菌物料的取样应充分考虑取样对于物料的影响,取样过程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取样人员应进行严格的培训,取样件数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无菌检查法中批出厂产品最少检验数量的要求计算。
在对供应商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可要求供应商在分装时每件留取适当数量的样品置于与物料包装材质相同的小容器中,标识清楚,并置于同一外包装中,方便物料接收方进行定性鉴别,以减少取样对物料污染的风险。
这里提到了单独包装检验用样品(side sample)的使用,EU GMP中未提到。
第二十三条  血浆的取样操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三部“血液制品原料血浆管理规程”的要求对每袋血浆进行取样检验。
第二十四条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取样人员应经中药材鉴定培训,以便在取样时能发现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药材的取样操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中药材取样法的要求进行,在取样时应充分考虑中药材的不均一性。
确定培训要求和取样操作依据
      (未完待续,更多解读详看续集)
巍信分享第5季:新版GMP新增取样附录三的解读(2)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305&fromuid=541



      下一期分享预告:
     分享时间:2015年2月6日  20:00
     分享地点:巍信群
     分享主题:
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要点
     分享人:尹巍

      
     说明:
    1、巍信群只接受实名+工作单位的注册方式,坚持每周五晚上进行一次主题分享
    2、巍信群是真实的分享、交流、互动的社交圈子,入群都需要进行主题分享,内容不限,需要提前准备、提炼,每次分享会结束后会公布下一次分享会主题,大家需要提前准备,做足功课
    3、每次分享内容,会在蒲公英论坛首发以及巍信(waytrust)同步发布,欢迎愿意分享,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
    具体加入方式,参见如下链接:
    好消息,红包,只在中国自己的节日发放。。。。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63559&fromuid=541
   
    每一期分享,都会在蒲公英部落进行留存: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on=list&fid=339
    巍信分享第1季:关于文件的受控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64230&fromuid=541
    巍信分享第2季:QA如何在车间立足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65465&fromuid=541
    巍信分享第3季:那些年制药人考过的试(史上最全)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66656&fromuid=541
    巍信分享第4季:详解原料药的工艺验证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267767&fromuid=5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2-1 16: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阅读一下。

点评

不要只是阅读哦,阅读之后,说一下自己的观点,或者对某一条、某几条的理解,讨论起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 07: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2-1 18: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2-1 21: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四条:取样时应充分考虑中药材的不均一性
对于中药材的不均一性,谁都知道,如何去考虑?我认为中药材就不应该用西药的GMP去评判

点评

中药材均一,的确很难,因为大多数的企业不是自己的基地,能做到全程控制,供应商供货的中药材或者中药饮片可能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等,总之过程是没办法控制的。所以,既然源头不均一,取样过程也很难做到均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 07: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2-1 21: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2-1 22: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附录早该出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07: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欣 发表于 2015-2-1 21:50
第二十四条:取样时应充分考虑中药材的不均一性
对于中药材的不均一性,谁都知道,如何去考虑?我认为中药 ...

中药材均一,的确很难,因为大多数的企业不是自己的基地,能做到全程控制,供应商供货的中药材或者中药饮片可能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等,总之过程是没办法控制的。所以,既然源头不均一,取样过程也很难做到均一,慢慢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07: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后 发表于 2015-2-1 16:18
认真阅读一下。

不要只是阅读哦,阅读之后,说一下自己的观点,或者对某一条、某几条的理解,讨论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 07: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只是阅读哦,阅读之后,说一下自己的观点,或者对某一条、某几条的理解,讨论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2-2 08: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慢慢看

点评

笔者很希望能够与大家多多交流讨论,可以就某一句话,某一条,某几条都可以,分享不讨论收获不大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2-2 12: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2-2 08: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一下,学习交流

点评

笔者很希望能够与大家多多交流讨论,可以就某一句话,某一条,某几条都可以,分享不讨论收获不大的  发表于 2015-2-2 12: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2-2 09: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分享,学习

点评

笔者很希望能够与大家多多交流讨论,可以就某一句话,某一条,某几条都可以,分享不讨论收获不大的  发表于 2015-2-2 12: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2-2 12: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njmilian 发表于 2015-2-2 08:22
学习一下慢慢看

笔者很希望能够与大家多多交流讨论,可以就某一句话,某一条,某几条都可以,分享不讨论收获不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2-2 13: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先收藏再思考,后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3 17: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好好好

点评

希望回帖交流可以认真一些,为了有效利用屏幕资源,尽量多写一些有用的东西,谢谢  发表于 2015-7-6 07: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6 11: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do4better 发表于 2015-7-3 17:41
好好好好好好

好的,谢谢提醒,我目前还是学习汲取阶段,水平还亟待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6 11: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条  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玻璃器皿。关于这条,我有次参加培训。老师讲不允许用玻璃器具,说有家企业因为这条被pass的,但是我觉得国内企业好像还大量使用玻璃器具,实施起来很苦难,有什么好的替代品没?

补充内容 (2015-7-7 10:17):
老师解释说,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重在预防,使用玻璃容器易破,无法防范对样品的污染

点评

家里的玻璃水杯,每年能碎几次?也得看看概率吧,风险除了严重程度,还有发生的概率 我认为,说不允许,这句话不准确。似乎也米有这样的要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8 07: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07: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do4better 发表于 2015-7-6 11:37
第十条  应尽可能避免使用玻璃器皿。关于这条,我有次参加培训。老师讲不允许用玻璃器具,说有家企业因为这 ...

家里的玻璃水杯,每年能碎几次?也得看看概率吧,风险除了严重程度,还有发生的概率
我认为,说不允许,这句话不准确。似乎也米有这样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7-14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0 09: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原料药成品取样量的问题,比如25kg桶装的乳酸钠溶液成品取样,灌装前在罐内取样是否能代表成品取样,还是必须在灌装后从桶内取样?桶内取样是否造成污染风险?依据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 2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