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机遇下的5个建议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为仿制药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2012年中国卫生总费用支出为4430亿美元,占GDP比重为5.3%;从2013年开始,中国卫生总费用以13.8%的增速上升,到2017年将达到8900亿美元,占GDP比重将达到5.9%。最近十年,中国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出现较大的增幅:2004年至2013年,中国人均医疗费用支出从593.9元增至2327.37元,十年内增长了近3倍。 据预测,至2020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有望形成8万亿元的产业规模,中国整个大健康产业市场将突破10万亿元。大健康是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等各类健康新情况,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全局观念。伴随人口结构、生活水平和疾病谱的变化,国人不再局限于疾病防治,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健康和生命质量。业内专家认为,大健康产业在中国有巨大发展潜力,被认为是继IT产业之后的“财富第五波”。 抓住仿制药市场新机遇,促进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立仿制药研发、生产、国际注册的跨越式发展模式。推动国内仿制药按照国际标准研发和生产,促进医药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产品集中度,遏制低水平重复,使民众获得优质而价格合理的药品,最终使国产仿制药走向国际。 二是支持企业集中抢仿即将到期的专利药并出口到欧、美、日市场。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绿色通道,鼓励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对到期或即将到期的国外专利药品集中开发、国内申报和国际注册。 三是提高仿制药审批效率。国家药监部门要理顺相关部门工作关系和职能,减少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在注册收费标准相应提高的前提下,节约审批资源和成本,提高仿制药审批效率。 四是促进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是为整体提升我国仿制药质量提供了契机,是一次历史性机遇,是利国、利民、利企的好事,一定要大力推进。 五是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对于首仿药、高端高质仿制药、通过仿制质量一致性评价的药物,国家在药品审批、定价、医保、招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以推进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药品质量,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潘广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