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5549|回复: 19
收起左侧

[FDA药事] 无菌B级环境监测频率规定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5-6-6 21: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生产无菌药品,B级区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关键区域和非关键区域,有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监测频率不低于每班/一次,或每批/一次,甚至每周/一次。
请各位朋友分享一下,急需以修订SOP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5-6-6 21: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B级都是每周监测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22: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呆子 发表于 2015-6-6 21:43
我们B级都是每周监测一次

谢谢回复,我觉得一周已经可以的啦,如果非要说风险,比如灌装区、扎盖区就严格一些,每班/一次,
但现在问题是我想找到相关法规支持,以便起修订SOP的时候有依据(以前是B级所有房间都是每班/一次,太频繁了,所以我想变更,你懂得~)关键想找些国外的法规依据。

点评

灌装区是A级,有在线监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6 22: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5-6-6 22: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必府 发表于 2015-6-6 22:09
谢谢回复,我觉得一周已经可以的啦,如果非要说风险,比如灌装区、扎盖区就严格一些,每班/一次,
但现在 ...

灌装区是A级,有在线监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22: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呆子 发表于 2015-6-6 22:15
灌装区是A级,有在线监测

是的,我说的是灌装区的背景B级区也提高至每班/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22: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呆子 发表于 2015-6-6 22:15
灌装区是A级,有在线监测

讨厌的是修订却找不到依据支持

点评

一是风险评估,其次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视为许可 如果每个事都有规定,那就只需要高中以下的会识字的人就可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6 22: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5-6-6 22: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必府 发表于 2015-6-6 22:24
讨厌的是修订却找不到依据支持

一是风险评估,其次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视为许可

如果每个事都有规定,那就只需要高中以下的会识字的人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6 22: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呆子 发表于 2015-6-6 22:25
一是风险评估,其次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视为许可

如果每个事都有规定,那就只需要高中以下的会识字的人 ...

我同意你的意见,只是本次变更相当于频率放宽,验证期间的数据汇总及风险评估肯定会有,但还是希望能有法规方面的东西作为支撑,去跟无菌项目或QA申请的时候也会比较好解释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6-6 22: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呆子 发表于 2015-6-6 22:25
一是风险评估,其次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视为许可

如果每个事都有规定,那就只需要高中以下的会识字的人 ...

凡事求法规其实也是不得已的事,毕竟 找到哪条法规如何如何说的,是让对方闭嘴最简单有力的方法(即使有的法规规定的很本身不合理),但就是能让对方心服!

至于风险评估,能不能说服别人是基于个人的行业经验的,干的时间长、见识广评估的结果比较能被认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7 08: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好我现在也遇到了这方面的困惑
问题一:我们现在的规定,A级、B级沉降菌、浮游菌都是关键区域每班次监测一次,其他区域每周监测一次,C级的关键房间每周监测一次(沉降菌、浮游菌),非关键房间每月监测一次,我总觉着这个频率是不是有点大呀。
问题二:B级的设备表面微生物、人员表面微生物、人员手套、隔离器的无菌手套都是每班次监测,大家都是如何做的呢??

点评

第一个确实是大了 第二个人员是每班检测一次,设备表现微生物我觉得没必要,我们没有做,A级的设备如灌封我们才每班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7 08: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5-6-7 08: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山大斧 发表于 2015-6-7 08:12
正好我现在也遇到了这方面的困惑
问题一:我们现在的规定,A级、B级沉降菌、浮游菌都是关键区域每班次监测 ...

第一个确实是大了

第二个人员是每班检测一次,设备表现微生物我觉得没必要,我们没有做,A级的设备如灌封我们才每班做

点评

我也觉得有点大了,等到有回顾数据的时间把文件修订一下,这样规定浪费人力物力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6-7 0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6-7 08: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呆子 发表于 2015-6-7 08:15
第一个确实是大了

第二个人员是每班检测一次,设备表现微生物我觉得没必要,我们没有做,A级的设备如灌 ...

我也觉得有点大了,等到有回顾数据的时间把文件修订一下,这样规定浪费人力物力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7 13: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只有D级进化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7 19: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B级区域没有设计在线监测采样头,B级区域代表性地方设计有在线监测一切就ok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7 20: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joshua 发表于 2015-6-6 22:36
凡事求法规其实也是不得已的事,毕竟 找到哪条法规如何如何说的,是让对方闭嘴最简单有力的方法(即使有的 ...

同意你的说法,有么有哪位大神可以提供一下一些ISPE或其他的法规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7 20: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称呼我小米 发表于 2015-6-7 19:27
为什么B级区域没有设计在线监测采样头,B级区域代表性地方设计有在线监测一切就ok了

B级区的灌封和扎盖区肯定要安装在线粒子和浮游菌检测,且都是每班一次,但其背景多少一次合适,一批/一次还是一周/一次,如何定?能否帮忙提供一些法规依据!

点评

B级区,也包括灌封背景安装在线监测  发表于 2015-6-7 2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6-7 21: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必府 发表于 2015-6-7 20:50
B级区的灌封和扎盖区肯定要安装在线粒子和浮游菌检测,且都是每班一次,但其背景多少一次合适,一批/一次 ...

那你们公司有钱,那其他的B级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9 17: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美日有明确的监测频率要求:
  
Monitoring Guidance
  
  
U.S. FDA
  
(Aseptic Processing Guidance)
  
  
USP <1116>
  
  
EU  Annex 1, PIC/S and WHO  Annex 4
  
  
Japan
  
(Aseptic Processing Guidance)
  
  
JP XVI
  
Personnel                              Surface          Airborne viable                                                                    Frequency action       viables action
  
Levels(3)                         sampling)                                                             Personnel sampling as noted)
Class 100:  Each production shift. Gloves daily or each  lot.
  
Other classes not  specified.
ISO 5: Each production shift.  ISO 7: Each operating shift. ISO 8: Twice  per week.
A: In operation,  continuous particulate  monitoring required for critical operations. Frequent viable sampling.
  
B: In operation, frequent particle monitoring  is required.
  
C, D: Monitoring on risk basis. Surfaces and  personnel should be  monitored after critical  operations.
A, B: Each operating  shift for airborne micro, surfaces and personnel; continuous particulate monitoring.
  
C, D: Airborne micro  twice per week;  airborne particulate once per month; personnel not required.
A: Each operating shift. B: Each operating shift.
  
C, D (potential product/container contact): Twice per week
  
C, D (no potential product/ container contact): Once per week
Class 100: 1 CFU/m3
Recommends use of incident
  
A: <1  CFU/m3
  
C: 100 CFU/m3
  
A: <1  CFU/m3
  
C: 100 CFU/m3
  
A: <1  CFU/m3
  
C: 100 CFU/m3
Class 10,000:  10 CFU/m3
  
Class 100,000: 100  CFU/m3
rate (% of samples with micro contamination) rather  than count
  
B: 10  CFU/m3
  
D: 200  CFU/m3
  
B: 10  CFU/m3
  
D: 200  CFU/m3
  
B: 10 CFU/m3
  
D: 200 CFU/m3
levels,  as follows(2):
  
  
  
  
  
ISO 5: <1%
  
ISO 7: <5%
  
  
  
  
0.5 m3 sample required for  A, B
  
ISO  6: <3%
  
ISO 8: <10%
  
  
  
  
0.2 m3 sample required for  C, D
Applies to all active air, passive air,
  
  
  
  
and surface samples.
  
  
  
  
Class 100: 1 CFU
  
Class 10,000: 5 CFU
  
Class 100,000: 50 CFU
  
90 mm diameter settle  plate/4 hr Use of settling plates  is optional.
Same sample incident  rate as active air.
  
90 mm diameter settle plate/4 hr
A: <1  CFU/m3 C: 50  CFU/m3
  
B: 5 CFU/m3 D: 100 CFU/m3
  
90 mm diameter settle plate/4 hr
A: <1  CFU/m3 C: 50  CFU/m3
  
B: 5 CFU/m3 D: 100 CFU/m3
  
90 mm diameter settle plate/4 hr.
Not specified
Not specified
Same sample incident  rate as active air.
  
Use contact plate  or swab.
A:  <1 C: 25
  
B: 5 D: 50
  
55 mm diameter contact plate
A:  <1 C: 25
  
B: 5 D: 50
  
24–30 cm2 contact or swab  area
A:  <1 C: 25
  
B: 5 D: 50
  
24–30 cm2 (5.4–6.2 cm  diameter contact or 25 cm2 swab area)
Not specified.
  
Gown sampling must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job responsibility.
Same sample incident  rate as active air.(4)
Not specified
Not specified
Not specified
Not specified
Same sample incident  rate as active air.
Glove print, 5 fingers
  
A:  <1 CFU/glove
  
B:  <5 CFU/glove
Glove print, 5 fingers
  
A: <1  CFU/5 fingers B: <5  CFU/5 fingers
Glove print, 5 fingers
  
A: <1  CFU/5 fingers B: <5  CFU/5 finger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15 13: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4-29 09: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连续生产的时候,大家是怎么做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5 2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