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07|回复: 0
收起左侧

[一致性评价] 克唑替尼原料及胶囊研发综述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7-3-6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药品名称:克唑替尼
英文名称:Crizotinib
化学名称:3-[(1R)-1-(2,6-二氯-3-氟苯基)乙氧基]-5-[1-(4-哌啶)-1H-吡唑-4-基]-2-吡啶胺
剂型及规格:胶囊剂,200mg,250mg
适应症: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注册分类:原料药3.1类,制剂3.1类
用法用量:推荐开始剂量是250 mg/次,每天2次,如出现3-4级不良反应需进行剂量调整,200mg/次,每日2次或250mg/次,每日1次。
产品特点:
克唑替尼是由美国辉瑞制药研发的一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商品名赛可瑞,赛可瑞是肺癌靶向治疗领域内前沿和划时代的药物,2011年8月在美国获批上市,年底被写进国际上的肺癌治疗指南,作为ALK阳性患者的一线用药。与克唑替尼同时获得批准的还有配套的首个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基因诊断方法—Vysis ALK Break Apart FISH Probe Kit,这是目前用于全球临床试验中检测NSCLC中EML4-ALK融合基因的方法。该检测将帮助确定可从克唑替尼治疗中受益的患者。
2013年2月25日,辉瑞公司宣布赛可瑞XALKORI(克唑替尼)胶囊于近日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这是第一个用于经SFDA批准的检测方法确定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的药物。
赛可瑞揭开了肺癌个体化治疗的新篇章,使得医生能够对正确的患者提供正确的治疗。在赛可瑞临床试验中,试验方案要求患者肿瘤的生物标记物ALK融合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以提高对治疗做出反应的可能性。首次用于肺癌治疗的这种检测方法可以使研究者在预先筛选的患者人群中观察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两项多中心单臂临床试验 (试验A与试验B)中,对255 名局部晚期或转移的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研究表明,客观缓解率分别达到51%和61%。初步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ALK阳性率大约为3-5%,意味着每年全球大约有28,000到46,000名 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市场前景:
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发现ALK 融合基因结果的发表到美国FDA 批准,赛可瑞的研发仅用了四年时间,这在肿瘤领域是一个重大的创举。此举再次说明了学术研究、制药、诊断与药政监管部门等各方面密切合作的重要性。从中国提交新药申请到今天SFDA审批通过,由于纳入了国家的药品审评中心的快速审批通道,整个过程仅耗时约11个月。
克唑替尼耐药是ALK基因重排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这种耐药通常会发生于克唑替尼用药治疗的1年内。其中1/3患者的抗药性是由ALK酪氨酸激酶基因突变或ALK基因扩增引起。色瑞替尼是第二代口服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一种,它并不是作用于MET原癌基因,而是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临床前模型中,色瑞替尼抑制ALK的抗肿瘤效果是克唑替尼的20倍。研究发现,色瑞替尼对克唑替尼耐受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NSCLC同样有反应。色瑞替尼用于经克唑替尼治疗的NSCL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9个月,而用于未经克唑替尼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0.4个月。对部分患者进行初步的分子学分析发现,不论色瑞替尼的耐药机制是ALK依赖性还是非ALK依赖性,它都对大部分患者具有临床效益。这个发现提示:色瑞替尼可有效抑制ALK靶点,它有可能作用于一个未知的但与耐药性相关激酶,由此看来克唑替尼的耐药是能够被克服的。
  国内外申报情况:
国外:2011年8月在美国获批上市,年底被写进国际上的肺癌治疗指南,作为ALK阳性患者的一线用药。
国内:目前国内仅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2 17: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