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015|回复: 6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广东取消药品加成,能否根除“以药补医”?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7-4-1 10: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3月29日,广东省政府网上挂出关于印发《广东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今年7月前广东将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以药补医”一直被视为公立医院的顽疾,很多问题正出在此。对于如此明确的“症候”,各方都心知肚明,也不难对症下药。但是,要想兑现时间表的承诺,“用药”是否对症?能否治本也很关键,CIO合规保证组织整理发送。


之所以出现“以药补医”现象,关键在于“养医”的问题没能得到落实。假如不能保证医疗机构的开支,医护人员的收入,而要依赖治病救人的收入甚至收益,那么,无论用什么猛药,“以药补医”必然会阴魂难散。以近期的药品两票制改革为例,其目的当然是压缩药品流通成本,但医疗服务缺乏补偿机制,已有医院开出药房运营成本要求药商给予补偿,否则将暂停药商供药资格,而药商也不得不将其计入药价,其结果恐怕仍然是换汤不换药。


可见,断了药之后,“医”究竟该由谁来养,始终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公立医院在取消药品加成之后,必将意味着相应的补偿只能来自服务收费或财政补助等渠道。至于医疗服务价值的提升,涨价固然是大势所趋,但在公众医疗负担仍然比较大,甚至“以药补医”仍未根除的背景下,医疗服务收费的上涨必然会激化矛盾,从而增大医改的阻力。这样看来,财政补偿机制的到位几乎是唯一的选项,而通过财政补偿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让医生不必为了收入而看病,至少应是医改的首选。


当然,财政补偿取消药品加价,是否会拖累财政,也并非杞人忧天,由于医疗开支过大而导致财政赤字,甚至让经济陷入低迷,也是一些国家发展过程中已有的教训。从这个意义上说,财政如何养医,必然需要有一套健全的公立医疗成本核算与支付的机制。否则,没有一套公认的具有影响力的医疗财政补偿核算体系,财政补偿没有可操作性的依据和方法,最终的结果不是财政难堪重负,就必然是退回“以药补医”。此外,公立医疗机构的角色,也仍待厘清,假如非营利却仍需要营收来维系人员工资和正常运转,医生收入仍与其医疗服务收益挂钩,那么,公立医疗趋利的口子其实仍然开着。


一言以蔽之,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固然令人期待,但仍有很多配套措施需要跟进。唯有真正建立起合理且可持续的医疗成本补偿机制,才算真正用对药。

来源:医药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4-1 10: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没啥用。。除非搞一票制,直接从生产到终端医院。。。(二级利润制,生产厂家+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4-1 1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羊毛出在羊身上,药品不加价了,医疗加价,最终还是患者是冤大头!关键是体制问题,不是表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4-1 12: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咱老百姓是搞不懂,保济丸涨价了,药店卖13元左右,三甲医院招标价28元,销售价32.2元,为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1 15: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靠财政补助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2 11: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还不能离开以药养医,社会环境所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4-2 11: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夜小小 发表于 2017-4-1 10:32
感觉没啥用。。除非搞一票制,直接从生产到终端医院。。。(二级利润制,生产厂家+医院)。。。

这个靠谱,还得加上企业根据自身成本有定价权。不然还是有些很好用廉价药,么有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6 04: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