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032|回复: 5
收起左侧

[其他] 【原创】关于中药的一些看法和展望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7-5-3 14: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意林枫 于 2017-5-15 17:12 编辑

我的老师,前段时间参加了一个高峰论坛,会晤期间,同德国的一家植物提取厂进行了交流,因为产品,所以有了交集,所以畅所欲言之后,我的老师向德国人提了个疑问:“你们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方式生产?”这位德国人回复说:“我们也不知道,从我爷爷的爷爷开始,就是这么做的,我们不敢变动。”
   “我们也不知道,从我爷爷的爷爷开始,就是这么做的,我们不敢变动。”就这么一句话,我考虑好多天。为什么考虑这么久?考虑了哪些事情?我在这里说出来,还请各位朋友指正。
     我就想了一件事:同样的产品,原材料还是从中国购进,为什么疗效比我们国内产品要好?
    大量临床数据显示,德国和我们的产品(包括同行业)相比较,临床结果,德国的产品要好很多。我不是崇洋媚外,这是不争的事实。
     德国人继承了他爷爷的工艺技术及家族精神,而这种继承下来的东西是经过时间沉淀之后的。换句话说,今天你的黄芩提取工艺经过100年的验证后,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虽然中药是中国的,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真正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时间也就那么寥寥几年,其中真正用于发展的时间也就最近十几年。即使在这十几年里,也只是因市场需求才去生产。一但没有利润了,又不知道丢哪里去了。而德国人不是这么处理自己的事业,这里不仅仅是德国。他们专注、专业、专心的做,把事情做成文化,做成榜样,做到无人能及的极致,那么生意就不得不属于自己了,为什么德国、美国、西班牙等会出现那么多百年家族式企业,就连一个热水器的广告都会说以他爷爷的爷爷的名字命名。
中药,属于中国,也是属于世界。我们该如何继承?这个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不然等到哪一天,中药和雷锋一样也出国了,到那时再去悔不该当初。
难道德国人真是一成不变的继承了他爷爷的工艺技术吗?
也不尽然。任何事物的形成或是制度的建立,需要接收时代的考验及时间的锤炼,只有千锤百炼之后,才能蜕变成“公理”。德国人继承的东西就是“公理”,当然相对于目前来说。但是在形成公理之前,去其糟粕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中药最初是泥制的瓦瓦罐罐进行水煮或是杵烂进行内服或是外敷,包括现在还保留着这样的形式。如果面对大量的社会需求,这样的方式就难以适用。如何面对工业化,这个道路就长而又长了。
首先面对的是国家政策。药品是特殊商品,因为特殊,导致它有一定的标准。不可以随心所欲,想当然的处理。举个例子,2015年的银杏叶整治事件。水提的产品,生产成本低,场所简易,原料要求尺度大。这样的药,吃了十多年,照样治病。可是不符合国家政策。后来进行乙醇提取,成本就提高了一倍,而且厂房建设和设备,也是大笔的资金。成本空间一再压缩先不说,面对日益走俏的银杏叶制剂,如何尽快抢占市场就成了问题。扩大产能,首先要有地,然后环评、安评等等一系列手续,犹如西天取经。等一切都齐全了,商机也就流失掉了。有人会反问,当初为什么不一次建设完呢?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市场行情。
这就导致很多企业不得不追求现代化的生产模式。我们还是说德国,德国就连杀猪、杀鸡、杀鱼都是自动化,整条生产线,处理中央控制室两个看监视器的,还有现场巡视的人,几乎整个车间不需人工操作。为什么这样?德国人权费用太贵,所以尽量减少人工投资!同时,模式化的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降低了人为差错。
中药生产追求自动化,现代化可不可以?答案是可以的,甚至有些品种非常适合自动化生产。举个例子,传统提取罐是人工称量后一点一点投料,出渣时也是人工先将渣车推到位,在开启排渣气阀,有时候还需要用一根钢管去清理搭桥的渣。后来呢,发展了,提取罐投料口加上料斗,通过输送带进行计量投料,排渣改用程序控制,可以定位牵引。我个人认为,这种改进不是很理想的自动化。为什么这样说?首先生产周期并没有缩短,甚至相应的延长了;其次增加了额外的辅助工作。改进的地方是什么,是将人工苦力用机械方式代替了而已。中间提取过程还是没有变化(这个是生产工艺的原因)。那有没有新的提取设备呢?有,而且非常实用。举个例子,逆流提取器,这种设备将传统提取罐的提取和后期溶剂回收的功能进行了分工。提取就是提取,回收就是回收,二者互不干扰,同时进行,包括叶渣上车都不要人工。但是目前这样的设备能不能用于中药提取,还是有待政策。
药典编写之初,根本就不可能考虑到现在的生产技术。这句话不是大不敬之意。100年前,谁能预想到电脑这个东西?武大郎娶潘金莲也想不到会出现西门庆对不对。如果药典规定的制法这样写:干燥、粉碎,乙醇加热提取,浓缩后干燥既得。各位做中药的朋友,你们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该是什么样呢?估计设备更新的速度能赶上苹果手机。
中药发展受限,不是全是因为政策。其中商业因素相对更多一些,健康健全的制度有待去完善,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先行遵守。也许方式的一小处变动,会引起有效成份的大幅度变化,如果这样的变化是好的,那么提供数据去申报;如果不是好的,那么请先回到起点,在继续摸索。古巴雪茄到现在还是保留手工制作,价格昂贵。
未来的中药,是信息与产业化的时代。到了那个时候,中药企业估计都是集团化的存在,从原料种植到加工,最后销售,形成完整产业链,区域化的形势越来越鲜明。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7-5-3 14: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视力下降,难免有错别字。这里只是一些个人看法,难免会有不周全,还望各位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5-3 14: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个理,分析的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7-5-3 15: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种变革的思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5-3 15: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的最大的问题,是以化药的标准来搞中药,把中药搞成了植物药,忘掉了君臣佐使。
我觉得以后中医和中药的出路就是走高端路线比较好。
现在很多都是穷人舍不得看病只好找一些中药偏方来治疗,最后效果差把中药的名声都搞臭了。
中医和中药是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下决定的,想普及的后果就是臭掉。
除非是搞植物药,真想搞中药,现代化很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5-3 15: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中肯,是这个道理,但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14 11: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