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934|回复: 13
收起左侧

[石头968] 毒胶囊,国家药监局动真的了吗?

[复制链接]
药师
发表于 2012-5-25 18: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对4月30日前生产的胶囊剂药品,责令生产企业逐批次自检,企业自检的批次已达9万批左右,发现铬超标的已主动下架、封存、召回并销毁。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对全国生产胶囊剂药品的1993家企业进行了抽样检验,抽样检验覆盖到全部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截至5月24日,各级药品检验机构共抽验胶囊剂药品11561批次,铬含量在规定标准之内的合格产品10892批次,占94.2%,铬含量超标的不合格产品669批次,占5.8%。存在铬超标药品问题的生产企业254家,占全部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的12.7%。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各地对抽样检验发现铬超标的药品立即组织下架、封存、召回并销毁。同时,对生产这些药品的企业其他批次胶囊剂药品实行批批检验,检验合格的可以继续销售,检验不合格的立即下架、封存、召回并销毁。
目前,各地已立案调查胶囊剂药品生产企业236家,停产整顿42家,查封生产线84条;吊销药用胶囊生产许可证7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明胶和胶囊生产企业13家。

看来运动不小啊!

90%的无辜企业受到牵连,大量的人力物力,加班加点,大家都在查毒胶囊!

运动过后,监管走向如何发展,企业能否做到自律……

让我们拭目以待!

下一个即将被查的会是“毒xx”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2-5-25 18: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要反思,从各环节分析,找出漏洞,给予有效完善,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5-25 19: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kezhang2000 发表于 2012-5-25 19:03
中国市场 80%的都有问题  怎么查???

?这个数据是哪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5 20: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要自律,绝不要因小失大,有关部门也要有作为,驻场监督员也要起到相应的作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2-5-25 21: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企业的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5 21: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5-25 22: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下辈子不搞药 于 2012-5-25 22:06 编辑

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真正有事情时谁也帮不了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5-25 22: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是动了,而且动作很大,但动的不是正根,根本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5-26 08: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车之鉴”应该汲取教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6 10: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雨后阳光 于 2012-5-26 10:29 编辑

90%的无辜企业受到牵连,大量的人力物力,加班加点,大家都在查毒胶囊!
我们企业正是这90%里面的一家,深有体会呀!!!但是从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上来讲,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只是希望国家出台政策、法规上要严谨,监督管理部门人员要真正意义上符合“公务员”这三个字。

点评

下一个即将被查的会是“毒xx”呢? 有毒时代怎么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5-26 10: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5-26 10: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后阳光 发表于 2012-5-26 10:29
90%的无辜企业受到牵连,大量的人力物力,加班加点,大家都在查毒胶囊!
我们企业正是这90%里面的一家,深 ...

下一个即将被查的会是“毒xx”呢?
有毒时代怎么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9-29 12: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968 发表于 2012-5-26 10:35
下一个即将被查的会是“毒xx”呢?
有毒时代怎么活?

我认为很有可能是“毒石”:

阳泉网讯  央视在4月9日曝光了在厦门市东埔村,各种色彩艳丽的玛瑙手镯居然是由灰白毛料加工而成。只要你想要什么颜色和花纹,他们都可以依据不同的化学药液和浸泡工序完成,椐权威检测显示,这种有毒化学药物染色玛瑙的重金属含量普遍极高,如果在人体长期蓄积,将具有致癌性风险,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但是就是这样的毒手镯却销往全国各个旅游点,也许五一就变成你身上物。

   早在2012年4月有外媒报道,英国有一位女性两年来一直遭受脓肿、荨麻疹等病痛折磨,甚至一度存在精神疾病。而这一切皆因她在Ebay上购买的一个手镯。现年40岁的沃伦科特发现,她的手镯有“剧毒”。这种毒素是相思豆毒素,毒性不亚于砒霜,是蓖麻毒的75倍。如果吞下3微克就可致死。沃伦科特称,自己用1英镑拍购的毒手镯是红黑颜色。希望其他买家引起注意。

   《时代周报》记者04月17日《独家揭秘“毒玛瑙”暴利产业链:由剧毒化学品染色而成》揭露了毒玛瑙的产业链。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颜色鲜艳美观、声称有“消压解劳”“调节内分泌”功能的玛瑙手镯,竟然是由剧毒化学品染色而成。随着调查的深入,《时代周报》记者还发现,玉石造假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玉石鉴定证书可以随意买卖,一张由权威机构发布的鉴定证书仅仅花费4元钱就可以获得。染色玛瑙用于染色的药水,其主要成分就是高腐蚀性的硝酸钾、硝酸钠、硝酸银等。染色玛瑙中重金属铬、砷、汞、铅含量都比较高,汞元素不仅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它对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破坏作用。而铬对于人体的肝、肾等内脏系统都会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还会有致癌性。

   “五一”小长假,部分市民外出旅游,期间免不了在旅游点购买一些玛瑙翡翠手镯饰品,很多朋友对翡翠的知识并不是太了解,有时候认为很实惠的买了个宝贝,殊不知是买了个危害,钱花了无所谓,但是戴在身上的却是会长期释放毒素及放射性元素的高致癌“宝贝”。

一、网曝光假玛瑙翡翠手镯饰品制作过程:
    网络一直盛传着一则题为《恐怖:高档玉镯是这样制作出来的》帖子,贴子图文并茂地曝光不良商家用有毒化学制剂浸泡、真空高压注胶等手段,制造出假冒的“高档玉镯”,引起消费者高度关注。下面我们请先看一下假冒玛瑙翡翠手镯饰品怎么做出来的。

看完不良商家用有毒化学制剂浸泡、真空高压注胶等手段,制造出假冒的“高档玉镯”,可能你已迫不及待地拿出你收藏的玉器出来比较了,先不要急,我们再看一下,网友拍下的真实的玉器的制作过程,也许你会焕然醒悟。
二、真实玛瑙翡翠手镯饰品制作过程:
三、专家教你分辨真实玉器:

有收藏界人士表示,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玉器市场的需求急剧增大,但玉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因历史开采等原因,优质的越来越少了。由于不良商家受利益驱使,目前玉器市场上以次充好造假成风,缺乏相应知识的非专业人士很容易被骗。

   其实大家也不用太过于慌张,一般来说,翡翠划分为ABC和B+C和D货这几种,A货当然就是最好的,就是说他的颜色、质地、内部结构等等都是纯天然的,没有经过 任何人工处理的。 翡翠手镯a货是指天然翡翠, 是未经过化学处理,颜色、结果自然的天然翡翠。当然也就是最好的一类翡翠,升值空间也愈大。 B货翡翠就是漂白注胶翡翠, 是经过强酸清洗和注胶的翡翠,强酸浸泡、清洗有助于提高翡翠的透明度和色泽。C货翡翠是指染色翡翠,是经用人工着色处理的翡翠,通常是用有机染料或无机染料着色。而B+C货翡翠是同时进行过强酸清洗和注胶和人工着色处理的翡翠。
   行家介绍,可以从以下两个方法来做翡翠鉴别,一种是听声音的方法,在无裂的情况下将一只手镯用手指吊起,拿起另一只手镯或其他硬物轻轻敲击,一定要轻轻敲击,用力大了一是对手镯有损害,二是声音可能有误,A货声音清脆,悠长有回音,呈金属声;B货声音沉闷、沙哑。
   另外,鉴别真假翡翠还可以以下方法:首先你把你的翡翠手镯放在荧光灯下,观察其颜色变化,翡翠手镯a货和C货不发生变化,B货有荧光,泛白色。因为翡翠手镯a货和C货都不发生变化。其实C货经过染色处理,所以其颜色沿裂隙分布,分布不均匀,细心观察肉眼即可看出。

   消费者如果购买翡翠饰品时发现,表面有蛛网状网纹,绿色分布较浮,看上去很不自然,通体成一种颜色或像玻璃一样,一定要警惕。另外,购买翡翠饰品一定要到正规的购物点,向商家索要发票和证书,仔细核对证书上出具的检验结论是否与发票上的名称描述一致;或拨打证书上的电话,查询货品的真伪。如果是在国外购买,应要求在发票或收据上注明中文字样。监督定的专家就多次碰到,消费者在国外购买的翡翠饰品证书上已注明了处理或合成字样,但消费者因不认识该国文字被蒙在鼓里,导致买回来后无法维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5 08: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