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423|回复: 15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中国制药赴美斩获38仿制品种,恒瑞、华海、石药、人福等哪家强?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8-2-23 20: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beiwei5du 于 2018-2-23 20:43 编辑

中国制药赴美斩获38仿制品种

原创 2018-02-23 老默 E药经理人
纵观整个2017年,来自中国的制药企业共在美国斩获38个ANDA申请文号,其中包括31个正式文号、7个暂时性批准文号。在优先审评以及一致性评价等政策的引导之下,海外认证品种的国内价值正日益凸显。制剂国际化力量增厚的同时,ANDA的获批也在更大程度上为企业带来国内真金白银市场的话语争夺权。

相较于2016年8家中国制药企业在美国收获22个ANDA批件而言,2017年31个ANDA正式文号、7个暂时性批准文号的战果,似乎在彰显着中国制药军团进军国际市场的水平已又高一筹。


2017在美获得ANDA情况一览

具体来看,2017年在美国取得ANDA正式批准文号的仍然是八家公司,按照获批数量由多至少,依次是华海普林斯通(8个)、江苏恒瑞(6个)、石药欧意(5个)、海正药业(4个)、人福药业(3个)、南通联亚(3个)、上海安必生(1个)、力品药业(1个)。



而取得暂时性批准文号的则涌现出一些新鲜面孔,如瑞阳制药的枸缘酸西地那非、海正宣泰的盐酸二甲双胍、华仁药业的缬沙坦氢氨噻嗪以及杨凌步长药业的他达拉非。


2017年ANDA暂时性批准一览
1
华海药业:稳居榜首

在所有上榜企业中,一马当先的仍然是华海药业。作为国内首家通过FDA认证的制剂企业以及得到国际认证最多的制剂企业之一,华海药业近年来在制剂出口以及国际化发展领域俨然已经打出了自己的招牌形象。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统计,自2007年以来,除2009年一年出现空档之外,每年华海药业都有相应的品种在美国获批,且数量近年来基本呈逐年增加的态势,2016年其共有6个品种获批,而2017年则达到历史最高,算上暂时性批准的两个产品,华海一共有10个产品在2017年获批ANDA。

而在所有这些产品中,最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8月获批的帕罗西汀胶囊,这是中国第一个专利挑战成功的品种。此前,华海子公司普林斯通与Actavis两家公司均就该产品对帕罗西汀胶囊的原研公司Noven提出了专利挑战,最终华海率先挑战成功。

要知道,这对于华海来说绝对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想要成为一流仿制药企业,构建起一个架构完整的专利挑战体系与良好的专利诉讼体系是一件必须的事情,据悉,目前华海上百个仿制药项目至少涉及40个专利挑战项目,而一旦专利挑战成功,无疑就意味着抢占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帕罗西汀胶囊的成功获批就证明了这一点。

而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则是力品药业(厦门)获批的盐酸可乐定缓释片。这款药是由华海美国与力品药业共同投资、力品药业负责产品开发的品种。近年来,技术难度更高的缓释剂型已经成为了华海重点攻克的方向,目前从2013年至今也已有5个缓释剂型获批。

据西南证券测算,华海药业此次获批的11个品种(包括与力品药业共同开发的盐酸可乐定缓释片)于2016年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总金额为92.28亿美元,如果按照平均10%的市占率测算,在美国的峰值销售将达到9.2亿元。如果按照出厂价为终端售价的20%、净利率为15%进行测算,则将预计给华海带来12.0亿元的收入增量预计1.8亿元的利润增量。

2
恒瑞医药:厚积薄发

尽管相对于华海药业来说,恒瑞医药2017年6个ANDA似乎不足为道,但对于恒瑞医药自身而言,这绝对是一个爆发。要知道,自2011年恒瑞医药第一个ANDA盐酸伊立替康获批开始算起,到2017年之前,恒瑞医药也一共只有5个ANDA获得了批准。

仍然同此前的特点一样,此次获批的6个ANDA中,有5个都是注射剂,这跟恒瑞医药制剂国际化的战略有关,一直以来恒瑞都将视线集中在注射剂等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较高的领域,以及抗肿瘤、手术麻醉等市场容量极大的领域,此前获批的5个ADNA之中,也有3个都是注射剂。也正因此尽管数量相对较少,但几乎恒瑞医药获批的产品都是能带来大量利润的重磅产品。

而在国际化与创新并重的战略之下,国际市场也已经成为恒瑞越来越重要的发展动力之一。恒瑞此前便表示,将会加快推进海外市场,力争未来几年内使所有主力品种全部通过美国FDA或欧盟认证,为开拓海外市场打基础。

3
石药欧意:跃升黑马

实际上,除了华海普林斯通之外,人福医药以及南通联亚的出现都不足为奇。已经顺利完成收购的美国仿制药Epic已经开始为人福医药贡献ANDA,而人福普克2017年也顺利拿下两个ANDA批文。南通联亚作为始终以欧美高端市场为主的非专利药研发和生产企业,近年来也是在美国FDA利好消息不断,尤其是去年在国内也有步长制药就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二甲双胍控释片等5款药物达成了长期合作,其发展态势也可见一斑。

令人惊喜的是石药欧意在过去一年ANDA方面的表现。早在2016年,石药欧意 就已经拿下了盐酸二甲双胍片的ANDA,而在CDE于2017年4月13日发布的第15批优先审评名单中,该药赫然在列,其被纳入优先审评的理由则为“同一生产线,已在美国上市,申请国内上市的仿制药”,而这时CDE首次以此理由将相关品种纳入优先审评名单。而在2017年,石药欧意则又拿下五个ANDA文号,其中包括硫酸氢氯吡格雷这样市场表现良好的品种,对于石药集团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4
海外制剂回归国内

尽管对于制药企业而言,能否通过FDA认证以及ANDA品种数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但在如今的政策环境下,必须看到的一点是,海外认证品种的国内价值正日益凸显,石药集团盐酸二甲双胍片被纳入优先审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这种政策环境,实际上主要还是两点,这也是在企业制剂国际化力量增厚的同时,国内市场不可忽视的两条路径:一是国内转报品种纳入优先审评,二是共线产品快速通过一致性评价。可以看到的是,目前国内政策对已在海外获批的高质量ANDA品种已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从注册到招标到医保都提供了配套政策。

在注册申报层面,目前已经明确指出已在海外获批的ANDA产品可以简化一致性评价相关流程,如国内药品生产企业已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获准上市的仿制药,可以国外注册申报的相关资料为基础,按照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申报药品上市,批准上市后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而在中国境内用同一生产线生产并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获准上市的,亦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这就意味着这些产品无需在国内做药学研究和BE试验,既能节约时间又能减少研发支出。一般而言,药学+BE需要一年时间,研发支出则在500万至800万元左右,如此一来制药企业便可以以更快的速度通过一致性评价,抢占国内市场。

仍然以华海药业为例,其申报的8个一致性评价产品于2017年6月7日或2017年7月31日获得注册受理,9月25日进入审评中心,7个产品于12月27日获批成为首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国内仿制药并进入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从注册受理到获批仅6个月的时间,真正的审批时间仅3个月时间。此外还有6个ANDA产品转报国内生产的注册申请,已有5个品种进入优先审评。

而快速通过一致性评价则意味着产品在未来的市场招标中将得到巨大的优势。按照当下的政策,同品种药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达到3家以上的,卫生计生部门在药品集中采购等方面不再选用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而一致性评价也已在多地被纳入原研竞价层次。

5
ANDA那么多,NDA何时到来?

如果去翻看过去几年中国制药企业在美国获得的ANDA认证情况就不难发现,从2012年到2015年,对中国药企的ANDA的发证情况基本稳定,每年获批总数和涉及企业数量几乎完全相同。但从2016年开始,获批水平有了一个较为明显的提高,2017年更是如此。


2012-2017年在美获批ANDA数量变化

这固然是一件好事,其意味着中国制药企业的制药水平已经日益得到全球主流市场的认可,中国药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逐渐开始显现。但与此同时,在另外一个更能衡量制药水平与竞争力的指标上我们却一直没有突破:NDA,即新药申请。

最为人所熟知的,应当还是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如果从1997年12月9日其正式通过美国FDA新药临床研究审评(IND)开始算起,其在美国的NDA之路已经走了超过二十年,而随着其三期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复方丹参滴丸能否在美国最终完成NDA也成为了业界讨论的热点。

而另外一个被广为讨论的则是绿叶制药的505(b)(2)产品利培酮缓释微球肌肉注射制剂,此前其在美国已完成了一项由美国108名病人参与的关键性临床试验,并被美国FDA认为已足以支持其通过505(b)(2)途径在美递交新药申请,被视为接下来最有可能率先完成新药申请的中国企业之一。而最新的消息是,FDA已经豁免了绿叶作为新药申请方在提交NDA的申报资料时必须提交的儿科研究计划,这将大幅降低其药品的研发成本,加快上市的速度。

但尽管如此,到如今我们还尚未看到有任何一个产品NDA正式完成。不过,如今中国的医药产业中,创新药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环境,国内自主创新药的质量再逐年提升,即便是以“全球新”这样一个维度来衡量,国内创新药产业也正处于一个爆发的前夜,如亚盛医药、恒瑞医药等多家公司目前均有产品在美国获批IND。


美FDA IND获批情况统计(不完全整理)

所以我们也不妨大胆畅想,2018年,我们很有可能迎来第一个在美国拿到NDA许可上市的中国自主创新药。到那时,中国制药在全球市场的底气注定将更足一些。
(本文部分内容编辑整理自西南证券研报《一致性评价获批,海外ANDA转报国内》)

本文版权属于E药脸谱网(www.y-lp.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8-2-23 22: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海药业(600521)分析:海外制剂转报国内逻辑证实,一致性评价助力弯道超车

十年耕耘,海外ANDA文号密集获批

2017年5月以来,华海累计获批的ANDA产品已有10个,是公司进军美国FDA十余年来获批数量最多的一年。获批的品种均为市场空间较大、临床使用较多的处方制剂。以今年获批的10个品种计算,2016年对应的美国市场规模为103亿美元,2017年前3季度销售额也接近100亿美元,市场空间广阔。考虑到华海海外子公司目前仍处于积极申报ANDA中,研发及诉讼费用支出较高,我们仅从收入端考虑海外市场业绩。若华海能占得其中10%的市场(平均每个产品的销售厂家10-20),则对应的销售收入接近10亿美元。

出口制剂转报国内,政策助力弯道超车

CFDA从审评、一致性评价认定、招标定价和医保支付等多方面政策支持海外已上市产品在国内上市。华海药业缬沙坦片2016年进入优先审评通道,目前已接近审批结束。在一致性评价上,华海药业海外品种目前进入国内市场主要通过国内上市品种补充申请和海外直接申请4类新药两种申请方式。两种方式均只需以国外上市试验资料申报而无需在国内做BE试验,相较国内同类产品企业申报成本和时间均大大缩减,海外制剂回归国内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后业绩弹性显著提升

我们以华海药业所有海外获批ANDA的制剂产品为测算标准,假设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能够顺利推进,国内药品竞争格局参照美国等成熟市场(原研占比20%,80%为通用名仿制药),且华海能够作为前3家厂家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以2019年为业绩兑现期,我们估计华海药业海外制剂出口回归后可带来3.59增量净利润,相较于此前预测的10亿净利润业绩弹性显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8-2-23 20:44: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不在国外,在国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8-2-23 21: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海外销售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8-2-23 21: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沙一叶 发表于 2018-2-23 21:24
就是海外销售多少

可以核实一下年报吧!下面为转载

http://m.guba.eastmoney.com/article/727913720

问请问贵公司为何不披露重要的子公司的营业收入、而仅披露净利润?例如,华海美国子公司,2016年年报中仅披露其亏损约1.57亿元,2017年中报披露其亏损约0.65亿元。这些亏损数字是巨大的,但由于未披露营业收入等信息,投资者无法分析具体情况,请问可否补充披露重要子公司的营业收入、净资产等数据?其他上市公司几乎都会详细披露。

答华海药业:您好!谢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严格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进行信息披露,谢谢!

(来自上证e互动)答复时间2017-11-14 10:34: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8-2-23 22: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制剂国际化东风 争境内共线转报一致性评价红利
http://mp.weixin.qq.com/s/ERuYADVFr8L2xKkOVDNmd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2-24 07: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2-24 08: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华海美国的设立当初是为了方便在美国注册,否则必须通过代理商或其他制剂公司联合申请。美国子公司应该以销售和法规类为主,可能不涉及生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4 08: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4 08: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4 09: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18-2-24 11: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zysx01234 发表于 2018-2-24 08:04
好像华海美国的设立当初是为了方便在美国注册,否则必须通过代理商或其他制剂公司联合申请。美国子公司应该 ...

华海美国的子公司prinston,可能如你所说。应该仅仅做研发,注册,销售(solco)的公司。后期会进一步将研发剥离至国内(适应现在国内的注册优势政策:国内共线,免BE,优先审评,再加上FDA审评审批本身比国内CFDA快的多,实现走出去又回来的弯道超车),因为美国公司长时间亏本,专注做注册和销售,不是现在很多华海美国打算做制剂出口平台的嘛。以前收购的par pharma的夏洛特工厂是不是仅仅获得controlled drug的ANDAs或者某些技术(或者投资层面的问题),而非实际进行生产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2-24 11: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beiwei5du 发表于 2018-2-24 11:04
华海美国的子公司prinston,可能如你所说。应该仅仅做研发,注册,销售(solco)的公司。后期会进一步将研发 ...

本来就是向外扩展的前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2-24 16: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蛮厉害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8-2-24 20: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企业都是相当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3-2 14: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主知不知道,浙江医药旗下子公司浙江创新生物在18年01月接受了FDA的PAI,应该是国内第一个NDA接受现场审计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10 1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