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少爷 于 2018-5-10 09:39 编辑
关于《中国药典》2020版涉及中药材中药饮片部分修订的基层建议 亳州市中药协会 2018年3月18日
前言:本文非发表者所著,乃亳州中药协会全体同仁合力之作。本人只是代为发表。
《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基层从事中药的人员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体会,在此提出供2020版中国药典修订参考。具体建议内容如下:
一、关注目前药典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标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性状鉴别 针对目前药典描述的性状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存在差异,应考虑质量控制指标变化、产地加工方法及物种进化变异造成性状的改变,通过多样本搜集调整标准中的描述问题。具体实例如下: 1.产地加工方式的改变所致的药材性状发生变化,而药典缺乏对变化后药材性状的描述,针对此情况,建议药典增加变化后的药材性状描述,以符合市场实际变化情况,具体实例如下图表: | | | | | | | 无硫玉竹的性状发生变化,而药典只有含硫玉竹的性状描述 | | | 本品呈圆柱形的段。外表皮灰黄色至灰棕色,有横皱纹。切面棕黄色,中空。 | |
2.药典描述药材性状与实际存在偏差,建议调研后修改其饮片性状,以便临床用药。见下表: 代表品种 | | | | 本品为不规则卷片,厚约2mm。表面黄色、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 | 建议修改为“本品为不规则卷片,厚约1mm。表面黄色、黄绿色或黄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显的条状皱纹。质脆,易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气微腥,味微苦。” | | 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 建议修改为:“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2.0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
3.药典所规定性状与实际饮片加工存在差异或与临床应用的药材性状不符。如下表: 4.家种或家养药材与野生药材性状上存在差异,而药典并没有增加对家种或家养药材的性状补充描述,随着市场上家种药材的流通量不断增大,为满足市场用药需求,建议药典通过调研增加家种品种的质量标准,具体实例如下表: 代表品种 | | | | 北柴胡家种品种流通量不断增大,而药典只有野生北柴胡的质量标准 | 建议添加家种北柴胡的质量标准,满足市场用柴胡的需求 | | 市场上有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而药典只有野生防风的质量标准 | | | 市场上有野生前胡与栽培前胡,而药典只有野生前胡的质量标准 | |
(二)检查项 通过对基层实际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以及大量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规定的中药材及饮片检查项中,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存在部分中药的灰分与国家规定的标准不符合,且很难达到标准,针对此类问题,建议药典委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修改,如下表所示: 其次在检验操作中,灰分打粉的要求也不合理。很多药材很难粉碎过筛过2号筛,比如决明子,打粉过2号筛灰分不合格,如果改为1号筛灰分检测全合格。因为决明子种子皮很难打成细粉的,同样对于根茎类药材含纤维等亦是如此。另外一些标准设计时超出实际,如原料天南星灰分为5.0% 而成品仅有4.0%,涉及辅料白矾产品的产品灰分应只高不低。 在其他检查项方面,经过大量实践发现检查项中不容易合格的还有以下品种,见下表: 代表品种 | | | | | | | | | | 重金属检测标准过高,不易符合标准;水分检测方法偏差大,无实际指导意义。 | | | 药典规定其水分同药材不得过2%,而这不太符合实际情况 | |
(三)浸出物 有些品种的浸出物标准存在争议,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现药典所规定的标准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导致部分药材的浸出物项不易合格,如五加皮、细辛、鳖甲、龟甲、鹿角等品种的浸出物不易合格。个别药材如山奈浸出物检测方法,对称样量与溶剂量不确定,造成检测结果偏差。部分药材浸出物标准与实际偏差太大,如制白附子平均标准在11~13之间,原料白附子仅有7.0%,依照药典标准炮制无法达到15%的浸出物标准。 (四)含量测定 目前药典所规定的部分药材的含量标准与现实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基层人员大量的实践发现部分药材的含量难以达到国家药典标准,现总结如下表所示, 代表品种 | | | 决明子、莲子心、前胡、松贝、连翘(老翘)、补骨脂、紫苏梗、豆蔻、刺五加 | | |
另外部分的药材按照药典规定检验,药材市场存量太少,满足不了临床需求,建议进行调研。 (五)一些检测方方法存在争议如下表所示: 代表品种 | | | | 挥发油检测按药典方法操作很难合格,而打粉后可以合格 | | | 母丁香和丁香含量测定项,检测目标成分都是丁香酚,母丁香是液相色谱法,而丁香是气相色谱法,造成基层操作的困扰 | | | 含量测定项中,标准曲线的制备操作“迅速精密加入0.1%蒽酮-硫酸溶液6ml,立即摇匀,放置15分钟,立即置冰浴中冷却15分钟”,其中“放置15分钟”和“立即置冰浴中冷却15分钟”是否有冲突 | 建议药典完善有关描述的措辞,消除基层操作人员的困扰 |
(一)现代产地初加工工艺的改进与药典生产工艺的重复,导致的资源和产能的浪费。 代表品种 | | | |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 Ne1umbonuciferaGaertn.的干燥成熟种 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釆 割莲房,取出果实,除 去果皮,干燥。 【炮制】略浸,润 透,切开,去心,干 燥。 | 莲子在釆收加工时,就 将心去掉,加工成为莲 子心。建议修改位:本 品为睡莲科植物莲 Ne1umbonuciferaGaertn. 的干燥成熟种 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釆 割莲房,取出果实,除 去果皮,切开,去心, 干燥。 【炮制】净选。 |
菟丝子 |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 南方菟丝子或菟丝子的 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 实成熟时釆收植株,晒 干,打下种子,除去杂 质。 【炮制】菟丝子除去 杂质,洗净,干燥。 | 菟丝子采收加工时, 目前的在产地初加工 时,已经经过水洗。生 产企业无需经过洗净, 干燥,产品质量就已经 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继续经过水洗和干燥, 是资源和能耗的进一步 的浪费。建议修改: 【炮制】菟丝子除去杂 质,干燥。 | | | 目前现代的生产工艺 设备,在生产荷叶时, 能够完全满足直接切丝 的要求,无需进行喷 水,稍润,切丝。在进 行喷水,润,切丝,会 导致了资源和能耗的进 一步的浪费。建议修 改:【炮制】切丝,干 燥。 |
(二)药典的炮制工艺与实际不贴切的问题。 随着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技术的提高改进、设备的不断更新 等因素影响,目前存在着部分品种的药典的炮制工艺与实际生 产工艺不贴切,给饮片生产加工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新版药典 在制定时,希望能结合目前中药饮片生产实际,高度重视炮制 工艺的合理性。具体情况见下表: 代表品种 | | | | | 【炮制】水 蛭洗净,切 段,干燥。 烫水蛭取 净水蛭段,照烫 法〔通则 0213〉用滑石粉 烫至微鼓起。 | 在生产烫水蛭 时,将切断后的水 蛭段,无法烫起或 无法达到药典所描 述的性状。实际情 况,基本所有的生 产厂家都是用整个 的水蛭进行烫制, 而非提前切断。 | 【炮制】水蛭 洗净,干 燥。 烫水蛭取净 水蛭,照烫 法〔通则 0213〉用滑石 粉烫至微鼓 起。 | | 取香附片 (粒〗,照醋炙 法〖通则 0213〉炒干。 本品形如香附片 (粒〕,表面黑 褐色。微有醋香 气,味微苦。 | 照醋炙法(通 则0213〕炒干, 表面是达不到黑褐 色,生香附的切制 以后的,断面是灰 白色。醋炙炒干, 颜色基本没有变 化。经调研,醋香 附以上的企业 实际生产,为了达 到表面黑褐色的效 果,达到传统炮制 要求的,断面角质 状,釆用的是醋蒸或煮法。0 | 建议:增 加醋煮法或蒸 法。 醋香附取 净香附,照醋 炙法(通则 0213〉炒干, 或照醋煮法 (通则0213〉 煮至醋吸尽, 切厚片或用时 捣碎。 本品形如 香附片 (粒〉,表面 黑褐色。微有 醋香气,味微 苦。 |
地龙 | 釆收加工:春季 至秋季捕捉,沪 地1夏季捕捉, 及时剖开腹部, 賒去内脏和泥 沙,洗净,晒干 或低温干燥。 【炮制】除去 杂质,洗净,切 段,干燥。 | 地龙在产地釆 收时,已经剖开腹 部,清洗干净。生 产企业购进地龙 后,若按照药典, 先去除杂质,而后 洗净。地龙属动物 类药材,洗制后立 刻肉质性变软,并 且药材地龙之间会 相互缠绕,粘结成 团,根本无法进行 后面切段的工艺操 作。经调研,目前 90呢以上的饮片生 产企业,对地龙都 釆取釆取干切、筛 选的方式进行炮制 加工,并且能够达 到药典所规定的质量要求。 | |
菟丝子 | 本品为旋花科植 物南方菟丝子或 菟丝子的干燥成 熟种子。秋季果 实成熟时釆收植 株,晒干,打下 种子,除去杂 质。 【炮制】菟丝子 除去杂质,洗 净,干燥。 | 菟丝子釆收加工 时,目前的在产地 初加工时,已经经 过水洗,且各项指 标达到了饮片标 准,市场称为水洗 货。生产企业无需 经过洗净,干燥, 产品质量就已经达 到规定的质量要 求。若继续经过水 洗和干燥,会进一 步浪费水资源和能 耗。 | | | | | | | | 直接干切乌梢 蛇的损耗非常大, 生产收率低,不利 用资源的利用。 | 【炮制】 乌梢蛇去头 及鱗片,稍润 切寸段,干 燥。 |
三、关注目前药典收载品种基原问题,提高药典作为药品最 高技术法规的严谨性 《中囯药典》2015版(一部〗中收载的中药材基本都标明 该品种的基原,并以中文名―拉丁名的形式进行描述,这对准确 界定中药材的品种来源有很关键。从基层执法实践来看,这是 判定假药或者劣药最基本的依据,也是科学指导中药材种养殖 环节以及生产加工环节的重要依据。然而通过实践的发现, 《中国药典》2015版以及以往版的药典忽视了中药材品种的基 原考进工作的完善和性状描述的不准确现象〔见附件一周建理 教授建议),出现个别品种在基原描述中出现植物名或拉丁名 的误用,在业界倍受争议,如:重楼、桑寄生、野马追等,从 而使《中囯药’典》作为药品的最高技术法典失去严肃性。另 外,一些多基原品种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种养殖环境的变化,出 现了自然资源的枯竭有的甚至市场上一样难求现象,这些品种 并为及时调研进行调整,针对以上问题,具体建议如下:一是 在药典修订时加强对中药材基原的考证工作,从源头上界定品 种来源,解决品种混乱问题;二是在药典修订时充分参考植物 资源普查数据及药材的市场存量,以便科学合理指导中药产业 的健康发展。 四、关注产地初加工对药材质量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药材产 地加工方法
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是影响中药材质量乃至中药饮片质量的 重要环节。不规范的产地加工已经从源头严重影响了中药材质 量,部分药材为了经济效益出现产地抢青从而造成药材质量含 量下降现象如覆盆子、连翘等,甚至有些品种利用生物调节 剂、染色剂催熟药材,从而造成药材质量不合格的现象。一些 品种产地药材种植户只会种不会收,缺乏基本的药材产地加工 知识从而造成药材的滥种滥收,产收的药材看似药材实为药 柴。针对中药材产地加工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药典修订时从 以下几个方面关注药材的产地加工问题:一是建议在药典修订 时明确产地加工方法,配套出台中药材产地加工规范。二是建 议从法理上认可中药材产地加工品的属性即同药材,从而解决 中药饮片生产中存在现实问题与法规衔接问题。 部分品种产地加工方法如下: 代表品种 | | | |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秋季釆挖,除去芦 头、须根及泥沙,鲜 用;或将地黄缓缓烘 焙至约八成干。前者 习称“鲜地黄”,后 者习称“生地黄” |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 Rehmannia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 根。秋季釆挖,除去芦 头、须根及泥沙,鲜用; 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 成干,“发汗”至断面棕 黑色或乌黑色。前者习称 “鲜地黄”,后者习称 “生地黄” |
#浙贝片 | 【采收加工】取 鱗茎,大小分开,洗 净,除去芯芽,趁鲜 切成厚片,洗净,干 燥,习称“浙贝 片” 【性状描述】为 鱗茎外层的单瓣鱗叶 切成的片。椭圆形或 类圆形,直径1〜 2。爪’边表面淡黄 色,切面平坦,粉白 色。质脆,易折断, 断面粉白色,富粉 性。, | 建议: 【性状描述】为鱗茎外 层的单瓣鱗叶切成的片。 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 卜2哪边 表面棕黄 色,切面平坦,灰白色。 质脆,易折断,断面粉白 色,富粉性。 | | 本品为远志科植物 远 志 Polygalatenuifolia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sibiricaL.根。春、秋二季釆 挖,除去须根和泥 沙,晒干。 | 建议修改为:本品为远 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tenuifolia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sibiricaL.的干燥根或根皮。春、 秋二季釆挖。除去须根和 泥沙,晒干;或除去须根 和泥沙,抽出木质芯,晒 干。前者称为“远志”, 后者称为“远志肉”。 |
远志 | 饮片 【炮制】 远 志除去杂质,略 洗,润透,切段,干 燥。 本品呈圆柱形的 段。外表皮灰黄色至 灰棕色,有橫皱纹。 切面棕黄色,中空。 气微,味苦、微辛, 嚼之有刺喉感。 制远志取甘草, 加适量水煎汤,去 渣,加入净远志,用 文火煮至汤吸尽,取 出,干燥。 每100kg远志,用 甘草6kg。 本品形如远志段, 表面黄棕色。味微 甜。 | 饮片 【炮制】远志除去杂 质,略洗,润透,切段, 干燥。 ‘品呈圆柱形的段。外 表皮灰黄色至灰棕色,有 橫皱纹。切面棕黄色。气 微,味苦、微辛,嚼之有 刺喉感。 远志肉除去杂质,略 洗,润透,切段,干燥。 本品呈圆柱形的段。外 表皮灰黄色至灰棕色,有 橫皱纹。切面棕黄色,中 空。气微,味苦、微辛, 嚼之有刺喉感。 制远志取甘草,加适 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 远志,用文火煮至汤吸 尽,取出,干燥。 每100kg远志,用甘草6kg。 本品形如远志段,表面 黄棕色。味微甜。 制远志肉取甘草,加 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 净远志,用文火煮至汤吸 尽,取出,干燥。 每100kg远志,用甘草6kg。 本品形如远志肉,表面 黄棕色。味微甜。 |
另外一些有效成分易流失的药材若异地加工,则有效成分 的含量损失很大,如枳实、枳壳。产地初加工利于及时干燥, 减少硫磺熏蒸,便于保存;有利于减少药材的有效成分的流 失;产地趁鲜加工可以让药材生产的整个质量控制链更精细, 如白茅根、芦根、瓜蒌、木通、三棱、莪术、木贼等品种目前 产地趁鲜加工的工艺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加工了很多年,质量 稳定,有利于产地就业,精准扶贫;减少饮片加工企业负担, 把精力放到中药:饮片的“炮制”和检测上去,把饮片质量做的 更专业。降低储存、运输成本,降低饮片价格等。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收载的部分品种来源已 于产地趁鲜加工或未完全干燥时切制成产地片,较《中国药 典》2015年版【炮制】项下省去了洗润、切制、干燥“二次加 工”过程,减少二次加工造成的有效成分流失提高质量,同时 减少工艺环节降低企业生产检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还能促进 道地药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2015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新增产地片品种与2015版 《中国药典》品对比 | | | | | | |
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 三 棱 Sparganiumstol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 至次年春釆挖,洗净, 削去外皮,晒干 | 【来源】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 Sparganiumstol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主产浙 江、江苏。冬季至次春采挖,洗净, 削去外皮,干燥;或趁鲜切成厚片, 干燥。 | 【炮制】三棱除去 杂质,浸泡,润透,切 薄片,干燥。 | 【炮制】三棱取原药,7乂浸2〜4小 时,洗净,置适宜容器内,蒸至中心 润软时,取出,趁热切厚片,干燥; 产地已切片者,筛去灰屑。 | | | | | SALVIAE MILIORRHIZAE RADIXET RHIZOMA |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茎。 春、秋二季釆挖,除去 泥沙,干燥。 |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 Salvia miltiorrhizaBge 的干燥才艮 及根茎。主产四川、山东。春、秋二 季釆挖,除去泥沙,洗净,晒至半 干,堆置“发汗”后干燥或直接干 燥;或直接切成厚片,干燥。 | 【炮制】丹参除去 杂质和残茎,洗净,润 透,切厚片,干燥。 | 【炮制】丹参取原药,除去须根、 残茎等杂质,洗净,润软,切厚片, 干燥;产地已切片者,筛去灰屑。 |
巴戟天(肉) | | | | MORINDAE OFFICINALISRADIX | |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 MorindaofficinalisHo干 燥根。全年均可采挖, 洗净,除去须根,晒至 六七成干,轻轻捶扁, 晒千。 ; |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MorindaofficinalisHo的干燥 根。主产广东、广西。全年均可釆 挖,洗净,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 干,轻轻捶扁,干燥;或在未干燥时 除去木心,切段,干燥。 | 【炮制】巴戟肉取净 巴戟天,照蒸法(通则 0213)蒸透,趁热除去 木心,切段,干燥。 | 【炮制】生巴戟肉取原药,洗净,润 软,除去木心等杂质,切段,干燥; 已除去木心、切段者,除去杂质。 | | | | | GLYCYRRHIZAE RADIXET RHIZOMA | |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二季釆 挖,除去须根,晒干。 |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干燥根和根茎。主产我 国西北、华北、东北。春、秋二季采 挖,除去须根,干燥;或趁未完全干 燥时切厚片,细小者可切为短段,干 燥。 | | | | | 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RHIZOMA | |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 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 釆挖,除去泥沙,烘干 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主产浙江、湖南,为 “浙八味”之一。冬季釆挖,除去泥 沙,烘干或晒干,除去须根;或趁鲜 切片,烘干或晒干。产于临安於潜地 区者,称“於术”,立冬前后釆收, 留茎杆3^,除去须根,干燥,搓去 糙皮。 | 【炮制】白术除去 杂质,洗净,润透,切 厚片,干燥。 | 【炮制】白术取原药,除去杂质,大 小分档,略浸,洗净,润软,切厚 片,干燥;产地已切片者,筛去灰 屑。 |
白芍 | | | | | |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PaIL.的干燥根。夏、 秋二季采挖,洗净,除 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 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 后再煮,晒干。 |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毛果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PaIL.的干燥 根。主产浙江、安徽,为“浙八味” 之一。夏、秋二季釆挖,洗净,除去 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 皮;或去皮后再煮,干燥。或取上述 加工品,趁未干燥时切片,低温干 燥。 | | | | | | | 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 索CORYDALISYANHUSUO W.T.WANG的 干燥块茎。夏初茎叶枯 萎时釆挖,除去须根, 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 无白心时,取出,晒 干。 | 【来源】本品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 CORYDALISYANHUSUO W.T.WANG的干 燥块茎。主产浙江,为“浙八味”之 一。夏季釆挖,除去须根,洗净,投 入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 干燥,或趁未完全干燥时切厚片,干 燥。 | 【炮制】延胡索除 去杂质,洗净,干燥, 切厚片或用时捣碎。 | 延胡索【炮制】取原药,除去杂质, 洗净,润软,切厚片,干燥;或干 燥,用时捣碎;产地已切片者,筛去 灰屑。 |
何首乌 | | | | | | 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 叶枯萎时采挖,削去两 端,洗净,个大的切成 块,干燥。 |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orum Thunb.的干 燥块根。主产广东、湖南、贵州、四 川。秋、冬两季叶枯萎时釆挖,削去 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或趁未干燥时切厚片,干燥。 | 【炮制】除去杂质, 洗净,稍浸,润透,切 厚片或块,干燥。 | | | | | | |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 ANEMARRHENAE RHIZOMA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 釆挖,除去须根和泥 沙,晒干,习称“毛知 母”;或除去外皮,晒 干。 |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知母 ANEMARRHENAE RHIZOMA.的干燥根茎。主产我国北方。 春、秋二季釆挖,除去须根和泥沙, 干燥,习称“毛知母”;或除去外 皮,干燥,习称“知母肉”。或趁鲜 切成厚片,干燥。 |
【炮制】知母除去 杂质,洗净,润透,切 厚片,干燥,去毛屑。 | 【炮制】 炒知母取原药,除去杂 质,洗净,润软,切厚片,干燥,去 毛屑;产地已切片者,筛去灰屑。照 清炒法炒至表面深黄色,微具焦斑 时,取出,摊凉。 | | | | | | | ?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 ceus(FIschia). Bge.ve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釆挖, 除去须根和根头,晒 干。 ‘ |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 ceus(FIschia). Bge.ve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 根。主产内蒙古、山西。春、秋二季 釆挖,除去须根及根头,干燥;或趁 未完全干燥时切片,干燥。 | 【炮制】除去杂质, 大小分开,洗净,润 透,切厚片,干燥。 | 【炮制】取原药,除去杂质,洗净, 润软,切薄片,干燥;产地已切片 者,筛去灰屑。 | | | | | | |
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 干燥 根。春、秋二季釆挖, 洗净,除去须根,趁鲜 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 干燥。 | 【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主产东北、 华北、华东。春、秋二季釆挖,洗 净,趁鲜刮去外皮,干燥;或趁鲜刮 去外皮,切片,干燥。 | | 【炮制】取原药,除去杂质,洗净, 润软,切薄片,干燥;产地已切片 者,筛去灰屑。 | | | | | EUPHORBLAEEBRACTEOLATAE RADIX |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月腺 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或狼毒大戟Euphorbiafischeriana Steud.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釆 挖,洗净,切片,晒 干。 |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月腺 大戟Euphorbia ebracteolata Hayata或狼毒大戟Euphorbiafischeriana Steud.的干燥根。前者 主产安徽、河南,后者主产东北、华 北各省。冬末初春采挖,洗净,除去 须根,趁鲜切厚片,干燥。 | 【炮制】生狼毒除 去杂质,洗净,润透, 切片,晒干。 | | | | | |
POLYGONI MULTIFORICALIS | | 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mb. 的干燥藤茎。秋、冬二 季采割,除去残叶,捆 成把或趁鲜切段,干 燥。 |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mb.的干燥茎。主产河南、湖南、江苏、四 川、浙江。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杂 质及嫩茎,干燥;或切厚片或短段, 干燥。 | | 【炮制】取原药,除去杂质及直径在 3腿以下者,洗净,润软,切厚片或 短段,干燥;产地已切片或短段者, 筛去灰屑。 |
针对药典部分品种饮片项下无性状描述,现提供2015版 《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收载(附录12)而2015版《中国药典》无饮片性状品种名单〔77个)供参考。 升麻 | 白前 | 白蔹 | 白薇 | 百合 | 山慈菇 | ;狼毒 | 银柴胡 | 大腹皮 | 马兜铃 | 化橘红 | 乌梅 | 火麻仁 | 瓜蒌皮 | 丝瓜络 | 佛手 | 诃子 | 稻芽 | 橘核 | 枝黄花 | 广金钱草 | 石吊兰 | 冬凌草 | 地锦草 | 杠板归 | 青蒿 | 卷柏 | 茵陈 | 香薷 | 鹿衔草 | 淡竹叶 | 紫花地丁 | 筋骨草 | 鹅不食草 | 槐花 | 木芙蓉叶 | 桑叶 | 紫珠叶 | 生姜皮 | 地枫皮 | 桑白皮 | 小通草 | 灯心草 | 苏木 | 沉香 | 马勃 | 昆布 | 海藻 | 雷丸 | 九香虫 |
瓦楞子 | 地龙 | 龟甲 | 珍珠 | 珍珠母 | 蛇蜕 | 鹿角 | 鹿角霜 | 鹿茸 | 羚羊角 | 鳖甲 | 石膏 | 自然铜 | 花蕊石 | 青礞石 | 金礞石 | 钟乳石 | 禹佘粮 | 炉甘石 | 滑石 | 雄黄 | 赫石 | 干漆 | 五倍子 | 芦荟 | 山慈菇 | 北沙参 | 浙贝母 | | |
五、关注中药饮片加工用辅料质量标准,提升完善中药饮片 4 质量质量标准 目前由于一些生产中药饮片的辅料由于缺乏质量标准,给中 药饮片的质量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如:关于辅料的标准不明 确,如煨制品用的吸油纸执行无标准、河沙质量标准,米醋的 质量标准等不明确。另外。还有很多品种无药材标准,饮片源 头无法鉴别,同时建议药典把有炮制项,饮片性状又不同于原 药材性状的品种,把饮片性状描述清楚。再次,为了中药饮片 产业化发展多样化,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加强新品规中药饮 片质量标准的检验,重点关注直接口服饮片及破壁中药饮片质 量标准的研究,及时公布相关质量标准,减少行业监管中标准 漏洞。 另外,部分品种饮片项下质量控制指标不完善。如天冬、独 一味等饮片质量控制项目中无【性状】项目。建议完善饮片项 下的质量控制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