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033|回复: 67
收起左侧

风雨飘摇的亳州市场,其实只是替罪羊!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8-5-11 15: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亳州“叒叒叒”出事了——继3月份亳州某大饮片厂被吊销GMP执照,引发亳州市场连续整顿,各饮片企业更是风雨飘摇人人自危;5月9日,央视新闻频道再次曝光亳州市场部分黑心商家以次充优、甚至药渣回收再销售黑幕,该信息迅速网络刷屏,成为近期中药材行业最大舆情事件,为本已遭重创的亳州市场“雪上加霜”。



图1:央视曝光亳州市场掺假现象,再次成为行业热点


    一、为何亳州市场屡屡中招?


    主管部门严惩作奸犯科者,着实大快人心,笔者双手赞成!但类似的新闻屡屡曝光,却早已视觉疲劳麻木,相信广大业内人士亦有同感。


    只是,为何每次“中枪”的总是“药都”亳州呢?


    首先,亳州市场足够大



图2:国内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及规模分布图


    大到什么程度,常年经营户8000多家,占全国传统中药材市场经营商家的50%以上;中药材年交易额220亿元,占全国30%;国内百强中药企业,有半数落户亳州,超亿元规模的就有69家。

    而在亳州当地,参与生产、流通或相关产业的固定和流动人群,更达百万之众。门槛底、人群素质参差不齐,出现“害群之马”毫不意外。


    可以说,亳州市场的问题,就是全国药材市场的共性问题;就是中药行业的共性问题,绝非个案——林子大了,不但鸟多,还什么鸟都有,一枪打出去,总能敲下来几只。


    这个共性问题是什么?


    其次,中药材领域问题足够多


   我们知道,中药的物质源头是中药材,中药材源自农副产品。环节多、链条长,全国参与中药材生产、种植和加工人群,以亿计也不为过。加上多头管理,标准不一,中药材原料领域,多年来怎一个“乱”字了得!



图3:湖北恩施,农户采挖的野生重楼“蚂蝗丁”幼根


    君不见,在资源端,由于野生资源加速枯竭,导致未成熟品、习用品和伪劣药材大量替代使用。例如野生重楼,生长期不到3年,谁看到谁挖,不但导致资源衰败;更让重楼品质严重下降。



图4:山西万荣县,同一批柴胡中竟然有3种不同种源。


    到了种质种源环节,多地盲目引种,中药材物种变异,道地性消失屡见不鲜。在笔者多次考察中,同一个产区甚至同一个地块,竟然出现2-3种柴胡种源,导致全国甚至找不到几批合格的家种柴胡。



图5:过量使用农家肥,家种羌活个头肥硕严重变异。


    在生产种植端,农户单纯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多个家种药材品质及堪忧。例如,过去亩产不到120公斤的麦冬,使用“壮根灵”后,现在最高产能可以超过400公斤;羌活野生变家种后,过量使用农家肥,单株鲜品可达3公斤以上,药用价值大大降低。



图6:河北某地,农户正在“抢青”未成熟的酸枣。


   到了采收加工端,农户为了追求效益违背药材生长规律,不按时令节气乱采滥收,连翘、酸枣仁和五味子等品种,“抢青”现象屡屡发生。



图7:河南内乡,收购加工野菊花只剩下老人来支撑。


   在生产加工源头,由于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只能依赖“6199”部队(老人和儿童),根本无力承担起产业升级重任。


图8:由于缺乏仓库,某收购商的旋覆花堆放在厕所里。


   到了仓储物流环节,因资产重回报率低,长期缺乏基础设施投入,导致源头的中药材仓储物流条件极为恶劣,污染、霉变成家常便饭。


    凡此种种,最终导致大量中药材原料汇集到药材市场后,本身就是问题产品。后端投入再大努力,只不过沙上建塔,药商、药企、饮片厂和中医临床,一直到广大民众都成最终受害者。

因此,我们看到,今天无论是各市场还是各饮片企业,查谁谁中招!不是他们不想买合格原料,而是合格原料太难找——当前的问题,是全链条特别是源头上就出了大问题,单把“板子”打在市场商家身上,显然有失公允!


    最后,监管足够的难

   站在主管部门角度,更难!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放心、绿色道地中药原料需求;面对国家层面的严苛问责;面对层出不穷的药材质量危机,不出手肯定说不过去。

但怎么出手?


    监管方站在明处,被监管方站在暗处;监管方是执法者,被监管方是弱势群体;监管方是正规军,被监管方则“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按起葫芦浮起瓢”,监管部门往往力不从心、顾此失彼,甚至焦头烂额。


    就拿亳州来说,药监部门参与市场管理的就那么十多号人,面对的则是每年上百万固定、流动从业人员,怎么管得住?因此,曾有亳州朋友说——全中国最难干的职务,可能就是亳州药监局局长啦!地方政府要发展、要政绩;上级部门要规范、要严管淘汰;老百姓要放心中药但又不愿付出更高成本;媒体要热点,抓眼球不嫌事大……,结果,前后换了十几任药监局长,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二、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市场关系的错位


    其实,中药质量,哪能是监管出来的?把板子打在任何单一环节或群体身上,都是不合时宜的。只是舍本求末,急病乱投医而已。


    我们不妨探究一下中药质量危机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首先是薄弱的供给体系,与工业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药诞生于民间、诞生于小农经济环境下传统文化。实践性强、个性和特色突出,造成其来源广泛、渠道众多,中药饮片品规和标准极其复杂。


    例如王不留行,北方习用麦蓝子种子,炒制后入药;而南方则习用薜荔果生切后,晒干入药;例如柴胡苗,四川、贵州基层医生习惯用其发汗退热,效果良好,但其它地区就很少使用;有医生喜欢用炙甘草,有人喜欢用生甘草,还有人喜欢用甘草梢。


    中药的这种复杂多变特征,在相对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系下,“坐堂医”医药合体,灵活多变接地气,实战效果良好。但一旦到了现代大工业阶段,中药原料“一地生产供全球”,一个产品动辄几千吨的原料投入。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已无法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要求,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怎么可能保障原料安全和稳定供应?


    其次是中药质量标准与中药文化本身的矛盾


   社会生产力进步,需要大规模中药工业化体系支撑;而中药工业化生产,必须要明确的标准和规范。


    然而,一方面,这种标准和规范的诞生,无论是出发点、顶层架构还是标准制定者,多是基于西化思维(即要求准确的数学评价和指标),认为科学能解决一切问题;另一方面,这样的数字化标准,适用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但未必适用于中医临床。


    例如,中医经过数千年实践,对中药有“六陈”(陈皮、半夏、枳壳、麻黄、狼毒、吴茱萸)的传统要求,以增强药效降低毒副作用。但这些关键要求,不但在各版药典中根本没有体现,反而要求颜色越好看、含量指标越高越好。麻黄,要求“秋季采割绿色的草质茎,晒干”、“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总量不得少于0.80%”。


    这些基于西方工业化生产理念诞生的质量评价体系,在当前发展阶段,不但与中医药文化“象思维”的哲学根源格格不入;更严重脱离中医临床实战。国家药典委员会的数百位专家当中,来自中医临床的专家不足3%,可以说是“聊胜于无”——中药的真正使用者,却不能掌握中药话语权,就像战士对手中武器性能不能有评价权一样,实在是“咄咄怪事”!


    因而,自从中药药典标准诞生起,就争议不断甚至饱受诟病,也很难被中医特别是实战派中医所认可;在管理层面,中医和西医思维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主管部门自己都搅不清,下面执行层面更是莫衷一是。


    最终导致中药市场关系的严重借位


    这种不合事宜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实际上并未解决中医临床“绿色、道地、个性化”的用药需求,更没真正保障用药质量,最终导致中药饮片市场关系的极度畸形和扭曲。


    比如说,国家给饮片厂制定了严格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最终却导致花样百出的脱硫方法诞生,大量难以检测出来的还原氧化剂被使用;再比如说,针对医生对道地药材的迫切需求,家家饮片厂都宣称来源道地,靠谱吗?全国春砂仁消费量超过2600吨,整个阳春市的春砂仁产能不到10吨(仅在春湾、永宁镇和蟠龙村少量种植),你们那些春砂仁都来自哪里——而我们的药典标准,又如何保障和体现了这种道地性?


    这种管理和标准的严重脱离中医实践,又怎么能让临床医生放心、主动去使用正规渠道饮片?


    举一个简单例子:商品A:亳州市场2年生改良白术初加工切片,批发价为24元/公斤;商品B:广州的饮片厂在亳州买回商品A,加上检测、对照品、包装、税务和利润后,批发价格通常在55元-75元;商品C:道地的浙白术选装切片,在广州出口市场批发价格,仅为36元/公斤。


   如果你是中医生,你会选择哪一种?我肯定会想方设法寻找“商品A”“商品C”——否则,就凭你一纸GMP证书,就加我两三倍的成本,而且还不是道地、高效的产品,凭啥要我遵守这种不合理的规矩?


    结果是,小的用药单位或个体医生宁可自己找药,或直接违规使用非正规渠道饮片;大一点的医馆和需求方,则寻找有资质企业,去饮片厂里贴个牌加个包装,走一圈了事——这也是亳州“灰色饮片”市场近年来兴旺发达的原因——有需求就有买卖,便宜实惠,要啥规格、要啥价位都有。


    更悲催的是,你以为饮片厂就挣了大钱?他们同样叫苦连天。2017年,全国中药饮片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只有4.5%左右,大量饮片厂处于濒临倒闭的边缘。2018年3月-5月份,亳州当地主动提出停止经营的饮片企业,多达近70家。


    总结下来就是——主管部门拿着一大堆不切中医实践的标准和规范,违背市场规律,人为大幅增加饮片管理和流通成本,结果造成多方共输局面。


亳州市场的风雨飘摇,正是这种共输局面的缩影。再进一步讲,亳州市场屡遭打击,也只是当了这种扭曲市场关系的“替罪羊”而已。


    三、合理的市场关系,必须以需求倒逼优质饮片生产


    什么样的市场关系才是良性的、合理的?


    非常简单——尊重客户的需求,让消费者来定位产品!


    对中药来说,最具话语权的消费者和客户就是中医生。因为,中药能否治好病,决定着他们的口碑和医术水平;决定着自身医馆和诊所的生死存亡;更决定着,中医和中药能否在实战中汲取经验相互验证,从而薪火相传,完善发展——好中医用好中药,是天经地义,无需监管和逼迫,他也会这么干!这种内在的品质需求,最终又将倒逼生产供应端,跟着中医临床实战,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这才是市场经济规律的正确体现。


    而主管部门和标准制定者该如何定位呢?


    首先,应回归自身“管理就是服务”本质,市场的问题交给市场去解决,不要纯粹迷信或迷恋行政手段。从发展的角度,为中医药产业赋能而不是相反;更不能“沷脏水连孩子一块倒掉”。


    其次,应多从中医角度去思考中药,把中药标准和规范的话语权,交还给中医实践。在当前科技水平下,弱化化学评价指标,强化中医药传统评价方法(如原产地、种源、采收时间、加工方法等);弱化含量唯一论,强化对农残、重金属残留、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的检测和防控。尊重中医传统,并落实在全程溯源、闭环流通体系建设中,让临床中医用的明白,用的放心。


    例如,中医有“六陈”用药需求,不妨就研究一下“陈”药的鉴别标准是什么?广东新会和四川金堂的3年陈皮、5年陈皮和20年陈皮,如何鉴定和区别?麻黄越陈越好,那么在含量指标上,就应该根据3年-5年的麻黄中麻黄碱含量,限定最高和最低区间,而不是当前的越高越好。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临床中医更要树立“医药合一”观,知道自己用的每一种中药的历史和渊源、传统品质评价方法,以及历代医家临床用药经验,从而把好用药质量最后一道关。“靠人不如靠己”,切不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因为,除了你们,任何人都不是利益最攸关方。


注:本文转自中药材天地网,华佗今天从中药材天地网看到一篇颇有水平的评论文章,观点中肯,特转发给广大蒲友。

点评

重建社会诚信体制势在必行,否则永无根除之日  发表于 2018-5-14 15:52
企业如此违规,还是替罪羊?如何做,才不是羊?  发表于 2018-5-11 20: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6 08: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话:按西药思维制定的中药标准去检测中药得到西药式的结果,西药式结果不能够证明中药应有的加工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1 20: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药典从来不要求唯成分论,含量只是其中之一,其它还包括性状描述、外源性污染物检测等等综合来判断合格与否。

之所以含量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一方面可能是一个客观准确检测数据,是很难随意改变的,而其它有些指标,比如性状描述里的颜色标准通常是一个相对模糊的主观判断标准,如黄棕色等这一类的描述就不存在一个精准的标准,基本基于主观判断为主。另一方面,含量通常成为药商们的卖点之一,而同一批药材含量检测越高,意味着要进行非法操作的时候可以掺入更多的含量不达标的药材,以更低的成本来蒙混过关,从这次央视暗访的报道来看,这并非是个别现像。而这种因为掺假导致的抽样检测数据不一致又可以通过药材天然属性的不均一性来搪塞(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天然不均一的客观存在)。

当然这并不是说现在的药典标准就是完美的,在为药典标准辨解。比如说药典标准中有关含量检测的具体数据,为什么这个数据是最合理的,大于这个数据就是有药效而少于这个数据就是劣药;再比如为什么用这一种成分含量来检测这一味道药材的药性,这一种成分的变化是否已经有足够的理论和实验数据来证明是最能体现这一味药材的功效变化,等等方面都需要去做大量的基础性研究。中医药作为一种产业,必然需要工业化,而工业化必然需要标准化,可复制可稳定输出。

一直以来,中药材都是在走以价格换市场之路,从价格竞争到品质竞争必然会经历阵痛。亳州市场以体量和规模称霸,但这是只是大而不是强,这一次无论是主动加压还是被动加压寻求突破,这对做强药市是有利的。现阶段无论是发现或曝光的问题越多,对转型来说未偿不是一件好事,越早转型越容易占得先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2 11: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文章在偷换概念。
1、评论文章中,对于中药材的种植、管理等现状描述均中肯,也很实际,现在各种情况确实是这样的,一个农产品,你要人家怎么管理呢?
2、生产的乱,和流通的乱,不是一个概念。在亳州药市买药材的都知道,你在药市买东西要识货,不识货你是买不到正品的。这个就像你在步行街买衣服似的,不是行家,就老老实实的去专卖店买。但是,但是,但是!亳州药市的以次充好、以假乱真,这是故意的欺瞒,是一个概念吗?
3、生产的乱,作为流通来说,你应当从地里、农户家里收来的时候,分基源、分规格,按不同统货规格出售、不同品规出售。这是亳州药市应该好好反省的地方,而不是怨天尤人。

点评

一分价钱一分货是有道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5-14 11: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2 11: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种个粮食还得休养生息呢 ,现在种个中药只要产量不要质量,或者说某一成分达标即可,催生各种造假、打药。怪谁?怪种地的?对,这届种地的觉悟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1 19: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饮片管理最好彻底分开,你一个农产品,硬要套工业品的管理模式,不出怪物才奇怪。中成药马马虎虎套一下化药模式还行,饮片那是瞎胡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1 16: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1 16: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年中药文化,确实需要改变了,要么生要么死!现在看病首选西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1 16:5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点评

兴,百姓苦。亡,百姓哭。  发表于 2018-5-11 17: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1 17: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的观点比之前的更加中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8-5-11 17: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1 17: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材的标准好坏,也应当在中医的使用中检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1 17: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一篇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5-11 17: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质量,久遭诟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5-11 22: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嘿,谁也怪不上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5-11 23: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亳州药材市场,药材质量的缩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2 09: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意见性的文章,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2 09: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技术没落,现在连药材质量也这么不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2 09: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2 10: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分析的太透彻了,绝对的行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12 10: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信老中医而不信中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4 13: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