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在就诊时,往往已经错过治疗最佳时期。治疗肿瘤的关键是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因此,每年定期体检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参加肿瘤预防体检,还是做早期的筛查诊断,以及在中后期的治疗过程中,“肿瘤标志物”检查总是一直伴随着患者。是不是每次检验报告上一堆字母完全看不懂,但又特别想知道它们代表着什么?下面这些知识你一定要了解。

一、肿瘤标志物(TM)到底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发生反应时升高的一类物质,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类和糖类,医学上称为肿瘤标志物,英文名称是TumorMarker,通常简称TM。这样说你可能更容易理解:它们就是人体的一些指数,当这些指数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与肿瘤相关。 TM存在于细胞、组织、血液或体液中,可通过生物化学、免疫学等方法进行检测。目前在临床中,TM主要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监测肿瘤有无复发、指导后续治疗等。 二、常见肿瘤标志物 (TM)检查项有哪些? 1、癌胚抗原(CEA) CEA是首先在结肠癌病人的血清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在胎儿3-6个月的血清中也可以检测到,所以称作癌胚抗原。研究显示,原发性结肠癌患者出现CEA增高的比例达45%-80% 。除原发性结肠癌以外,胰腺癌、胆管癌、胃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统肿瘤的阳性率也很高,一般在50%-70% 。 除了上述癌症,其实部分患有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变病人的CEA也会升高。不过,这类升高远远低于恶性肿瘤,一般小于20ng/ml 。此外,吸烟者人群CEA 普遍高于非吸烟人群,吸烟者中约有39%的人CEA>5ng/ml,约在5.5ng/ml左右。尽管良性疾病CEA也会升高,但是CEA升高一定要被重视。CEA高于正常值,又无明显的消化道疾病、无吸烟史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做CT、B超、肠镜、胃镜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因此,如果在体检中发现CEA增高,医生一般都会建议去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2、糖基抗原(CA19-9) CA19-9在胰腺癌、胆囊癌患者中会发生明显升高,可作为其诊断和鉴别指标,肝癌、胃癌、食管癌、部分胆管癌的患者亦可见增高。某些消化道炎症CA19-9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如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汁淤积性胆管炎、肝炎、肝硬化、胃部不适、胃炎、风湿病等,但一般升高在正常值的2倍以下。临床上有许多这样的患者,看到CA19-9升高就很害怕,其实大可不必,一定要看升高的程度和机体在检测时的状态,结合临床、CT、B超等检查结果再做诊断。 3、糖基抗原(CA125) CA125不仅是卵巢癌的特异性标志物,输卵管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胰腺癌、肠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CA125水平也会升高。 CA125对于女性尤为重要,在卵巢肿瘤的诊断、治疗、监测、判断愈后等方面作用显著,是卵巢肿瘤诊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指标,同时也是非卵巢癌中的重要参考指标。研究证实,卵巢癌病人的血清CA125水平会明显升高,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的阳性率,如乳腺癌40% 、胰腺癌50% 、胃癌47% 、肺癌44% 、结肠直肠癌32% 、其他妇科肿瘤43% 。 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等,CA125虽有不同程度升高,但阳性率较低。此外在早期妊娠的头3个月内,CA125也有升高的可能。 4、糖基抗原(CA15-3) CA15-3可用于乳腺癌患者的诊断,乳腺癌初期的敏感性60%,乳腺癌晚期的敏感性80% 。 CA15-3对乳腺癌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复发转移诊断有重要价值。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 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当CA15-3大于100U/ml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此外,CA15-3水平增高的乳腺癌患者发生转移的时间较CA15-3正常的患者要早许多。据分析研究,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水平变化与其局部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之间存在改变的一致性,尤其是有远处转移灶者,其CA15-3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均显着增加,所以,CA15-3具有对乳腺癌转移起监视的作用,如其血清水平持续升高,则应开始或加强化疗、放疗或改用内分泌治疗等。 5、甲胎蛋白(AFP) 最早发现的肿瘤标志物AFP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可以检测出80%以上的肝癌及大部分的生殖器肿瘤,如卵巢癌、睾丸恶性肿瘤。AFP是人体胎儿期血液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在胎儿的肝细胞内合成,而到了成人期,肝细胞就会失去这种合成能力。因此AFP在成人血清中含量极微,但在肝细胞功能发生异常,特别在患有原发性肝细胞癌时,血清中又可出现AFP升高,所以临床上常常借助AFP的检查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辅助诊断。肝癌病人血中的AFP比正常人明显升高10倍至数万倍,所以如果AFP检查结果大于400ng/ml,确实要引起警惕。 不过,AFP升高也并非肝癌的专利。因为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或者肝硬化患者的AFP都会增高,不过这类升高一般不超过300ng/ml。普通肝炎AFP增高的时期不长,随着转氨酶恢复正常,AFP也会逐渐减少到正常水平。除了肝炎、肝硬化,先天性总胆管闭锁、开放性骨脊裂的胎儿、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其AFP指标也会有所增高。怀孕也会使AFP指标升高,正常孕妇在妊娠3-5个月时AFP会达最高峰,但一般不超过200ng/ml。 6、糖蛋白抗原(CA50) CA50是一种唾液酸酯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组织中一般不存在,当细胞恶变时,糖基化酶被激活,造成细胞表面糖基结构改变而成为CA50标志物。正常血<20μg/L,许多恶性肿瘤患者血中皆可升高,如66.6%的肺癌、88.2%的肝癌、68.9%的胃癌、88.5%的卵巢或子宫颈癌、94.4%胰或胆管癌,其他如直肠癌、膀胱癌等皆有70%以上是升高的。 三、其它肿瘤标志物 (TM)检查项 1、检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参与糖酵解途径的烯醇化酶中的一种,存在于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中。它被发现在与神经内分泌组织起源有关的肿瘤中,特别是小细胞肺癌(SCLC)中有过量的NSE表达,导致血清中NSE明显升高。正常参考值:血清<15ug/L。 关于NSE的一些: ①被认为是检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60%-8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NSE升高,在缓解期,80%-96%的患者NSE含量正常,如NSE升高,提示复发,用NSE升高来监测复发要比临床确定复发早4~12周。 ②可用于监测神经母细胞瘤的病情变化,评价疗效和预报复发。 ③内分泌肿瘤,如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甲状腺髓样癌、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的血清NSE也可增高。 2、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糖类抗原(CA242) CA242是一种唾液酸化的鞘糖脂类抗原,几乎总是和CA50一起表达。在临床上均被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尤其是胰腺癌、结直肠癌的诊断,与CA19-9、CA50相比,新一代的CA242在胰腺癌、胆囊癌和消化道癌中的灵敏度、特异性更高(CA50、CA19-9易受肝功能以及胆汁淤积的影响,在良性阻塞性黄疸以及肝实质性损害类疾病时常出现假阳性)。 糖类抗原CA242是消化系统尤其是胰腺癌、结直肠癌的肿瘤标志物。胰腺癌、结直肠癌患者该指标明显升高。它的Cutoff值一般在20KU/L,恶性肿瘤时检出率可达60--85%,且含量较高。另外,某些胃癌患者该指标也会升高。 3、糖类抗原(CA72-4) 糖类抗原(CA72-4)是检测胃癌和各种消化道癌症的化验标志!这也是一个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此指标升高不代表一定就是患了肿瘤。主要见于胃肠道、卵巢肿瘤,对胃癌、卵巢粘液性囊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敏感度较高,对胆道系统肿瘤、结直肠癌、胰腺癌等亦有一定的敏感性。 CA72-4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U/mL,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均可产生。对于胃癌的检测特异性较高,以>6U/mL为临界值。良性胃病仅<1%者升高,而胃癌升高者比例可达42.6%,如与CA19-9同时检测,阳性率可达56%。 4、主要用于检测肺癌的肿瘤标记物——细胞角蛋白(CYFRA21-1) 细胞角蛋白(CYFRA21-1)是一种主要用于检测肺癌的肿瘤标记物,尤其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肺部存在不清晰的环形阴影,同时血清CYFRA21-1浓度>30ng/ml,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可能性非常高。各类非小细胞肺癌阳性检出率为70%~85%。CYFRA21-1的血清浓度水平高低与肿瘤临床分期正相关,也可作为肺癌手术和放化疗后追踪早期复发的有效指标。但是,CYFRA21-1阴性也不能排除存在肺癌的可能。CYFRA21-1对各型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依次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 另外,CYFRA21-1对其他肿瘤(如侵袭性膀胱癌,头颈部、乳腺、宫颈、消化道肿瘤)均有一定的阳性率。 5、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是恶性肿瘤及其周边毛细血管大量扩增的结果,并随着肿瘤的形成和增长逐渐释放到外周血液。适用于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癌、鼻咽癌、胶质瘤、前列腺癌等的辅助诊断。 6、鼻咽癌EB病毒抗体检测 准确地说EB病毒不是肿瘤的标志物,而是肿瘤相关物。与其他肿瘤标志物不同,EB病毒不是肿瘤组织产生的,但在鼻咽癌的患者中,90%以上EB病毒检查阳性。因此, VCA/IgA(壳抗原抗体)、 EA/IgA(早期抗原抗体)等测定可作为体检筛查鼻咽癌的方法之一。正常值为:VCA/IgA(壳抗原抗体IgA)≤1:10,EA/IgA(早期抗原抗体IgA)阴性。VCA/IgA、EA/IgA两种抗体呈阳性者患鼻咽癌的比例分别为2%和30%一40%。在EB病毒阳性的人群中,有部分是鼻咽喉部的炎症。 高危人群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癌症也是可防可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