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562|回复: 4
收起左侧

[食品] 2018食品“谣斯卡”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9-1-8 0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8食品“谣斯卡”
    最离奇奖 “薯条治脱发”

    谣言 2018年2月,一条“吃薯条有利于生发”的消息上了微博热搜,这让网友们惊呼“90后的脱发终于有救了!”消息称,该成果由日本一个研究团队发现,连锁快餐店炸薯条中使用的一种化学物质能帮助治疗秃顶,甚至有利于头发再生。

    真相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脱发呈现一种年轻化的趋势,大家对脱发关注度极高,所以,如此荒诞的谣言也颇具市场。真实情况是,科学家在大规模培养体外毛囊干细胞的实验中,发现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可作为培养基来培养毛囊干细胞,有利于头发再生。恰好一些连锁快餐企业在炸薯条的过程中,为防止油起泡沫,也少量添加了该物质。于是媒体就将吃炸薯条和治疗脱发联系在一起。其实,该研究结果并不等同于口服PDMS能促进毛发生长,更不用提吃薯条防脱发了。

    最冤枉奖 “用海绵做八宝粥”

    谣言 2018年2月,一则声称“用海绵做八宝粥”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大家看一下,这都是海绵!”视频中,两男子将几罐“洲洁润桂圆莲子粥”打开倒在盘子里,先倒出一些近乎清澈的液体,后倒出的粥体已经呈果冻状凝固。其中一人用手抓起倒在盘中的凝固物稍加揉搓,凝固物随即像破碎的海绵般松散开来。

    真相 中国农业大学沈群教授认为,视频中的现象是八宝粥经过冷冻后产生的水米分离现象,是谷类食物经过冷冻后产生的正常现象。八宝粥经过冷冻后,淀粉回生和豆类中的蛋白质二次变性都可以导致水分析出,化冻后原来紧密的结构变得松软。这就是大家在视频中看到的结果,与海绵无关。八宝粥还是那个八宝粥,“海绵宝宝”不背锅。

    最天真奖 “热柠檬水能治疗癌症”

    谣言 2018年3月,在互联网上,“热柠檬水能治疗癌症”的帖子再次热炒起来。帖子开头是“北京陆军总医院陈惠仁教授强调……热的柠檬水可以救你一辈子”,内文还配有“陈教授”的照片。帖子内容介绍了怎么制作热柠檬水以及所谓热柠檬水杀死癌细胞的“理论”,并声称“热柠檬水能释放一种苦涩抗癌物质,是医药领域有效治疗癌症的最新进展”。

    真相 《北京青年报》发表独家辟谣文章,经过向陈惠仁教授本人求证,得到其第一时间回复,并针对谣言发表了一篇《声明与呼吁》。陈教授在盖有陆军总医院官方印章的《声明与呼吁》中直接指出:“所谓‘热柠檬可杀癌细胞’的网文,系有人假冒我的名义所为,所配发的肖像照也不是我本人。请大家不要相信。”陈教授强调“我的专业是血液病学,对于有关食物抗癌防癌未作过专门研究,也从未在网络、微信上发布有关食物抗癌防癌的文章”。

    最心机奖 “星巴克咖啡致癌”

    谣言 2018年3月底,外媒报道称,美国加州一家法院最终裁定,要求星巴克等咖啡加工及零售商须在加州销售的咖啡产品标签上加注致癌风险警告标识。4月初,国内网络被文章《星巴克最大丑闻曝光,我们喝进嘴里的咖啡,竟然都是这种东西……》刷屏,直指“咖啡致癌”。

    真相 一起国外案件引发了国内咖啡业的大轰动,并且直指业内名家,不可谓不心机。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发表文章介绍,此次“罪魁祸首”是丙烯酰胺。其实,咖啡豆本身并不含丙烯酰胺,也不是星巴克添加的,而是在烘焙过程中自然出现的,所有咖啡中都会含有这种物质。而且每500ml咖啡仅需速溶咖啡粉2g左右,通过咖啡摄入丙烯酰胺的量远远低于薯片等食物。除此之外,丙烯酰胺在人体中致癌的风险并没有被明确证实。

    最简单粗暴奖 “大蒜炝锅致癌”

    谣言 2018年5月,一段关于“大蒜炝锅致癌”的视频很是火爆,视频中介绍了吃蒜三大致癌隐患,其中一种就是大蒜炝锅。视频称,大蒜炝锅可产生丙烯酰胺,引发癌症。

    真相 微信公众号“全民较真”发表文章表示,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曾将大蒜、洋葱等22种蔬菜样品送至实验室,研究炒制过程中丙烯酰胺的生成量,发现炒大蒜可能产生丙烯酰胺,但每克大蒜仅能生成0.2微克的丙烯酰胺。视频中的检测结果只是检出丙烯酰胺,并没有公布其含量,且不能排除这是其他食材在油炸过程中产生的丙烯酰胺,同时,丙烯酰胺是否致癌也无根据,因此,大蒜炝锅致癌没有可信度。癌症病因复杂,甩锅给大蒜确实“简单粗暴”。

    最无辜奖 “茶叶农残毒死小金鱼”

    谣言 2018年5月,一则“用金鱼检测茶叶农残超标,结果毒死小金鱼”的视频在朋友圈和微博广泛传播。在视频中,将小金鱼分别放入绿茶、花茶和黑茶中,不久后,绿茶、花茶中的小金鱼相继死去,黑茶里的金鱼仍正常游动。视频称,这是因为绿茶、花茶含有农药残留,所以金鱼才很快死亡。

    真相 小金鱼无辜死亡,是因为花茶和绿茶未发酵,含有茶皂素。茶皂素会通过破坏鱼鳃的上皮细胞进入鱼鳃血管,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最终导致金鱼死亡。黑茶在发酵过程中,茶皂素会消耗很多。浙江大学农学院副院长、茶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岳飞教授表示,别看茶皂素杀鱼干净利索,但是对人却没什么害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科技处处长林智认为茶水中的茶多酚会对小金鱼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小金鱼无法抵抗。相比黑茶而言,绿茶和花茶中的茶多酚含量较高。

    最吓人奖 “生吃白糖体内长螨虫”

    谣言 2018年7月初,有微信文章称,存放一年以上、颜色变黄的白糖,常长出一种叫“螨”的小虫。生吃这种白糖,螨虫就会进到人体内引起急性胃炎,进入尿道可引起尿道感染,甚至会引发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等问题。

    真相 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表示,“白糖致螨”的归因很不严谨,白糖只是众多可能导致螨虫感染的媒介之一。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微信公众号“康康姐”认为,储存不当,储存时间过久,白糖的确会滋生螨虫。所以国家食品安全抽检的标准里,白糖有一项为“螨虫不得检出”,但是并不是所有白糖都有螨虫,只要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合格产品,就不会有螨虫,生吃没问题。退一步讲,就算真的吃了螨虫,也没有那么吓人。因为螨虫不是寄生虫,不会寄宿在人体内,如果被吃进肚子里,会被胃液杀死,最终排出体外,并不会像传说中的那样引起急性胃炎,更不会进入尿道。

    最戏精奖 “木耳打药”

    谣言 2018年8月,一个“木耳打药”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一位东北大叔在一片木耳地里打药,同时跟另一个人对话。大叔称,现在种木耳需要打好几种药,比如农达(除草剂草甘膦的商品名)、杀虫剂还有激素等。

    真相 针对网传的这段“木耳打药”视频,中国食用菌协会发布声明,严厉谴责“黑木耳频繁用农药”恶意视频。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茂林表示,视频中所反映的内容存在诸多疑点,其中所说的除草、杀虫等环节都与实际生产过程不符。视频具有明显的不良动机和恶意抹黑的意图,可能会对不了解食用菌生产实际的消费者产生误导。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木耳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农药,但总体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最无中生有奖 “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有毒”

    谣言 2018年8月底,一个名为《中国卖盐的是畜生》的帖子在网络上流传,描述了“中央党校余教授”的经历,发现转氨酶升高、总胆红素升高、肌酐升高,他排查所吃食品后认为罪魁祸首是盐里面的抗结剂亚铁氰化钾。

    真相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食品副主任钟凯表示,亚铁氰化钾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国产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长期食用并不会给人体带来伤害。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强调,按照国家标准规定,食盐中添加的亚铁氰根抗结剂含量不得超过每公斤10毫克,照该标准推算,相当于每天要吃3两左右(150克,相当于三分之一袋)的食盐,才有可能造成慢性毒性。两位专家均表示,目前市面上允许售卖的食盐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最有来头奖 “醋蛋液包治百病”

    谣言 2018年11月,一篇名为《央视揭秘中医养生秘方:醋蛋治百病》的文章引发了网民关注。网传文章宣称醋蛋液是一个大有来头的配方,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相关记载。醋蛋液的制作方法是用醋泡整只生鸡蛋,待蛋壳被醋酸完全溶解之后,戳破鸡蛋,让醋和蛋液混合而得。文章称醋蛋液有健美肌肤、延缓衰老、保护肝脏、提高人的体质的功效,甚至可以“调理人体70多种疾病”。

    真相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中西医结合医师侯霄雷表示,《伤寒杂病论》里只有一张用醋和鸡蛋一起入药的方子,名为“苦酒(即醋)汤方”,主治咽喉部位受到创伤、溃疡,无法说话等。无论从原料、制作方法,还是功效看,“苦酒汤”与“醋蛋液”都有很大的区别,网传文章有偷换概念、混淆视听嫌疑。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舆情中心  宋元栋)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百万个为什么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1-8 09: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大清早就开科普课堂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9-1-8 14: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信谣,不传谣,更不造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9-1-10 14: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文字只适合发在微信智障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王
发表于 2022-8-27 15: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先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2 16: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