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鹤城 于 2019-9-29 21:14 编辑
质量是怎么来的?有的人说,质量是检验出来的;有的人说,质量是生产出来的;有的人说,质量是源于设计,即质量是设计出来的。我却说,质量是管理出来的,尤其是项目质量是管出来的,也可以说是盯出来的。盯项目就是盯项目的每步质量和项目进度。
几年前,刚进入某外资企业在中国的C公司上班。C公司成立时间不久,加上合资时间短,公司产能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与中国区其他几个公司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尽管同类产品价格比其他公司要便宜不少,但客户都愿意购买集团其他公司的产品。公司产能低、质量不稳定、客户需求不旺,结果是公司连年亏损。集团领导经认真考虑之后,将集团产能最大、产品质量最优的A公司的厂长调到C公司来当总经理,其职责就是通过投资与改造,提高公司产能、提升产品质量,最终盈利。
我就是这位临危受命的总经理招进去的一员,全程见证了C公司产能由每年2000吨提升到6000吨,产品质量由三流水准提升为一流水准,获得了与A公司同类产品、同质同价的资格,公司开始扭亏为盈。在这一系列过程,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质量是管理出来的。
首先,从项目准备立项开始,总经理就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讨论,确定项目的每一项细节。比如,与行政部经理一起和政府部门沟通,准备相关的施工手术;与EHS经理一起确定项目相关的环境和职业健康方面要求;与QA主管一起确定项目相关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要求;然后确定是否项目的可行性以及是否按照变更来管理。
其次,一旦项目确认立项。总经理就认命项目经理以及项目管理团队,并报请集团批准。随后,总经理和集团负责投资的总裁一起讨论项目实施计划,即从财务角度确定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并确定项目的每个细节,即使每个管道的位置,以及管道固定的卡扣,都是经过反复测算而得到的。 次之,公司内部达成共识之后,就是选择外包方。总经理和项目管理团队一起对项目进行招标,然后通过各个方面比较而选择最合适的外包方。即使外包方已确定,总经理和项目管理团队也会就项目的具体细节和外包方,反复沟通,及时调整因双方理解不同而出现差异。
再次,施工过程,总经理和项目经理每天都会亲自到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每项都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并且及时和承包方沟通项目进度。一旦发现存在偏差,及时沟通解决,确保项目施工质量和进度,让投资的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
最后,施工结束。总经理、项目经理、质量部QA主管等一起与外包方按照合同要求对项目进行确认(大家所说的4Q,DQ、IQ、OQ、PQ)。当然,项目不同,确认的内容不同,时机也不同。确认结束,由生产部对员工完成生产工艺培训、项目部对员工完成设备操作培训,由项目经理组织相关部门完成项目的验证,并及时关闭变更。当然,每次项目结束,化验室也要进行新产品稳定性研究。
每一个项目,项目经理都会建立该项目的甘特图,用于提醒和跟踪项目进展。每一个项目,从头至尾都有专职的项目经理进行管理。从项目预立项开始、到项目立项、项目施工、项目竣工验收、项目确认与验证以及项目关闭,每一步都有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确保留下痕迹,有据可查、有迹可循,保证整个项目的质量。
总结:项目管理从项目构想、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结束,直至交付使用,每一步都需要管理。一个项目的成功,既要取决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又要取决项目团队的综合能力,更取决于组织的支持能力,尤其是各种资源提供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