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5341|回复: 59
收起左侧

[社会广角] 我对科学和中医的认识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20-3-2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全文转自新浪微博 @谢田谢摘星

https://weibo.com/5520097422/IwA494E0k?type=repost


我对科学和中医的认识。
我今天接到 @小狮萌懵cue 的一则留言,内容是这样的:“您对医学的理解是必须全把以前和现在完全分离?医学是空中造楼吗?您要科学?科学的发展不是螺旋式上升吗?就如同古代的中国是有一些腐朽的文化,您就要否认以前的中国历史不属于中国的吗?西医就没有它的历史继承性了?您口中的现代医学就没有它的历史继承性了?那希波克拉底之于现代医学是什么?”
我本想弃之不理,或者简单回复一下,但是恰好有时间,我也想系统说一下我对科学和中医的看法,于是决定写点东西。赞成反对都无所谓,但请尽量说理而不骂人。

我的观点是这样的:现代医学并非建立于古代希波克拉底的基础上,它的奠基者是门捷列夫、列文虎克、达尔文、哈维这些人。所以,对,科学必须和古代文化完全分离,因为双方的基础不一样。古代如同修建一个木塔,有几个柱础就行了。现代修的是钢筋混凝土摩天大楼,它不能在木塔顶上加盖,而需要把塔完全拆掉重新打地基。
科学需要不断的否定过去。从哲学上看,我们现在所知的一切科学都是不准确的,需要改进才能进步,科学时代之前的认知更加不准确,所以要大量抛弃。进步的本意,就是要对过去的认知进行抛弃、更改、添加... 这才是科学的“历史继承”。
古代文化往往和信仰相连,它和现代科学最大的差异,是不能否定前圣先贤。古人著书立说,可以对古代文献进行添加,但是不能否定。这种信仰性质的文化,包括各种宗教,到最后都是卷帙浩繁,周详文字,解释力越来越强。但是解释力再强,终究比不过科学对现实的改变。船坚炮利,非仁义道德可敌,这个很久以前就被论证过了。
中国古代有科技吗?答案是有技术而无科学。中国古人技术很强,在建筑、冶金、化学、造船、印刷...等等大量方面,都是辉煌璀璨的,好多地方碾压全世界。然而近代中国为什么输的这么惨?是因为西方有了全然不同方法论:科学。
科学引导的技术和古代经验累积的技术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双方对因果的判断和试错的累积效率完全不同。蒸汽机的基础并非是古代技术累积,而是牛顿力学。
科学的进步速度和之前完全不同,从笛卡尔伽利略牛顿开始打地基,到现在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参与过科学的人总数可能还不到一亿,但是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变了,而且还在不断进步。
中国人对西方那一套科技,一开始完全嗤之以鼻,康熙乾隆能欣赏欧洲的艺术,但是对科技完全无感,觉得那是奇技淫巧。直到英法联军攻下圆明园,英国人送给乾隆的科技仪器还放在库房里无人问津。结果是什么呢?是中国人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所以中国近代的科技史,并不是在古代的经验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历史,而是全盘放弃,跟西方(包括日本和苏联)有样学样,完全照抄科学系统的历史。照抄的结果,是我们有了新的地基,这样才能发挥才智,创造更大的成就。
我们能修建摩天大楼,不是因为祖先在辽代修过应县木塔。我们能造港珠澳大桥,不是因为祖先在隋代修过赵州桥。我们能制造精湛的机械设备,不是因为祖先在商周制造过司母戊鼎。我们的轮船能在全世界运输商品,不是因为郑和下过西洋。中国古代辉煌璀璨过的技术,当作历史研究就好了,它们并非是我们今天科技的根基。
中国近代犯过的一个严重错误,是以为古代的文化艺术和科学一样,需要推倒重来。这个属于矫枉过正,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极为惨痛。
科学和艺术要区分对待,那么,一个问题来了,医学究竟是科学还是艺术?

现代医学明显是科学,所以它真正的基础不是古代的希波克拉底,而是科学时代以后发现的进化论、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学、解剖学...等等。现代医学遵循严格的方法论,对于医药的有效性和毒性有严格的判断。这个判断不是说不会错,而是会改进。前额叶手术,获得过诺贝尔奖,该否定就否定。所有的纰漏和错误,发现了不能文过饰非,就是要赶尽杀绝。苯丙醇胺(PPA)是流行了60多年的呼吸道扩张剂,2001年一朝查明有脑出血风险,刹那间所有药企停止研发,新闻同步公告停用康泰克和感冒灵。
医学是科学而不是文艺,这能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很多病能治了,死的人少了,大家知道仙丹里面含水银有剧毒,不能再吃了。
那么中医是科学吗?我认为,古代的中医明显不是科学,因为其方法论近乎信仰。
现在是大疫期间,我们以疫情为例。这次大疫导致两千余人死亡,而古代的疫情会死多少人呢?史书记载斑斑在目。
金朝正大九年(1232),开封“大疫五十日,诸门运出死者九十余万”。
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冬十二月,“京师大疫,死者枕藉,京都十一门外各置冢,葬死者遗骼二十万”。
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京师自春祖秋大疫,死亡略尽”、“大疫,南北数千里,北至塞外,南逾黄河,十室鲜一脱者”、“一巷百余家,无一家仅免,一门数十口,无一仅存者”。
通过史书可知,古代的疫情,经常是病死者以十万计,闹的十室九空。连地方官员都阖门病死,无人收尸,“所在门庭昼掩,磷火夜青”。
面对如此严重的疫情,古代中国的医生有没有真知灼见呢?有的。明末的吴有性通过大量经验发现,“邪自口鼻而入”,这指出了疾病的传染途径,他还发现疫情“有天受,有传染”,这指出了瘟疫是由自然界传染给人,也可以在人之间传播。吴有性写了一本《瘟疫论》,对古代的医学理论做出了批判性的否定和创新,这是很优秀的成就。这种例子还不止一个,如孙思邈否定五石散等等。
然而,在古代的文化环境下,个别医生的真知灼见,能推广发扬吗?《瘟疫论》作为古籍留下来了,但是里面的思想被没有被用于实践。到了清朝,大疫依然肆虐,医生还是不知道如何制止传染。以记载详细的1910年的东北鼠疫而言,参与防疫的中医完全不知道如何防止传染,以至于牺牲者有半数之多,当地报纸批评中医除了让患者吃猫胆外,拿不出任何有效的防治方法。最后是西医采取断然措施,截断交通,隔离封锁,才压住了疫情。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比比皆是,孙思邈不喜欢五石散,但架不住有人喜欢啊。唐宋元明清,历朝都以玉石为最贵重的药物,具体可见《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等古代药典。皇室贵族大量服用紫英水银等制作的丹药,求长生不老,结果早早去世,果然是老不了了。
古代的医学为什么不能通过积累真知灼见而进步?因为古代医学并非科学,它没有一套好的方法论,不能通过否定过去来走向进步,没有人能否定黄帝内经,也没有人能否定神农本草。哪怕到现在都是如此,201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所有含马兜铃酸的植物列为一类致癌物,但中医依然无法停用马兜铃科植物。
一旦古代医学的人士接受了现代医学的理念,发表论文,分析数据,验明药物化学成分,做有效性和毒性的实验... 那实际上的一个结果,就是它承认了现代科学的标准,与科学做出了融合。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它不分国界。英国人发明青霉素,那不叫英国医学,丹麦人发现量子跃迁,也不叫丹麦物理。同样,中国人发明的医药,如果有疗效,也不应该叫做中医。好比说有中国医生发现砒霜中的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某种白血病,从而被认定为中医的成就,然而古代医书里砒霜可以治疟疾、催吐、当毒药,就是没说能治疗白血病,更无法知道其成分是三氧化二砷。那这个发现和其他现代医药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如果只是国籍的区别,那请恕我并不认同。我不认为科学应该用国家来划分,医学也是如此。
能和现代医学融合的中医,我不认同其名号,然而如果它真的有效无毒,我也不会去反对。但这世上大部分的中医,或者说民间常见的中医,并不是做学术研究的,也不会做严格有效性和毒性的分析,而是保健品、莆田系、亚健康... 甚至打着传统的旗号否定现代医学。这些中医夹带私货,骗人钱财,牟取暴利,这些在长辈的盆友圈里比比皆是,相信我不用多举例了。
我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求说服,不求认同。每个人都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我偏执、无知、愚昧,我也都承认。因为人和人之间最远的距离,本来就在于思想而不是空间。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0-3-2 08: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中西医之争,并不是所谓科学不科学之争,实乃利益之争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0-3-2 09: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engjianyyy 于 2020-3-2 09:34 编辑

首先的弄清楚什么是科学,然后才能更深入一点的讨论。
按目前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科学是指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的知识的系统。
那么古代的中医是科学吗?它既存在一个有序的知识体系,也存在当时认知下可检验的解释,所以很显然古代中医是科学。只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现代知识升级了,发现古代中医的那一套解释和知识体系其实是错误的,所以到现在中医是一个错误(或者部分错误)的科学。从这点来看和牛顿三定律(经典物理学)其实是一个意思。
那么这么一个错误的东西我们抱着它有用吗?还是有一点用,至少这是一个经验的记录和总结,对人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还是有一些积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3-2 15:4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西医。能治好病的就是好的,但是都是以药物偏性来达到治疗效果的。中医有很多弊端,科学性不强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全盘否定也不可取。只能靠后人来去伪存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3-2 16: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古代中医不科学,这个有问题有待讨论,我觉得不是不科学,是不能证明他是科学的!而且楼主在比较古代和现代,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这都是没法比的!本身就不惧可比性!所以得出的结论我觉得未必正确!古代几个人看过啥《本草纲目》乱七八糟的药书,现在呢,凡是做药的,可能还不包括做药的,都会去学习,去了解!其实这个问题不具比较的意义!古代他的发展水平就在那里阶段,而且中国古代闭关锁国,全面落后,要是从清朝开始不那啥,可能发展更快的是中药呢?所以历史没法假设,这种比较都无意义,事情有其发展的自身规律,当然也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3-2 08: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中医药只能满足给那些患了绝症,走投无路时一心里慰藉,没有科学性

点评

就是安慰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 08: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3-2 08:4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方法论是科学的判定标志,中医也有方法论,我以为这篇文章中,有不少逻辑错误,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特别是充满了自以为是,令人不齿,以结论推导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0-3-5 15:4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受启发,感谢搬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3-2 17: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出真知,有效果就行,管它东西南北中。总有某些人要出来表达一些个人观念的。西北人喜欢吃面、饼,南方人要吃米,哪个不能医肚子饿,非要争论哪个好吃。 总得来说,西医产业链大,养活的人多,即利益群体多,受益的人也多!林子越大,唱歌的鸟越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0-3-2 08: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相信老祖宗的

点评

我现在最希望能相信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 08:2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08: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最希望能相信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点评

靠谱,我支持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 08: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3-2 08: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观点 我觉得文章观点很正确   中医也需要与时俱进啦  像现代医学模式分类   真正的中医真的很少  电视上大部分打着中医的名号去卖保健品或者其它产品 可信度都被这些人的欺骗而对中医造成负面影响   
如果中医参照现代医学完全模式能全面发展有何不可?
现在有几个真正去研究中医的?大部分所谓的院士都是拿项目、写论文的  真正像屠呦呦这样的人有几个?
不是我们不信任中医  而是中医不能靠着信仰活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3-2 08: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20-3-2 08:25
我现在最希望能相信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靠谱,我支持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3-2 08: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看美女 发表于 2020-3-2 08:22
我觉得中医药只能满足给那些患了绝症,走投无路时一心里慰藉,没有科学性

就是安慰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0-3-2 08: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 :什么叫科学。


哦。对了,不是你写的,转述啊。
这就麻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0-3-2 08: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许 侮辱安慰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0-3-2 08: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xhly 发表于 2020-3-2 08:43
方法论是科学的判定标志,中医也有方法论,我以为这篇文章中,有不少逻辑错误,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特别是 ...

闭嘴。 人家说 不科学 就是不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0-3-2 08: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20-3-2 08:25
我现在最希望能相信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加入 疑似兰 郭嘉

点评

俺没钱,俺要是过去那里,估计被平均的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 09: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0-3-2 08: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春膏药-小戴 发表于 2020-3-2 08:24
所谓中西医之争,并不是所谓科学不科学之争,实乃利益之争也。

明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0-3-2 09: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下大家观点,吃锅里还拉锅里的人不在少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楼主| 发表于 2020-3-2 09: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20-3-2 08:57
加入 疑似兰 郭嘉

俺没钱,俺要是过去那里,估计被平均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3-2 10: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看美女 发表于 2020-3-2 08:22
我觉得中医药只能满足给那些患了绝症,走投无路时一心里慰藉,没有科学性

安慰剂必须保证安全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3-2 12:47: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春膏药-小戴 发表于 2020-03-02 08:24
所谓中西医之争,并不是所谓科学不科学之争,实乃利益之争也。

一语道破天机

点评

破天机  发表于 2020-3-5 22:04
完了,泄露天机,要被天收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2 13: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3-2 12: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0 10: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