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355|回复: 25
收起左侧

[时立新(愚公)] 【苏中愚公(时立新)议中医药】漫谈中医“治末病”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20-5-18 08: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愚公想改行 于 2020-5-18 08:05 编辑

        搞不懂医,就无法说清楚用于治病的药。
        医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维护健康和解除疾病带来的生命威胁或痛苦。
        目前的医疗现状是:虽然医学技术越来越进步,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医疗队伍越来越庞大,但新生病种却层出不穷,患者也越来越多,值得认真思考与反省。
        “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医生与其在下游打捞落水者,不如到上游筑牢堤坝,让河水不再泛滥(源于美国心脏协会的比喻)。
        因而,我认为医学研究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应该是如何使人不生病。“治病”是医学研究的第二个问题。
        中医药治疗以健康为本,行得是“调理疏通”之道,欲把疾病控制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它注重养生,如饮食的摄生,寒、温、暑、湿的保养。不管身体哪里生病了,都是通过辨证进行整体调理根治,而不是只关注身体某处的疾病。它不像西医那样,用手术切除了“病灶”就完事,所以有“三分治、七分养”之说。
        西医药治疗是以病为本,行得是以外科手术和化学药物与疾病“对抗”之道。它把人看作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对病灶毫不留情地斩尽杀绝,甚至不惜采取“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极端措施,确实有“立竿见影”的收效。
        中医药将“治末病”作为奠定其医学学术思想的基础和最高目标,倡导防患于未然。
        “末病”即“疾病未成”。定义应该是“体内已有病因存在,但尚未致病的人体状态”,即疾病前期。
        中医学强调“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末病的思想源自《黄帝内经》,唐代医家孙思邈也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欲治“末病”,首先要防病在先。也即《黄帝内经•素问》所言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其次是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即治病于无明显症状之初始,避免机体的失衡状态继续发展。正如孙思邈所谓“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第三是已病早治,防止传变。即疾病已经存在就要早诊断、早治疗,防其由浅入深或发生脏腑之间的传变。
        每个人的体质禀赋均有偏颇,区别仅为程度不同,故出生后即处于不同程度的“末病状态”。体质异常是内伤外感所有疾病发生的内因,更是疾病复发的内因。不同体质易感受不同的邪气,疾病是否传变、向何处传变、是向寒转化还是热化,皆以体质为基础。所以有纠正预防体质异常的必要。
        中医所讲的 “末病”不同于现代医学的“亚健康”
        近年提出的“亚健康”特指人体出现了乏力、头昏沉、失眠等身心不适等症状。只因现代医学目前找不到形态学异常等病理基础,尚无法对其进行专业与病种定位。而对于传统中药医学来讲,有症状则属于“已病”,故“亚健康”是病,不是末病。
        健康以正常为“中正”,若“偏离”则为有病。中医药学正是通过“纠偏”来校正机体因外在转折与内在变化的功能失衡。也就有了“热者寒之、寒者热之、温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理念。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必然需要人体有一个适应转变的过程,容易染病。我们的先人就提出了“春补肝,夏补心,长夏补脾,秋补肺,冬补肾”的进补原则,这又引入“食补之说”。
        “酸入肝、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咸入肾”,食物有不同的偏性,也有“气味归经”。“酒升、姜散、醋收、盐沉”,食物也有“升降沉浮”的作用趋向,它与中药的区别仅是作用强弱程度不同。
        古人早有“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甘多伤肾、咸多伤心”的经验总结。故食物也需要像中药一样经适当的“配伍”,使气味调和,方成为一桌对身心有益的美味佳瑶,所以才有了“谷、果、畜(肉)、菜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之说。
        食补仅限于治末病或用于辅佐治病。它不可能在真正治病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只有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改变或增强其功效,且大多还须与其他中药形成“合力”,方可治病救人。
        仅以入药的麦芽为例。生麦芽长于健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消化不良、乳房胀满、乳汁郁积;炒麦芽偏于行气消食、回乳,用于脾运不佳、便溏日久、女性欲断乳汁;焦麦芽专于消食导滞,用于食积吞酸、脘腹闷胀。可见,炮制方法不同,功能主治也不相同
        再以功效为“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的中成药保和丸为例。君药焦山楂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六神曲消食健脾,善化酒食陈腐之积;炒莱菔子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六神曲与炒莱菔子二者为臣,与焦山楂君臣相配,可消一切饮食积滞。共奏药效。
        因而,炮制,成为了中药由“料”蜕变为“药”,“画龙点睛”的关键工艺步骤
        说到这里,不能不谈及“药食同源”与现在特别流行的保健食品
        “药食同源”是指可以药食两用。
        神农尝百草时代,药与食不分。用于治病者为“药”(称之为“毒”,意指取其偏性),用于充饥者为“食”。其中大部分可药食两用,很难严格区分。这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饮食疗法的基础。
        正是由于我们对传统中医药学说认识与理解不全面,以为这些东西既可以像食物一样随时随意使用,又能像药一样治病,才导致了今天保健品的泛滥与盛行。长此以往,人体对中药的敏感性会不会降低?会不会对中药产生耐药性?会不会使中药偏性的作用结果在积蓄到一定程度后集中突显现出来,形成现代医学所说的不良反应?
        这些“药,不能称之为药,食,不能称之为食”的“怪胎”,既难以达到针对性的养生治病效果,又会延误疾病的治疗,祸及了中药的名声,使中药越来越变成“下三烂”的东西。
        人们现在常说“中医亡于中药”。其实,导致中医药衰退消亡的因素“罄竹难书”,说不完,道不尽……
        有句至今我仍未搞懂的话分享给大家。一百年前的著名医生、生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长马根迪说:“医学是一个高明的骗子,我知道它叫作科学。它确实叫作科学,它是无与伦比的科学!医生若不是骗子就是经验主义者。我们的无知依然如故……我现在必须坦率地告诉大家,首先,我对世界上的医学一无所知,我也不知道有谁真正通晓医学……”
        我无知,因而对一切未知的东西虔诚恭敬,心存敬畏,从不敢盲目否定。能做的,就是以求真之心去不断学习、思考、实践。守规矩之中,居方圆之内。期待有一天能与真理不期而遇……

注:
(1)传统中医药历来是“医靠药治,药为医用”,因而“医药不分家”,谈中药必须先谈中医。
(2)个人认为:现代医学不重视防病,单纯针对人的独立的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和对抗治疗,却忽视人体生命的整体特征和生命的无穷奥妙。这,已经成了现代医学致命的弱点。越分越细的医科,互相越来越陌生的各门类医务人员,限制了现代医学继续有效发展的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20-5-18 08: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种程度来说,晦涩难懂,是传播的障碍。
于是,保健骗子大行其道

点评

就该批评你,我师傅举例的麦芽就是个神奇的东西,一个通乳,一个回乳,临床应用很多,保健品收智商税,还是知识没有普及,这个是中医院发展需要延伸的地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08:55
错!主要是人性的本质,贪嗔痴!但是我不说是智商税,因为高智商还有练FA 轮 孔 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08: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5-18 08: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顶洞人 发表于 2020-5-18 08:10
某种程度来说,晦涩难懂,是传播的障碍。
于是,保健骗子大行其道

错!主要是人性的本质,贪嗔痴!但是我不说是智商税,因为高智商还有练FA 轮 孔 的。

点评

我是说“保健品大行其道”,不是说“中医难懂“这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08: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5-18 08: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machupicchu 发表于 2020-5-18 08:33
错!主要是人性的本质,贪嗔痴!但是我不说是智商税,因为高智商还有练FA 轮 孔 的。

我是说“保健品大行其道”,不是说“中医难懂“这句

点评

人性我们改变不了。就当前情况来看,是国家的不重视,是监管的缺失,是法规的不健全。。。  发表于 2020-5-18 08:56
保健骗子的关键技能就是沟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08: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20-5-18 08: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machupicchu 发表于 2020-5-18 08:34
我是说“保健品大行其道”,不是说“中医难懂“这句

保健骗子的关键技能就是沟通

点评

难怪我最差的能力就是靠嘴的沟通。沟通沟通狗屁不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13: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0-5-18 08: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顶洞人 发表于 2020-5-18 08:10
某种程度来说,晦涩难懂,是传播的障碍。
于是,保健骗子大行其道

就该批评你,我师傅举例的麦芽就是个神奇的东西,一个通乳,一个回乳,临床应用很多,保健品收智商税,还是知识没有普及,这个是中医药发展需要延伸的地方!

点评

你看,你明明懂了,还绕着弯批评。 曲高和寡,中医药要传承发展,首先,要通俗易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10: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仙
发表于 2020-5-18 09: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麦芽、麦麸在我们家都是好东西。愚公大大分析的透彻,拨云见日。大善!

点评

过奖了,兄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11: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20-5-18 10: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顶洞人 于 2020-5-18 10:28 编辑
华佗 发表于 2020-5-18 08:55
就该批评你,我师傅举例的麦芽就是个神奇的东西,一个通乳,一个回乳,临床应用很多,保健品收智商税,还 ...

你看,你明明懂了,还绕着弯批评。
曲高和寡,中医药要传承发展,首先,要通俗易懂。看了太多引经据典的论述了,应该换换思路了,例如,来一本白话版的新经典。

点评

这是我们中医中药人必须做的事情。否则,连咱们的孩子都“不认”中医药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11: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5-18 11: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歪把子 发表于 2020-5-18 09:32
麦芽、麦麸在我们家都是好东西。愚公大大分析的透彻,拨云见日。大善!

过奖了,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5-18 11: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顶洞人 发表于 2020-5-18 10:27
你看,你明明懂了,还绕着弯批评。
曲高和寡,中医药要传承发展,首先,要通俗易懂。看了太多引经据典的 ...

这是我们中医中药人必须做的事情。否则,连咱们的孩子都“不认”中医药了。

点评

没错。不过可以讲得更加通俗易懂一些。 引经据典的,人家听不懂,就会怒斥抱残守缺,也是无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14:49
治好几次病,救得一次命就服了。甚至迷信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13: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5-18 13: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顶洞人 发表于 2020-5-18 08:48
保健骗子的关键技能就是沟通

难怪我最差的能力就是靠嘴的沟通。沟通沟通狗屁不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5-18 13: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想改行 发表于 2020-5-18 11:50
这是我们中医中药人必须做的事情。否则,连咱们的孩子都“不认”中医药了。

治好几次病,救得一次命就服了。甚至迷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0-5-18 13: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讲多了,懂的人就多了。

点评

理念的普及,对中医药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14: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5-18 14: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xqliu 发表于 2020-5-18 13:03
不错,讲多了,懂的人就多了。

理念的普及,对中医药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20-5-18 14:4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想改行 发表于 2020-5-18 11:50
这是我们中医中药人必须做的事情。否则,连咱们的孩子都“不认”中医药了。

没错。不过可以讲得更加通俗易懂一些。
引经据典的,人家听不懂,就会怒斥抱残守缺,也是无奈

点评

嗯。谢谢提醒,下一篇注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16: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0-5-18 14: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愚公想改行 发表于 2020-5-18 14:19
理念的普及,对中医药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是的。

但有的时候还是要看上层建筑的。

点评

你是有所指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5-18 17: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5-18 16: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顶洞人 发表于 2020-5-18 14:49
没错。不过可以讲得更加通俗易懂一些。
引经据典的,人家听不懂,就会怒斥抱残守缺,也是无奈

嗯。谢谢提醒,下一篇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20-5-18 17: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xqliu 发表于 2020-5-18 14:55
是的。

但有的时候还是要看上层建筑的。

你是有所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5-18 21: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民间方子,挺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5 11: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个月,我和同事扁桃体发炎,以前我都是吃头孢的,现在买不了抗生素吃了冬凌草胶囊;同事吃了蒲地蓝。效果奇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非经营性-2014-0058 京ICP证150354号 京ICP备14042168号-1 )

GMT+8, 2024-3-29 16:4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