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513|回复: 1
收起左侧

[社会广角] 【药典纠错】芡实、木蝴蝶、地枫皮的显微问题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20-12-27 23: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1
芡实做只了一个淀粉粒的显微行吗?




药典芡实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芡Euryaleferox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或红褐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鉴别】(1)本品粉末类白色。主为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1~4μm,大粒脐点隐约可见;复粒多数由百余分粒组成,类球形,直径13~35μm,少数由2~3分粒组成。  











这里有三个问题:  


其一、请问起草专家如何证明红色的仅仅是内种皮而不是整个种皮?或者干脆是胚乳的表皮?  


其二:既然内种皮还存在,药用部位写成“干燥成熟的种仁”,是不是有一些自相矛盾?  


其三、粉末透化后,在显微镜下红色的种皮虽然不是很多,但很明显,很容易被找到,药典为什么不收入?  


与之几乎相同的莲子就收入了~  


“【鉴别】……色素层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呈类长方形、类长多角形或类圆形,有的可见草酸钙簇晶。……”  


我只能推测一点,这个专家根本就没有仔细的去观察粉末的透化片,用水装片做了一个淀粉粒的显微就交差了。请国家药典委的领导明察。  


我们做检品时的结果如下图:
01.png
从前我们推测它果皮的内表皮细胞,或者是胚乳的表皮细胞,所以我们就写了一个“表皮细胞”。  


请国家药典委的领导组织专家好好的论证一下,这含橙红色物质的细胞到底是什么细胞?
02.png
很怀疑国家药典委起草中药标准的某些专家知识结构有问题。要不就是治学态度有问题,明明肉眼就可以看到的红皮,为什么做显微的时候就不能考虑一下?请国家药典委的领导好好的考察一下。  


附药典莲子……  


【鉴别】(1)本品粉末类白色。主为淀粉粒,单粒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类三角形,有的具小尖突,直径4~25μm,脐点少数可见,裂缝状或点状;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色素层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呈类长方形、类长多角形或类圆形,有的可见草酸钙簇晶。子叶细胞呈长圆形,壁稍厚,有的呈连珠状,隐约可见纹孔域。可见螺纹导管和环纹导管。


2
木蝴蝶的显微标准只有36个字?
  
中药专业人士都知道木蝴蝶药材有一个大而薄的翅,在显微镜下看是这样的……,特征非常明显!  
03.png
04.png
而国家药典起草出来的标准竟然只有“细胞长纤维状,壁波状增厚”十一个字,您就交差了?
再看看胚乳细胞“壁呈念珠状增厚”只是部分细胞有些像……,“多角形,”在哪里呢?请专家先生自己看看我们拍的胚乳细胞吧!  
05.png
放大:  
QQ截图20201227234154.png
再找找,还能看到内种皮细胞,哦原来“多角形”,“念珠状增厚”在这!不在胚乳中。专家看走眼了?
要说我们凭什么把部位说的这么肯定,我们是在体式显微镜下,把木蝴蝶的种子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的解剖下来分别弄碎做的粉末,如果我的判断是失误的话,我可以直接到专家面前道歉,并公开承认我的错误。但作为起草共和国药典的专家,如果是您错了,您应该怎样做?
07.png   
看看——药典木蝴蝶  

药典木蝴蝶
本品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indicum(L.)Ven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暴晒至果实开裂,取出种子,晒干。  
……  
【鉴别】(1)本品粉末黄色或黄绿色。种翅细胞长纤维状,壁波状增厚,直径20~40μm。胚乳细胞多角形,壁呈念珠状增厚。





也就36个字,这就可以了?  

3地枫皮标准性状显微问题有点多
  

药典地枫皮 【性状】本品呈卷筒状或槽状,长5~15cm,直径1~4cm,厚0.2~0.3cm。外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地衣斑,粗皮易剥离或脱落,脱落处棕红色。内表面棕色或棕红色,具明显的细纵皱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颗粒状。气微香,味微涩。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其内壁较厚,含红棕色物。皮层散有石细胞群,其间嵌有少数纤维束;有分泌细胞分布。韧皮射线细胞1列;亦有分泌细胞,较皮层处为小。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和淀粉粒。




先看性状,皮类药材的横断面(横切面)在性状鉴别中是重要的一项。  
可是这地枫皮的横断面的性状鉴别特点它没有?我很怀疑是不是专家在起草时一不小心给写漏了?  
药材商那里发在网上的的横断面是这样的:
08.png
我们自己拍的横切面也差不多
09.png
地枫皮的断面有“白鱼籽样”的点状物,在皮类药材鉴别中极具特色,很难找到与它一样的东西,这是亳州老药工鉴别时的一个重要特点。  
显微鉴定,药典标准是——“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其内壁较厚,含红棕色物
10.png
我们看到的木栓层如图——  
11.png
1.木栓层细胞只有数列?我们看到的是,地枫皮的木栓层明显具有落皮层的性质,落皮层中的每一层,大多数都有数十层细胞,少一点的也有十多层细胞。“数列”之说明显不符合实际。  
2."其内壁较厚"~木栓层细胞一层接着一层,请国家的专家们告诉大家哪个地方是“内壁”?  
3.“含红棕色物”,我们看到的是“红棕色物”在韧皮薄壁细胞中,木栓层基本上是白色或淡棕黄色。  
可以说,药典关于木栓层的描述全是有问题的。  
前一阵朋友们就对药典部分做横切片的药材吐槽。  
“哪壶不开提哪壶”!“越是容易切碎的材料,药典越是叫你切,比如地骨皮,比如五加皮,比如千年健”……。“因为药典委的起草专家不用自己切,送出去包给专业的切片公司去切蜡片”。  
我看问题大概就出在这个地方,木栓层只有数层?这明显的是用最薄的皮来切的,或者是因为木栓层的脱落,残留下来的木栓层太少了。  
因为这种比较疏松的药材,透蜡容易,切片也容易,切片公司最欢迎这样的材料,由于有石蜡固定,就不用考虑易碎的问题了。专家轻松了,切片公司也高兴了。可是到基层检验者手中,一切就碎,很难切出稍微完整一点的片子。恕我直言,真的不能让你们这样折腾下去了。  

总之,我们请求国家药典委的领导好好的调查一下,如果起草显微切片的专家不会自己切片,而是送出去外包的起草单位起草的标准一律重做,必须保证收集样品的数量和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12-28 13: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连赞,你值得拥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20 00: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