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593|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国内静脉注射伏立康唑和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3-2-16 09: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
刘飞飞   王彦   陈荣   沈建箴
(福建省血液病研究所,福建省血液病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内科,福州 350001)
来源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9年6月 第14卷 第3期  159-163
摘要
目的 通过 Meta分析探讨静脉注射伏立康唑和静脉注射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以伏立康唑为实验组,氟康唑为对照组。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并进一步对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扩大检索。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按 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 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9篇研究,共计1492例患者&#65377;伏立康唑有着更高的有效率和有更低的不良反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0,95%CI=1.14~1.26,P<0.001)和 RR=0.76,95%CI=0.65~0.90,P=0.001)&#65377;同时在控制感染发热和真菌清除方面,伏立康唑有着更好的效果,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RR= 1.63,95% CI = 1.40 ~1.90, P<0.001和RR = 1.27,95% CI =1.13~1.44,P < 0.001 )&#65377;
结论Meta分析结果表明伏立康唑比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有更好的疗效和预后及更低的不良反应&#65377;
关键词
伏立康唑;氟康唑;真菌感染;随机对照实验;meta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78.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673-3827(2019)14-0159-05

伏立康唑属于广谱抗真菌药,氟康唑属于窄谱抗生素,两者治疗由各疾病引起的真菌感染的原理一致,且已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两者的临床有效率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表明伏立康唑和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临床疗效没有差异[1-4]。一些研究表明两者疗效存在差异[1, 5-8]。 基于以上相关研究,本研究主要旨在通过 Me-ta分析的方法研究比较伏立康唑和氟康唑在预防真菌感染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差异,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指导&#65377;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RCT;②年龄>18岁&#65380;性别&#65380;国籍不限;③真菌感染类型和部位不限;④重复文献应选取资料最新,数据最全的文献;⑤实验组为伏立康唑,对照组为氟康唑&#65377; 排除标准 ①非 RCT;②数据不全;③同一研究多次发表的不同时间段数据;④重复文献,包括数据重复&#65377;

1.2 数据来源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65380;中国维普&#65380;中国万方等从建库至2017年10月1号之前的所有文献&#65377;
1.3 检索策略

中文检索策略为“伏立康唑&#65380;氟康唑&#65380;真菌感染”文章及摘要,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等文章和追查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65377;语种仅限中文和英文&#65377;文献筛选及资料数据收集应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完成并互相进行核对,若有分歧,则由第三方介入解决&#65377;文献检索流程如图1所示&#65377;
1.4 统计学处理

对纳入的文献采用改良后的Jadad评分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数据提取后采用 StataMP14.0统计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 Meta分析,以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信区间(95%CI)作为研究效应测定指标,检测水准为α=0.05&#65377;异质性检验采用考克兰Q 检验,以α=0.1为检验水准,当I2<50%或P>0.1时,考虑没有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65377;若异质性较大,则采用 Begg检验进行数据的敏感性分析并对每个结果进行发表偏倚的检测&#65377;以结果在上/下限可信区间范围之内表示数据可用,以Pr>0.05表示不存在发表偏倚&#65377;2.  结  果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共搜集到相关文献990篇,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19篇随机对照研究,年龄均在18岁以上&#65377;共有患者1492例,其中实验组(伏立康唑)749例,对照组(氟康唑)743例&#65377;其中10篇说明具体的随机方法,其余未明确说明具体的随机方法,但根据文中摘要和内容里方法出现“随机”字眼,因此我们也判断为随机对照研究&#65377;全部文献均未对盲法&#65380;分配隐藏做出说明&#65377;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见表1&#65380;2&#65377;
2.2 Meta分析结果

有效率 全部研究[1-19]报道了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0,95%CI=1.14~1.26,P<0.001),异质性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见图2)&#65377;提示伏立康唑有着更好的疗效&#65377;
图2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有效率的森林图

不良反应 17个研究[2-11,13-19]报道了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R=0.76,95%CI=0.65~0.90,P =0.001),异质性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见图3)&#65377;提示伏立康唑不良反应更低&#65377;
图3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不良反应的森林图


发热消退 6个研究[1-4,8,13]报道了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后发热消退,敏感性分析提示刘艳艳[8]研究在可信区间范围之内(见图4),排除其研究后,其余研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63,95%CI=1.40~1.90,P<0.001),异质性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见图5)&#65377;提示伏立康唑能更好地控制发热&#65377;

图4 伏立康唑和氟 康唑治疗真菌感染控制发热的敏感性分析
图5 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控制发热的森林图


真菌清除 4个研究[1-4,8,13]报道了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7,95%CI=1.13~1.44,P<0.001),异质性 I2= 0%,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见图6)&#65377;提示伏立康唑有着更好的真菌清除效应&#65377;
2.3 发表偏移(Begg's检测法)

有效率 Pr=0.008&#65377;不良反应 Pr=0.091&#65377;发热消退Pr=0.806&#65377;真菌清除Pr=0.308&#65377;表3提示总有效率存在高度偏移&#65377;

3.  讨  论
在临床疗效方面,通过 Meta分析得出伏立康唑的疗效高于氟康唑&#65377;但两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很高,且主要是肝功能异常&#65380;幻视和低钾血症等&#65377;虽然综合来说伏立康唑相对副作用比氟康唑稍低,但在临床上提醒我们在预防真菌感染时要特别注意两者的毒副作用,尤其要做好保肝,检测血钾和视觉异常的情况&#65377;在控制真菌引起的发热方面,伏立康唑有更强的作用&#65377;
本研究对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治疗真菌感染的随机对照文献进行系统&#65380;综合性评价和分析,提高了研究结果的统计效力,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和全面&#65377;但本研究同样存在以下局限性:①随机对照的样本量和质量不是很高,纳入文献随机方法不明确或不恰当可能会增大选择性偏倚,影响结果的稳定性&#65377;盲法和分配隐藏均未见描述可能会增大实施偏倚和测量偏倚&#65377;②未对具体的某种真菌进行研究,因此可能会造成对某种真菌治疗选择上的特异性差异&#65377;③总有效率存在发表偏倚&#65377;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着重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尤其是前瞻性的,来更系统地具体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更有力的证据&#65377;
综上,伏立康唑比起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有着更好的预后和更低的不良反应&#65377;

[参考文献]
[1]曹媛,司玉玲.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J].医学信息,2014,27(7):203-204.
[2]李吉明,彭鹏,李文超.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3):439-440.[3]刘宏,李洋威,张剑.伏立康唑和氟康唑早期经验性治疗ICU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06-107.[4]张志春.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治疗重症监护病房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10):71-73.[5]沈振宇.伏立康唑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3):104-105.[6]黄耀光,林辉斌,苏伟强,等.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探讨[J].现代 诊断与治疗,2015,26(12):2714-2715.[7]连展.伏立康唑治疗老年肺癌继发肺部真菌感染[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9):489-491.[8]刘艳艳,闫飞.氟康唑与伏立康唑治疗严重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16 (59): 113.[9]陈惠兰.伏立康唑治疗严重肺部真菌感染临床疗效研究[J].北方药学,2017,14(06):116-117.[10]黄志斌,柳晖,陈武鹏,等.伏立康唑治疗严重烧伤患者真菌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J].中华医 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3):5380-5382.[11]李建梅.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 2017,11 (7)  :102-103.[12]欧晏娇,张雷达.伏立康唑与氟康唑治疗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比[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9):950-952.[13]孙蓓,苏延军.氟康唑与伏立康唑治疗严重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房,2013,24(24):2253-2255.[14]汤明.氟康唑与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比较[J].西北药学杂志, 2014,29 (3) :283-285.[15]余海燕,蔡国荣,陈进,等.伏立康唑治疗老年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 志,2014,24(1):102-104.[16]张林浩.伏立康唑治疗肿瘤患者重症肺部真菌感染的综合评价[J].北方药学,2016, 13(2) :99-100.[17]张晓艳,李蕾芬,张国香,等.伏立康唑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7):3939-3941.[18]赵振波.伏立康唑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6, 9(9c): 52 - 53[19]钟弢.伏立康唑治疗ICU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J].心理医生,2015,21(14):57-58.[收稿日期] 2018-04-03    [本文编辑] 姚永达基金项目:福建省高校产学研合作项目(2018Y004);福建省医学创新项目(2017-CX-16);福建省血液医学中心(2011702#) 作者简介:刘飞飞,男(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4 03: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