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792|回复: 3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乡医:解除后顾之忧还可以干得更好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2-11-11 08: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乡医:解除后顾之忧还可以干得更好


耿方国是胶南泊里镇常河店村的唯一一名乡医。在乡医的队伍里,40岁的耿方国可谓"年轻人"。他和许多六七十岁的老乡医一样,一方面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自己岗位上,另一方面还在为尚未解决的医疗责任险和养老问题而担心。这位"年轻"乡医表示,如果能够解决乡医的这些后顾之忧,那么乡医的积极性会调动到最高。
半夜接诊,才知乡医伟大
在他20年的行医经历中,半夜被患者叫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6日凌晨4点多,正在睡梦中的乡医耿方国就被敲门声惊醒,敲门的是一个肚子不舒服的年轻人。耿方国问了问情况,意识到自己处理不了,就赶紧送患者去了镇中心卫生院。在当天夜里这已经是耿方国第二次被敲门声叫醒了。第一次是一个母亲带着一个患荨麻疹的孩子。
  
有一次,刚刚睡下的耿方国在晚上12点半被叫起来处理一个感冒发烧的孩子,孩子打完针以后,2点左右又有一名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患者来敲门。3点30分,耿方国再次接诊了一名发烧的村民,紧接着4点钟,又有拉肚子的患者上门求助了,耿方国整个晚上几乎没合眼。"半夜起来接诊,才能体现出乡医的作用啊。这种时候也特别能感觉到乡医的伟大。"耿方国不但不抱怨,反而还挺知足。
两代乡医,还想传给女儿
不惑之年的耿方国在常河店村行医也有20个年头了。耿方国的伯父是新中国的第一批乡医,在乡医岗位上兢兢业业奋斗了一辈子。受伯父影响,耿方国从小也对这一行感兴趣,于是读中专的时候就选择了卫校。"其实干我们这一行的,多数都是受了父辈的影响。"耿方国说。根据胶南市卫生局的统计,胶南市的乡医约有一半在50岁以上,其中不乏70岁以上的老乡医。今年40岁的耿方国可以说是乡医队伍中的"年轻人"了。刚入行时,加上耿方国,常河店村一共有三名乡医,如今另外两名老乡医已经去世。
"但是我女儿没看上乡医这个工作。"耿方国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出于对乡医这份工作的热爱,耿方国十分希望自己17岁的大女儿以后也读医学专业。他觉得,女儿要是考得好可以考医科大学,将来进大医院,考不好可以读中专,回村当乡医。不过,大女儿似乎对这一行并不感兴趣。
"炕头医"变"上班族"
常河店村如今的卫生室是2010年改建的,以前,耿方国和所有的乡医一样,是"炕头医",在自己家中看病。由于家里条件有限,碰上需要打吊瓶的患者,耿方国总是到患者家里去打。每逢流感盛行的时候,需要打吊瓶的电话一个接一个,耿方国常常忙得应付不来,他只能根据电话里描述的情形判断患者病情轻重,病情严重的、着急的先看。
"现在环境改善了,要打针的就可以到卫生室来打。"耿方国说,以前的工作感觉"无组织无纪律",而现在每天早上吃了饭就按时过来上班,感觉越来越正规了起来,"这里还有电脑,各种设备都有。"说起现在的工作环境,耿方国显得很兴奋。
"全村不到1100口人,小病基本上都在这里看。"耿方国说,现在平均下来每天能有10个患者到卫生室来看病、拿药。如今,耿方国的工作量也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不过他依然很知足地告诉记者,"每一部分工作都是有报酬的。"如今的乡医不再赚取药品差价,靠着胶南市卫生局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补助、基本药物补助、一般诊疗费补助、预防保健员补助这四部分补助,耿方国去年一年的收入是23000元,比他当"炕头医"的时候能多赚一些,而且收入更加稳定。
医疗事故成乡医心病
耿方国20年的行医历程中,虽然没有出现过大的医疗事故,却也难免有小意外。几年前,一次差点造成医疗事故的出诊,让耿方国至今忘不掉。那天耿方国到一位患者家里去打青霉素,患者在耿方国那儿已经打过好几次青霉素,从来不过敏。这次,耿方国照例在打针之前给患者做了皮试,确定不会有过敏反应之后才打上针。结果,就在针头刚刚推进去,最后一条医用胶布还拿在耿方国手里的时候,患者突然打了一个喷嚏,接着脸色变得紫黑。
"当时一看就知道是过敏了!"耿方国吓了一跳,他已经来不及多想,立即把针头拔下,用最快的速度给患者打了一针抗过敏药。好在处理及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偶尔出现的小意外让耿方国一直心有余悸。"我们不像开车的司机,司机开车出了交通事故,日后还是可以开车,就算不开车了也可以干别的。但是乡医一旦出现医疗事故,名声就全毁了。"耿方国担心地说,乡医收入低、保障少,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赔又赔不起,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他在诊断过程中总是小心又小心。
对于耿方国的顾虑,胶南市卫生局的相关负责人称,他们最近也在着手研究针对乡医的医疗责任险方案,一旦乡医出现医疗责任事故,有望得到保险赔付。
养老问题也令乡医担心不已
除了医疗事故,养老问题也让许多乡医担心不已。如果以60岁作为退休年龄,那么如今胶南市的千余名乡医有近一半应该退休了。然而新的问题又会随之出现:老乡医退休了,新乡医缺口太大,乡医队伍又会面临人数不足的尴尬。目前来看,不管从待遇、工作环境,还是社会地位、前途来说,乡医这个岗位都不足以吸引年轻人。乡医的"出口"和"入口"问题,也让卫生部门感到不小的压力。
目前,耿方国和其他村民一样,参加了新农保,养老并不是完全没有保障。不过,在大部分人看来,乡医毕竟与一般的农民不一样,他们还承担着公益性的工作。正如耿方国自己说的——乡医是一种职业,可是又好像不算一种职业。
解除顾虑 乡医会做得更好
  "其实我们镇的乡医干得都不错。每年有一两万块钱的收入,虽然不高,但是在农村也算可以了。不过乡医的潜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还可以干得更好。因为大家有顾虑,所以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耿方国说出了他的顾虑,也说出了他的期望。他觉得,如果医疗责任险和养老方面的政策能够明朗起来,乡医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1-11 10: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楼主大人,您所说的乡医是不是跳大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2-11-11 11: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要对乡医进行免费培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1 18: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医疗改革吧,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1-14 01: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