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546|回复: 16
收起左侧

产品灭菌工艺验证和灭菌设备灭菌验证有什么区别吗?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5-7-21 11: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没有老师知道产品的灭菌工艺验证和设备的灭菌工艺验证有什么区别吗?比如还需不需要做温湿度验证,泄露验证?
短周期,半周期和全周期的次数选择是依据什么进行选择的?设备灭菌验证是不是不用做?
产品是不是只需要做微生物性能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21 12: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产品验证一个是设备验证 两码事
举个例子你设备设置温度25度你怎么知道他就是真的25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21 13: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1.对于设备3Q验证,产品参数的设定属于其性能部分的验证。而产品工艺验证,属于生产工艺的一部分。我们一般都是两相结合进行验证。所以你的第二问是要做的。
2.次数选择,依据自然是GB18279 GB/T18279.1 GB/T18279.2
3.产品灭菌工艺,应该是检全项目,只考虑微生物性能是不全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5-7-21 13: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把过程确认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和设备绑定,第二部分设备和产品绑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21 13: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灭菌工艺由灭菌设备提供保障,GMP附录11规定在某些情况下,性能确认可与运行确认或工艺验证结合进行。对于灭菌设备而言,其PQ做的内容本身就包括了灭菌工艺,泄露测试、平衡时间、计时器准确性等等是性能确认的项目,因此,大部份企业是不会特意区分灭菌设备的性能确认和灭菌工艺验证来独立开展验证的。
GMP附录1里面第六十四条:应当定期对灭菌工艺的有效性进行再验证(每年至少一次)。设备重大变更后,须进行再验证。因此,没必要再细分半周期和全周期验证,这也会增加企业的验证成本。每年的再验证对空载、负载进行重复确认就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21 14: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关于**灭菌工艺验证(Sterilization Validation)**中“设备”与“产品”的理解问题,下面我为你详细区分这两者的核心差异和重点内容,并对几个验证概念和选择标准进行解答:

一、设备灭菌 vs. 产品灭菌 —— 核心区别项目设备灭菌验证产品灭菌验证
目的确保设备表面洁净无菌,避免污染产品确保产品达到规定无菌保障水平(SAL)
对象灭菌锅、灌装设备、传输工具、容器等直接提供患者使用或进入体内的产品本体
方式灭菌周期确认 + 清洁确认 + 热分布、热穿透、泄露测试等工艺挑战试验(如生物指示剂、半周期、全周期验证)
法规依据GMP(设备验证、清洁验证)、ISO 17665(湿热)ISO 11135、ISO 17665、ISO 11137等灭菌验证标准
是否要做温度分布/穿透是,通常用来确认设备功能是,特别是在产品灭菌验证中也要确保热穿透一致性
是否要做泄露验证(真空)是(如真空泄漏测试)非必须,仅限于设备端测试
二、是否都要做温湿度验证、泄露验证?验证项目设备灭菌验证中需要吗?产品灭菌验证中需要吗?
温度/湿度分布验证 是,确认灭菌器空间分布是否均一 是,特别是产品装载确认时必须做
温度穿透验证 是,用模拟负载进行 是,尤其产品装载时更关键
泄露验证(如真空) 是,对设备(灭菌器)要求 一般不需要(已在设备层完成)
三、短周期、半周期、全周期验证次数的选择依据这三种验证形式通常用于灭菌工艺建立阶段,选择依据如下:
1. 短周期验证(Short Exposure)
  • 用途:确认最不利位置
  • 次数建议:一般 3 次
  • 是否必须:可选,适用于难以定位热穿透位置时

2. 半周期验证(Half Cycle)
  • 用途:验证灭菌工艺边界(使用 ½ 灭菌时间仍应灭活BI)
  • 次数建议:至少 3 次独立试验 + 每次使用不少于3个BI点
  • 是否必须: 必做(作为灭菌强度确认的核心)

3. 全周期验证(Full Cycle)
  • 用途:验证设定灭菌条件能否灭活全部微生物
  • 次数建议:至少 3 次
  • 是否必须: 通常与工艺确认一并完成

验证次数选择标准主要参考以下文献/标准:
  • ISO 17665-1(湿热灭菌)
  • ISO 11135(环氧乙烷)
  • GMP 附录灭菌附录(中国药典无菌附录、FDA、EU GMP)


四、是不是设备就不用做验证?设备本身也必须做灭菌验证,至少包括以下几项:
  • 安装确认(IQ)
  • 运行确认(OQ)➡ 温度分布、穿透、真空测试、泄露测试等
  • 性能确认(PQ)➡ 空载 + 满载模拟灭菌运行(可和产品验证同步)

设备验证是产品灭菌验证的前提,属于GMP要求的设施确认范畴。

五、产品是不是只需要做微生物性能验证?产品灭菌验证的核心确实是
  • 微生物性能验证(Microbiological Performance)

    • BI挑战试验
    • D值、Z值测定
    • SAL验证(如10⁻⁶)
    • 残留气体检测(如EO)

但除此之外还需要:
  • 热穿透验证
  • 装载配置验证(模拟最不利装载)
  • 冷点监测
  • 生物指示剂验证(位置、灭活等)
  • 工艺稳健性验证(重复性验证)


六、总结归纳验证对象需要做什么验证关注点
设备灭菌验证温度分布、穿透、真空泄漏测试、清洁验证灭菌器是否功能正常、能稳定提供预期灭菌条件
产品灭菌验证微生物验证(BI)、热穿透验证、装载验证、周期验证产品装载后是否能达无菌保证水平,工艺是否稳定可靠


点评

延伸问一句老师: 短周期、半周期、全周期 是怎么定义的? 三克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7-21 16: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21 14: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21 16: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始终你好 发表于 2025-7-21 14:29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关于**灭菌工艺验证(Sterilization Validation)**中“设备”与“产品”的理解问题,下面 ...

延伸问一句老师:  短周期、半周期、全周期 是怎么定义的? 三克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21 17: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tpqzerking01 发表于 2025-7-21 16:40
延伸问一句老师:  短周期、半周期、全周期 是怎么定义的? 三克油

非常好,“短周期(short cycle)、半周期(half cycle)、全周期(full cycle)” 是灭菌工艺验证中的关键概念,主要用于确定和验证灭菌工艺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稳健性,特别是在**湿热灭菌(如121℃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EO)**中最常见。
下面我逐一清晰解释这三个术语的定义、目的和使用方法

一、全周期(Full Cycle)定义
全周期是指在灭菌验证中采用预定的完整灭菌参数进行灭菌,比如设定的温度、压力、时间、气体浓度等,用于证明灭菌过程能在实际条件下可靠运行。
示例:
  • 湿热灭菌:121℃,15分钟
  • EO灭菌:600mg/L EO,50℃,60% RH,3小时

目的
  • 确保实际生产中灭菌工艺达到设定灭菌保证水平(SAL,10⁻⁶)
  • 验证产品在灭菌后质量不受影响


二、半周期(Half Cycle)定义
半周期是指将灭菌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参数(通常是灭菌时间)缩短至一半,其余参数不变,以此来进行生物指示剂挑战实验
示例:
  • 设定周期为 121℃ × 15分钟
    → 半周期为 121℃ × 7.5分钟

目的
  • 使用生物指示剂(如106 CFU枯草芽孢杆菌)放置在产品中最难灭菌的位置
  • 验证半周期下 BI仍然不能被全部杀灭
  • 说明全周期有足够的“冗余安全性”,支持其作为商用灭菌条件

⚠️ 这是一种 微生物挑战试验,用于推导出灭菌工艺的“最小有效灭菌条件”。

三、短周期(Short Cycle)或“不充分灭菌周期(Underkill Cycle)”定义
指灭菌参数(如温度、时间或气体浓度)被大幅削减或未达设定值的灭菌过程,通常比半周期更短/更低,明确不会达到灭菌效果。
目的
  • 验证微生物(生物指示剂)在不充分灭菌条件下不会被灭活
  • 用于确保BI本身没有失活问题,具有足够抗灭活能力
  • 提供一个对照,用于证明正常工艺的有效性


四、三者的比较总结表项目全周期(Full Cycle)半周期(Half Cycle)短周期(Short Cycle)
灭菌参数正常设定值(生产用)一般减半(主要是时间)明显不达设定(非灭菌条件)
是否杀灭BI 应完全杀灭 通常不能完全杀灭不能杀灭(对照)
是否用于验证SAL 是 推导用 否
是否用于工艺设定 是是 否
主要用途验证最终灭菌工艺确定灭菌冗余程度对照,验证BI质量和系统敏感性
五、不同标准下的引用灭菌类型标准推荐做法
湿热灭菌(蒸汽)ISO 17665 / EN 285 / YY 0033半周期法推导,全周期确认
EO灭菌ISO 11135半周期 + 生物负载法(或组合)
γ辐照ISO 11137通常采用生物负载法VDmax法,不用短/半周期
干热灭菌ISO 20857同样可用短/半/全周期推导工艺
六、应用举例:湿热灭菌
  • 先进行设备温度分布测试(找冷点)
  • 在产品包装内最冷点放置BI
  • 先做半周期(如121℃ × 7.5min),BI应部分存活
  • 再做全周期(121℃ × 15min),BI应全部灭活
  • 偶尔做短周期(如121℃ × 3min),确认BI未被杀灭




点评

湿热也要做短周期、半周期吗,请问有文件指南出处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7-22 08:32
很专业,很全面,承情之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7-21 17: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21 17: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始终你好 发表于 2025-7-21 17:03
非常好,“短周期(short cycle)、半周期(half cycle)、全周期(full cycle)” 是灭菌工艺验证中的关 ...

很专业,很全面,承情之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5-7-21 18: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1-先,设备的灭菌验证:这辆车可以开,0-100都可以;

2-然后,灭菌工艺验证:这辆车定速巡航65,载2个人,3件行李,匀速开1小时是可以的;

点评

哎?你这形容的还挺贴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5-7-22 09: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22 08: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始终你好 发表于 2025-7-21 17:03
非常好,“短周期(short cycle)、半周期(half cycle)、全周期(full cycle)” 是灭菌工艺验证中的关 ...

湿热也要做短周期、半周期吗,请问有文件指南出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22 08: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杜富贵 发表于 2025-7-21 12:39
一个是产品验证一个是设备验证 两码事
举个例子你设备设置温度25度你怎么知道他就是真的25度

没毛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22 08: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Neuro_psycho 发表于 2025-7-21 18:14
1-先,设备的灭菌验证:这辆车可以开,0-100都可以;

2-然后,灭菌工艺验证:这辆车定速巡航65,载2个人 ...

这个比喻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22 09: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Neuro_psycho 发表于 2025-7-21 18:14
1-先,设备的灭菌验证:这辆车可以开,0-100都可以;

2-然后,灭菌工艺验证:这辆车定速巡航65,载2个人 ...

哎?你这形容的还挺贴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5-7-22 10: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欢 发表于 2025-7-22 08:32
湿热也要做短周期、半周期吗,请问有文件指南出处吗

是的,湿热灭菌确实也需要做半周期验证(half-cycle validation),短周期验证则属于辅助性的工艺开发验证手段,是否进行可根据产品复杂性、热穿透特性决定。
以下我为你详细列出“湿热灭菌中半周期和短周期验证的必要性、目的、参考标准与出处”,并附上具体的法规/指南出处。

一、湿热灭菌中的验证类型与作用验证类型是否必须用途适用说明
半周期验证 必须用于验证设定灭菌参数是否具备足够微生物灭杀能力(能灭活BI)关键参数确认,通常使用“灭菌时间减半”
短周期验证 可选辅助确定产品最冷点(Worst Case)或热穿透情况,用于布置温度探头/BI位置适用于装载复杂、热分布不均或负载大产品
全周期验证 必须验证标准灭菌条件是否稳定、有效、无菌保证水平(SAL)是否达标通常接在半周期后做完整工艺确认
二、法规指南出处汇总 1. ISO 17665-1:2006《湿热灭菌的确认与常规控制》
适用于医疗器械和其他产品的湿热灭菌验证
  • 第6章 工艺确认:要求通过“工艺开发”“安装确认(IQ)”“运行确认(OQ)”和“性能确认(PQ)”完成验证。
  • 明确提及需通过挑战试验(如使用生物指示剂)确认灭菌能力。

原文摘要:
"Biological indicators or other suitable means shall be use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sterilization process consistently achieves the required level of microbial inactivation under worst-case conditions."

2. 中国药品GMP附录《无菌药品》(2022年修订)
  • 明确灭菌工艺应通过验证证明其**“对最不利位置能稳定杀灭指示微生物”**;
  • 要求“装载、灭菌时间、温度分布、冷点、穿透性”等进行验证;
  • **半周期验证隐含在“应当采用挑战方法评估最小有效灭菌参数”**这一要求中。


3. FDA Guidance《Sterile Drug Products Produced by Aseptic Processing – 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2004)
  • 推荐使用half-cycle approach进行湿热灭菌验证;
  • 强调生物指示剂应布置在“worst-case locations”,通过减半灭菌时间观察是否完全灭活。

原文关键段:
“It is also common to conduct a sterilization validation study using a half-cycle approach to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y of the sterilization process to deliver the desired SAL.”

4. PDA Technical Report No. 1 (Revised 2007): Moist Heat Sterilization
  • 非强制标准,但是行业广泛接受的技术指南;
  • 建议使用半周期+生物指示剂作为湿热灭菌关键参数确认;
  • 提供如何设置试验条件、BI布点、验证周期等详细说明。


三、总结与建议问题回答
湿热灭菌是否需要做半周期验证? 是,法规强烈推荐甚至要求
有哪些权威标准有要求?ISO 17665、FDA指导原则、中国GMP附录、PDA TR 1
短周期是否必须? 非必须,但在热穿透或装载复杂时建议使用
全周期呢? 必须,作为灭菌确认的一部分
可提供的文档资料(如有需要):
  • 湿热灭菌验证方案(Word模板)
  • 半周期验证记录表
  • 温度探头布点方案
  • BI布点图和使用记录表
  • PQ确认计划模板(中英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7-22 13: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18913555243 发表于 2025-7-21 13:49
1.对于设备3Q验证,产品参数的设定属于其性能部分的验证。而产品工艺验证,属于生产工艺的一部分。我们一般 ...

同意,工艺验证和设备验证可以组合一起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31 09: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