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63|回复: 4
收起左侧

[质量控制QC] 红外鉴别,部分峰会出现分叉的现象,这种情况是否影响一致性判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Ilúvatar 于 2025-8-2 13:31 编辑

各位大佬好!小白刚接触红外检测,发现红外鉴别检测时,有些品种的部分峰会出现分叉的现象,有时又只有1个峰,但会有“拐弯”或者“包裹”的现象,这种情况是否会影响一致性判定呢?另外这种情况通常是什么因素导致的?
PS:这个品种有多晶现象,一时找不到其他图,就用这个作示例了。
红外光谱.png

这个品种有多晶现象,一时找不到,就用这个作示例了

这个品种有多晶现象,一时找不到,就用这个作示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昨天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提到的红外光谱图中**“分叉”“拐弯”“包裹”**等现象,在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是比较常见的实际情况,确实会影响初学者对一致性的判断。我们来逐个解答你的问题:

一、是否会影响一致性判定?要看具体情况,但一般来说,如果这些变化不影响关键特征峰的匹配或归属,整体一致性判断不会受严重影响。
通常的判断原则是:
  • 关键特征峰是否仍然存在(位置、形状、强度相似);
  • 无新增强干扰峰
  • 相对峰位不偏移,主要结构峰无明显差异


二、常见导致“分叉”“拐弯”“包裹”现象的原因这些现象并不一定是“错误”,而是一些正常但复杂的光谱行为,具体原因如下:
1. 氢键或分子间作用力变化
  • 分子中存在羟基、氨基等可形成氢键的基团时,环境或浓度差异可能导致氢键强度不同,从而使O-H或N-H伸缩振动峰展宽、分叉或位移
  • 有时会表现为**“肩峰”或“包裹”**。

2. 晶型或多晶型差异
  • 同一化合物的不同晶型会导致分子堆积方式变化,进而影响红外吸收峰的精细结构,造成峰的“分裂”或变形。
  • 例如某些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就常见此类现象。

3. 样品制备不均匀
  • KBr压片法中,粉末研磨不均、混合不充分,可能导致样品在片中的分布不均,使得吸收峰出现异常形貌。
  • 可能出现轻微“分叉”“不对称”等。

4. 仪器分辨率或设定问题
  • 分辨率低时,两个相邻峰可能“合成一个峰”,或者出现“肩峰”被模糊。
  • 如果设置较高分辨率,两个峰可能分开,就表现为“分叉”。

5. 样品含水或溶剂残留
  • 水或一些挥发性有机溶剂在红外区有明显吸收,尤其在3600-3200 cm⁻¹(O-H/N-H)和2800-2400 cm⁻¹等区域,会干扰吸收峰,造成峰形异常。

6. 共晶体或杂质
  • 某些杂质与主成分形成分子缔合物或共晶,也会引起峰的变形或新峰出现。


三、实际工作中如何处理?
  • 关键峰为主,辅助峰为辅

    • 分析时关注标志性特征峰是否匹配,轻微变形一般不影响一致性判定。

  • 对可疑峰进行谱图重叠对比

    • 使用光谱叠加工具对比标准品与样品,观察是否整体一致。

  • 使用第二导数光谱增强分辨率

    • 第二导数可以揭示“包裹峰”或“肩峰”,增强判别能力。

  • 查阅文献或药典图谱

    • 有些药品在药典中会说明光谱中可能存在“肩峰”或“分裂峰”等。

  • 提高制样质量

    • 尽量确保样品均匀性、干燥性,使用新鲜KBr压片、避免水汽干扰。


举个例子:比如你测的是某种磺胺类药物,它的N-H伸缩振动峰可能在3300 cm⁻¹附近,本该是一个干净的峰,但有时出现“分叉”或“一大一小两峰”,这是氢键缔合不同引起的,也可能是晶型不一致引起的,如果其他峰都一致,可以视为一致性判定通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昨天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你提供的光谱图,这样更清晰了问题。
从图中看,上下两条谱图(上红、下紫)是两个样品或样品与对照品的红外叠加图。红色框和箭头标注的位置正是你提到的“分叉”“包裹”“拐弯”等现象的位置。

直观分析我们逐个看几个重点区域(根据箭头和红框标示):
1. 第一区域(左侧箭头):
  • 红谱的峰顶部出现了**“肩峰”或“分叉”**;
  • 紫谱在相同位置呈现一个较干净的单峰。

这说明同一基团的吸收,可能因环境、晶型或氢键缔合状态不同,导致出现多组微弱不同频率的吸收峰,进而在高分辨率下“分叉”。

2. 中部区域:
  • 多个“峰群”在红谱中表现为“细节峰更丰富”甚至有微小“包裹”或“拐角”;
  • 紫谱则更加平滑、整体峰形更规则。

这种情况很可能说明样品与对照品在晶型或微观结构上略有差异,导致振动方式稍有变化。

3. 右侧区域:
  • 红谱的某些峰显得更复杂,有分叉或双峰结构;
  • 紫谱仍是单一吸收峰。

同样倾向于认为是氢键缔合状态、杂质、或共晶影响导致的峰分裂或拓展。

是否会影响一致性判定?从整图来看,虽然个别峰的形貌出现了轻微差异(如分叉、肩峰、包裹等),但:
  • 各区域的吸收位置基本一致
  • 无新出现的强干扰峰;
  • 绝大多数特征峰的位置、数量、相对强度分布一致

因此,综合判断应为一致性良好,这些细节变化不构成否定判定。不过,如果你是用于药典规定的**“红外鉴别”**目的,建议:
  • 用差异性较大位置做差异谱分析(如第二导数、谱图叠加);
  • 说明“该处可能受晶型/氢键状态影响,属于允许的波形差异,不影响结构判断”;
  • 如果不放心,可考虑进一步做:XRD(晶型分析)、DSC(热分析)或对样品重制样压片再次测试。


小结建议:现象原因分析是否影响一致性
分叉峰、肩峰氢键/晶型/杂质/制样不均一般不影响(可接受)
包裹/拐角分辨率/峰重叠/缔合状态不同可接受,但需标注说明
整体峰位/强度一致-判为一致性良好
如果你是在GMP体系或注册检验中做鉴别,可以提供标准品谱图及注解说明分析差异原因,监管一般认可合理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世间始终你好 发表于 2025-8-2 14:14
感谢你提供的光谱图,这样更清晰了问题。
从图中看,上下两条谱图(上红、下紫)是两个样品或样品与对照品 ...

感谢!看来用AI也是要技术的,我自己提问,就得不到这么细致的回答。。。

点评

我用的是chatgpt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0 小时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Ilúvatar 发表于 2025-8-2 22:11
感谢!看来用AI也是要技术的,我自己提问,就得不到这么细致的回答。。。

我用的是chatgp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3 17: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