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79|回复: 12
收起左侧

[社会广角] 药企同事评职称又栽了?蒲公英老帖里藏的申报细节,很多人没注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大呆子 于 2025-9-9 15:37 编辑

        前几天翻蒲公英论坛的 “职业发展” 板块,一条老帖又被顶了上来:“在药企做研发 3 年,评中级职称第三次被拒,评审意见写‘项目贡献描述模糊,未体现 GMP 相关技术支撑’—— 我明明参与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怎么就不算数?” 底下几百条回复里,不少同行都有类似吐槽:“做质量的,材料没写清 GMP 审核参与度被打回”“医疗器械注册岗,没突出项目关联性直接初审淘汰”。        在医药行业,评职称从来不是 “熬够年限就能过”。尤其是蒲公英论坛里常聊的 GMP 认证、仿制药研发、医疗器械注册这些核心工作,藏着很多容易被忽略的申报细节,稍不注意就可能白费功夫。

        医药人评职称,这些 “行业刚需” 别忽视

       常泡蒲公英论坛的人都知道,职称对医药从业者的影响,早就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论坛里有个热帖算过账:药企研发岗,没职称的研究员月薪普遍 8-10K,评上中级后能到 15-18K,高级职称更是突破 25K,差距近 2 倍;更关键的是,很多核心工作都有 “职称门槛”—— 比如牵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项目,企业通常要求负责人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参与 GMP 现场审核,有职称的人员才能作为主要对接人。

        去年论坛里有个案例很典型:某药企质量部的张工,因为没有中级职称,连续两次错失参与国家药监局 GMP 飞行检查的机会,而同期评上职称的同事,不仅积累了行业资源,还顺利晋升为质量经理。还有做医疗器械的网友分享:“公司申报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时,评审要求项目组至少有 2 名中级职称人员,没达标的话,连申报资格都没有。”


        就连蒲公英论坛常讨论的 “职业转型”,职称也是关键筹码。从生产岗转研发岗,有职称能缩短 3-5 年的经验要求;从企业转第三方检测机构,中级职称是应聘技术负责人的硬性条件。论坛网友 @医药人小李 就说:“去年想跳槽到 CRO 公司做项目负责人,对方明确说‘没中级职称,再丰富的经验也不考虑’,这才意识到职称的重要性。”


        这些 “医药行业专属” 申报坑,很多人都踩过

        但医药行业的职称申报,通过率一直不高。据论坛里分享的地方人社局数据,2024 年医药类中级职称自主申报通过率仅 38%,不少人栽在 “没摸透行业评审偏好” 上。

        做研发的刘工就吃过亏:“评职称时,把参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经历写成‘协助完成样品检测’,结果评审专家说‘没体现技术突破,不符合医药行业评审标准’,直接没通过。” 后来在蒲公英论坛老帖的提醒下才知道,医药行业评职称,得重点写 “在项目中的技术角色”,比如 “主导某仿制药溶出度优化,使产品符合 USP 标准,缩短研发周期 2 个月”,光说 “参与” 根本没用。


        还有质量岗的常见坑:网友 @GMP 小能手 分享:“去年交材料时,只附了 GMP 培训证书,没写清‘参与过多少次企业内部 GMP 审核’‘解决过哪些质量偏差’,初审就被打回。” 蒲公英论坛里的资深前辈总结过:医药行业评审特别看重 “实战关联性”,比如质量岗要突出 GMP 审核、偏差处理的具体案例,注册岗要强调医疗器械 / 药品注册的项目成果,没这些细节,很难通过。


        更有人忽略行业 “加分项”:参与过国家 / 省级医药科研项目、发表过医药核心期刊论文、获得过药品专利,这些在评审中都能额外加分,但很多人没在材料里突出,白白浪费优势。


        医药人评职称想少走弯路?这份指南能帮上忙

        最近在蒲公英论坛的 “职称交流” 子板块里,不少通过评审的同行都提到一份实用的申报指南,专门针对医药行业的申报痛点,比如:
        研发岗怎么写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创新药研发” 的业绩才能让评审认可;质量岗如何体现 “GMP 审核、质量体系搭建” 的核心贡献;甚至连医药行业特有的材料要求 —— 比如 “项目结题报告需附药监部门批复文件”“专利证书需标注与申报专业的关联性”,都标注得明明白白。


        论坛里做注册的王姐就分享:“去年评中级时,照着指南里的‘医疗器械注册项目业绩模板’,把‘参与某三类器械注册’改成‘主导某三类骨科器械注册,负责注册资料撰写与药监部门沟通,1 年内获注册证,推动产品上市销售额突破 500 万’,评审时一次性通过。” 还有做研发的李工靠指南里的 “行业政策解读”,知道了 “参与省级医药科研项目可破格放宽 1 年年限”,提前一年申报成功。


        其实医药行业评职称,难的不是 “能力不够”,而是没摸透行业评审的 “核心逻辑”—— 毕竟评审专家更关注 “你的工作是否符合医药行业发展需求”“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技术贡献”。要是能提前搞清楚 “医药行业重点看什么”“哪些材料细节容易出问题”,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对咱们医药人来说,评职称不是为了一张证书,而是为了能牵头更重要的研发项目、参与更高层级的行业交流,在 GMP、注册、研发这些核心领域更有话语权。这份贴合医药行业的申报指南,或许就能帮你把日常的项目经验、技术积累,转化成评审认可的优势,让努力不白费 —— 毕竟在医药行业,每一份为药品安全、研发突破付出的心血,都该得到应有的职业回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昨天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明白,职称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昨天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凭中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ZYY123456 发表于 2025-9-9 14:46
看不明白,职称有用?

可以加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昨天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那么一大片的文字,头疼.......
撤,不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职称没有过,不给反馈吗?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有个同事就去评高级职称了,看来制药行业也是需要职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药类职称,这是什么中级职称,我们这边只有评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不知道你们这边评什职称,GMP还能评什么职称,没听说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什么体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职称,一般只有公司聘请你(发聘书)才有实质上的工资提升,其次是退休待遇会多一点钱。然后就是公司招来“充门面”的(排除作为技术招聘门槛的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北京,去评中级职称,人家审评中心根本不鸟你,你的论文写的再好也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这么多,也没有实际的评审条件和评审流程介绍啊,更不要说具体细节了,就几个例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听说职称在企业有多大用处,除非是企业报一些奖项,对于GMP来说,职称没用,除非你学历不够,职称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10 00: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