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09|回复: 5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无力呐喊!当传统中药遭遇现代性陷阱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前天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撰稿 | 呐喊
来自 | 蒲公英Ouryao
中医药一边持续受高层的高度重视,得以不同层次政策大力支持,以求复兴发展,但终应执行者均为西方思维与评职标准培养下的人而削足适履,导致中医中药误入歧途,走向不断抛弃自己传统优势而向西医西药虚与委蛇的扭曲之路。
顶层设计为振兴中医药,而执行层面实则扼杀;温水煮青蛙,杀人于无形!

一、疗效褪色:从覆杯而愈到力不从心
老中医口中现在的药材没劲儿了!中药疗效发生断崖式下滑,均为现实。野山参需30年积累的药效,被4年速成园参种植替代;半夏违背道地之心,安国泛滥式种植,熏硫与脱硫实在可笑。更多的,三七速成、黄芪速生均为乱象,举不胜举。神农尝百草的冒险精神沦为商业宣传欺诈的脚本。这种疗效衰减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对传统中药治疗评价体系的背叛。
二、文化断层:西化标准下的自我殖民
当前中药研究深陷双重泥沼,学术成果追求国外期刊发表,不发表几篇都觉得没水平;挖掘学习《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圣典学术界无人认可,而只能不断用所谓现代化仪器,开展现代化研究:几十万的高效液相HPLC、二三百万的重金属电子耦合等离子IC-P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替代四气五味评判,实在可悲。
在中医药大学,当中药人的西医课时占比39.38%,远超中医的33.86%,培养出的医师连《神农本草经》序言都难以解读,《本草纲目》被弃在垃圾桶的后续之人,教育的异化导致中医思维被脑功能成像技术解构,针灸疗效需用fMRI验证的荒诞局面。
当针灸博士用CT影像解释经络时,恰如用游标卡尺丈量《兰亭序》的神韵,再看不懂中药的检验人,要求中药按主观意志长多大多长,得一个模子出来,都得长一模一样,违背自然属性。实在可悲。异化与断档可以预见。
三、产业悖论:繁荣背后的系统性萎缩
疫情退潮后,从中药材被游资恶意追捧拉高,到2025年中药材价格高位腰斩,仓库积压与最小量采购并存。游资炒作留下的烂摊子中,又一轮对种植户收割与伤害,药企为压缩成本降低质量,减少采购,减少库存,多年建立的供应链体系受到重创。
更讽刺的是,在医药反腐风暴下,医院中药用量不升反降,OTC市场增长难掩实体药店的颓势,西药的滥用难道有先天道理?柿子总是找最软的捏?虚假繁荣印证了温水煮青蛙的危机,表面繁荣复兴下,实际却不断萎缩被扼杀!集采挤压下,传统质量进一步被价格破坏,中医药敲骨吸髓下,不知道还能蹦跶几年!
中药生产专门规定是一次产业的胜利,而依然担心实际执行效果。伟大祖国复兴下,传统医学却可能撑不到不到未来了!拨乱反正,势在必行!
写到这里,其实已经不想多说,老调重弹的自救又有多少人能听,听的进去的,又有多少人去执行;整个产业已经陷于赚最好一笔钱的游戏中,学术的扭曲与产业的短视,让我们变成最后一代中医药人吧!埋葬过去!
中医药的对症药效,民众其实深有体会,不然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理中丸等经典名方为何持续受到追捧!但我们追捧却是汉方,追捧的是东南亚小作坊的散剂,哈哈哈哈,可笑可悲。
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啊!该如何解决!!!!
药材道地性:重建道地仿野抚育体系,“诸药所生,皆有其境”
生态环境适宜性对药材的品质有重要影响。道地药材的形成,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是药材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多集中在产地气候、土壤、地形地貌和群落生态等方面。
对苍术的研究表明,降雨量是影响苍术挥发油量的生态主导因子,高温则是影响苍术生长发育的生态限制因子。
道地金银花的分布受地质背景系统制约,主要分布于大陆性暖温带季风性半干旱气候区内,由于受成土母质影响,金银花最适合的土壤类型是中性或稍偏碱性的砂质壤土。
药材道地性的核心在于重建野生抚育体系,通过模拟原生境生态条件(如林下遮阴、腐殖土基质)实现药材生长的自然回归,遵循逆境药效模式“生长逆境-次生代谢积累-药效增强”的生物学规律。
麦冬长得像胖娃娃,白术一年人拳头大,实在可笑的很啊!
理论主体性:用中国逻辑阐释中医药,拒绝成分论绑架
中医药理论主体性需以中国逻辑为根基,突破西方成分论的认知桎梏。不同于还原主义将疗效归因于单一活性成分,中医强调君臣佐使的配伍哲学与整体调节——如黄连解毒汤的抗菌效果并非源自小檗碱单体,而是多成分协同产生的网络效应。这种系统思维体现于三因制宜原则(因人、因地、因时),其动态平衡观与当代复杂科学高度契合。
重建评价体系时,应借鉴证候-方剂-疗效的三角验证模型,结合现代技术解析整体作用机制,而非简单套用FDA的化学药标准。
人才传承性:恢复师承教育,让年轻医师在望闻问切中找回中医直觉。
正如《神农本草经》所载上药养命,唯有重拾对生命敬畏的初心,方能避免千年药香沦为资本游戏的燃料。当前院校教育过度依赖实验室指标,导致学生陷入数据依赖症,论文写的超好,临床却一塌糊涂。
师承教育通过师徒朝夕相处,实现医德、医术、医道的三维传承。年轻医师在跟诊中观察师父的望神、听声、切脉等诊断细节,形成非语言化的认知,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师承医师的辨证准确率比院校培养医师高17.3%。
可喜的是,这一些期望,目前已不断被接纳实施。如广东省已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需完成500小时师承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让年轻医师在师父的呼吸与脉息间,真正理解上工治未病的深邃智慧。
[backcolor=var(--APPMSGCARD-B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前天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管理局不管中药,就应该把药字去掉,改名中医管理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神
发表于 昨天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宝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话语权的争夺,中医药要提炼出来符合现代化的自己的理论模型,需要继往开来、理论创新。自己行业内的人都不争气的话,逐渐被淘汰也是可以预见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昨天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打了一些字,想想删了,暴漏自己的认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昨天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做双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4 01: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