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转自:财政部 综合:无忧近日,财政部接连发布的两则处罚决定在医药行业引发关注。湖南南新制药、天马(安徽)国药继因财务造假问题被查处,这些案例不仅暴露了行业内的深层次问题,更为每一位制药人敲响了合规经营的警钟。 案例回顾:触目惊心的造假手法南新制药:粗糙的学术推广造假 根据财政部处罚决定书,南新制药因多计2023年度营业收入2454万元、营业成本384万元被处罚。 更令人惊讶的是,其学术推广活动存在明显造假行为——不同地区或相同地区不同时间点的推广活动照片一致,登记参会人员姓名相同但签字笔迹差异较大。 天马国药:系统性的出口业务虚构 相比之下,天马(安徽)国药的造假手法更为系统和大胆。检查发现,该公司虚构出口业务主要原材料人参和虫草花的采购及领用,虚增2023年度营业成本24047.01万元。同时,还虚列研发支出材料费用363.73万元。 行业背景:穿透式稽查常态化 这些案例的发生并非偶然。回顾2019年,财政部启动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对77家药企进行公开查账,标志着医药行业财务合规监管进入新阶段。如今连续公布的处罚决定,正是这次大规模稽查的后续成果,显示出财政部的监管并非“一阵风”,而是持续、深入的系统性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