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022|回复: 57
收起左侧

检验方法的确认报告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1-12-23 09: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各位:
   有关检验方法的确认目前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前面发的检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规程中“检验方法的确认”实际操作起来很麻烦,对于品种规格剂型少的企业来说不太困难。而我们170个品种规格十几个剂型的企业来说面临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消耗。经咨询有关专家认为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对检验方法进行确认。本人拟定了一个范本“小柴胡颗粒检验方法的确认”,目前尚未初稿,现发上来,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另外,这种做法是否可行?也希望得到指正。谢谢 小柴胡颗粒检验方法确认报告.rar (833.72 KB, 下载次数: 843)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4 收起 理由
jjb2005 + 4 谢谢提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1-12-23 10: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抢个沙发,下载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1-12-23 10: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概述:
    小柴胡颗粒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本公司生产的规格为:每袋10g,其检测主要内容为:
1.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褐色颗粒;味甜。
2.鉴别
2.1 取本品6g,研细,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盐酸调PH值至2~3,用乙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苓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SOP-QC-240-01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2 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出,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20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10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SOP-QC-240-01试验,吸取上述鉴别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μl与上述对照药材溶液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4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3 取本品6g,加水20ml搅拌使溶解,离心,取上清液,加在聚酰胺柱(100~200目,8g,内径为2.5~3cm,湿法装柱)上,分别用水、20%乙醇和50%乙醇各100ml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柴胡对照药材1g,加水适量,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0ml,加在聚酰胺柱(100~200目,4g,内径为2cm,湿法装柱)上,分别用水100ml和50%乙醇150ml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SOP-QC-240-01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10μl和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水(12: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检查
3.1 装量差异:取本品10袋,照SOP-QC-548-01检查,应符合规定。
    3.2 粒度:取本品适量,照SOP-QC-549-01检查,不能通过一号筛与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得过15%。
3.3 水分:取本品适量,照SOP-QC-052-01检查,不得过6.0%
3.4 溶化性:取供试品1袋,加热水200ml,搅拌5分钟,立即观察,应全部溶化或呈混悬状。可溶颗粒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
3.5 外观质量:颗粒剂外观应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结块、潮解等现象。
3.6 微生物限度:取本品,照SOP-QC-040-01检查,细菌数不得过1000cfu/g,霉菌数和酵母菌数不得过100cfu/g,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及活螨。
4 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4.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nm。理论板数按黄苓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苓苷对照品约12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70%乙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黄苓苷60μg)。
4.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供试品,研细,取约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袋含黄苓以黄苓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20.0mg。
  以上是具体内容(分节发),大家提出意见

点评

学习了  发表于 2013-5-3 16:44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4 收起 理由
jjb2005 + 4 咕咕总是这么热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1-12-23 10: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方法确认的项目
为了了解其检验方法的可靠性,我们对其主要项目:三项鉴别和含量测定进行方法确认。其余常规检查项目则不必确认,微生物限度的验证另行进行验证。
   确认方法:采用三批小柴胡颗粒(批号为:201110142011101820111020 ),按照标准中三项鉴别和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操作,对以上内容进行相关内容按以下表格逐一确认。
项目
确认内容
确认结果
鉴别1确认
取本品6g,研细,加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盐酸调PH值至2~3,用乙酸乙酯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苓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SOP-QC-240-01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
经过三个批次的检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鉴别2确认
取甘草对照药材1g,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出,放冷,滤过,滤液浓缩至20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10ml,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SOP-QC-240-01试验,吸取上述鉴别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μl与上述对照药材溶液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40: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经过三个批次的检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仪器:万分之一天枰 已经检定,     在有效期内。
超声波处理器 应正常
试剂:
   乙醇为分析纯
   盐酸为分析纯
   乙酸乙酯为分析纯
   甲醇为分析纯
   丁酮为分析纯
   甲酸为分析纯
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配制记录完整正确。
对照品:黄芩苷
        来源:中检所
        批号:715-200111
对照品与样品的斑点颜色位置一致(见所附薄层图)
操作人员:已经过培训
          操作过程正常
试剂
   正丁醇为分析纯
   甲醇为分析纯
   三氯甲烷为分析纯
   5%香草醛硫酸溶液配制记录完整 正确。
对照品:甘草对照药材
        来源:中检所
        批号:102904-200914
操作人员:已经过培训
          操作过程正常
对照品与样品的斑点颜色位置一致(见所附薄层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1-12-23 10: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项目
确认内容
确认结果
鉴别3确认取本品6g,加水20ml搅拌使溶解,离心,取上清液,加在聚酰胺柱(100~200目,8g,内径为2.5~3cm,湿法装柱)上,分别用水、20%乙醇和50%乙醇各100ml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柴胡对照药材1g,加水适量,煎煮1.5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约10ml,加在聚酰胺柱(100~200目,4g,内径为2cm,湿法装柱)上,分别用水100ml和50%乙醇150ml洗脱,收集50%乙醇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SOP-QC-240-01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10μl和对照药材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乙醇-水(12: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经过三个批次的检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试剂  以上相同试剂已经过确认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乙醇溶液:配制记录完整 正确。仪器:紫外光灯      仪器正常      紫外灯使用时间在期限内对照品:柴胡对照药材     来源:中检所     批号:120992-201007操作人员:已经过培训          操作过程正常对照品与样品的斑点颜色位置一致(见所附薄层图)
含量测定的确认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健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nm。理论板数按黄苓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黄苓苷对照品约12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70%乙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70%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黄苓苷60μ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供试品,研细,取约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4.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袋含黄苓以黄苓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20.0mg。
仪器Agilent1260液相色谱仪:经云南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检定合格证书编号:2011ZLHyx-00165色谱柱:汉邦Kromasil C18 4.6 x250检测波长:315nm柱温:30°流速:1ml/min流动相:甲醇--磷酸(47530.2超声波处理器:(功率250W,频率50KHz试剂:甲醇:色谱级乙醇:分析纯对照品:黄芩苷        来源:中检所        批号:715-200111操作人员:已经过培训          操作过程正常含量:   20111014  36.21mg   20111018  33.96mg   20111020  33.66mg(液相色谱图附后)
三、方法确认的结论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小柴胡颗粒标准中主要项目经过确认:
鉴别分离度好,对照斑点和样品的斑点位置、颜色一致,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方法可行,适应本公司人员的操作。
含量操作简便,分离度、理论塔板数均能达到要求,能反映出小柴胡浸膏到颗粒过程中,黄芩苷含量的一致性。方法可行,适应于本公司人员的操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1-12-23 11: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问题:日常检测品种还要进行方法确认吗?


1.jpg

点评

好像需要呢,不过你可以把再确认周期定长一点  发表于 2013-6-5 1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1-12-23 11: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2、含量测定确认至少包括精密度和专属性确认
3、结论:方法确认应是适用于品种而不是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1-12-23 11: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8042373804663603195_2:}  看看,学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1-12-23 11: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咕咕 发表于 2011-12-23 11:05
2、含量测定确认至少包括精密度和专属性确认
3、结论:方法确认应是适用于品种而不是人员。

后面的三个问题是你的?
楼主的东东只能是处于没做、做了≈没做、做了基本符合、做了完全符合的第二种阶段。

不过对于品种多的公司,这件事情的确扯蛋,我认为这种法规可以视为约束公司未来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3: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的建议,希望越多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3: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专属性,在制定的时候我也考虑过了,但是又要制备阴性液,还是有些麻烦;精密度我是以计量检定报告来加以控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1-12-23 14: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lingzhong 发表于 2011-12-23 11:59
后面的三个问题是你的?
楼主的东东只能是处于没做、做了≈没做、做了基本符合、做了完全符合的第二种阶 ...

后面的问题是针对楼主题目而提出或是一些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3 16: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
1、鉴别(2)(3)项中吸取对照药材溶液的量及吸取供试品溶液的量应该明确是多少μl;
2、含量测定项确认中,应对系统适应性试验中分离度有显示,并应提供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的色谱图和RSD值以证明系统的重复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7 13: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认是该方法在你的试验室的适应性,俩次检测结果对比相对偏差的比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18 15: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0 14: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验证,大家多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20 14: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3-21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很不错,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3-21 09: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11: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1 12: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