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25|回复: 5
收起左侧

菖蒲河畔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3-4 22: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菖蒲河畔
话菖蒲


古时候,天安门金水河向东延伸,在紫禁城下的一条河道,河边长着茂密的菖蒲,因而得名菖蒲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菖蒲作了非常恰当的解释。他说:菖蒲,是蒲类植物中生长比较茂盛的,故而得名。李时珍经过考证,认为菖蒲大约有5个品种,其中能够入药的有两种,均称石菖蒲,尤以一寸生九节、开紫花的为最佳。

  入药的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根茎,主要生长在池塘湖泽地区,也可栽于盆中,四时均可采摘。

  古代医家、道家、文人墨客非常推崇石菖蒲,并给它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道藏经》中有菖蒲传一卷,称菖蒲是水草中的精华,神仙效用的灵药。将其做成丸剂,服用一月可运化消食积,服两月可除痰,服用5年,可使骨髓充盈,面色润泽,白发变黑,齿落再生,还可治疗全身五脏六腑的各种疾病。

  据《本草纲目》记载,明朝开国初年,太祖高皇帝经常咀嚼菖蒲,并且同时饮水。大臣们很困惑,皇帝解释说,吃菖蒲可以预防腹痛。此事记载于高皇帝的御制碑中。

  葛洪《抱朴子》载,一个叫韩众的人服菖蒲13年,身上长毛,冬天袒露身体也不觉冷。还有一位叫商丘子的人,终身不娶,只食菖蒲根,不知饥饿也不衰老。另外,《神仙传》及《道藏经》中还记载一些人成仙得道的事情,如咸阳的王典吃菖蒲得以长生;另有一人采集一寸九节的菖蒲根服食成仙而去;寇天师服菖蒲而得道,至今庙前还长着菖蒲,等等。

  据《腥仙神隐书》记载:将盆栽石菖蒲放在茶几上,有吸收灰尘的作用,并且夜间看书,不会因为黑暗而损伤视力,表示菖蒲有保护视力的功效。如将盆景放在星光雾露之下,晨起取叶尖凝集的露水洗眼,可促进视力,天长日久,白天都可以看见天上的星星。

  这些神话、传奇,当然有许多夸大之辞,但是也能反映出石菖蒲确实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我国四川、贵州一带民间百姓,有外出远行随身携带菖蒲以防突发心痛的习惯。另外,每年五月端午节,老百姓烧艾叶,服菖蒲,喝雄黄酒,用以驱逐一切瘴毒邪气。这些民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北宋诗人苏东坡称赞菖蒲:“惟石菖蒲濯去泥土,渍以清水,置盆中,可数十年不枯。节叶坚瘦,根须连络,苍然于几案间,久更可喜。”

  石菖蒲味辛,性温,《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本草从新》载:“开心孔,利九窍,明耳目,发声音,去湿除风,逐痰消积,开胃宽中。”《重庆堂随笔》注释说: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

  石菖蒲主要具有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的作用。主治湿浊蒙闭清窍,扰乱神明引起神志混乱、痰声辘辘、恶心呕吐等证,常配半夏、制南星、陈皮等药。若湿热蒙蔽心包引起神昏谵语,则宜配郁金、山栀、连翘、竹茹等。

  此外,菖蒲芳香燥散,故有去湿开胃之功,单用或配伍陈皮、苍术、厚朴等药,可治湿阻脾胃、脘闷少食等证。

  现代研究证明,石菖蒲挥发油具有镇静安定的作用,并可弛缓胃肠平滑肌的痉挛。其煎剂内服,还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等,这进一步支持了古代医学的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4 22: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中药知识还真匮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5 07: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寓乐于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3-5 08: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草药真神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5 08: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菖蒲的由来,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3-5 09: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博大精深,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9 22: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