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62|回复: 2
收起左侧

[药品研发] 谁是最有效率的生物制药研发者?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8-16 13: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很少有行业像医药行业一样,在研究开发过程中会遭受许多巨大的失败。据估计,研发某项药物失败的概率在 95% 以上,而即便剩下的5% 成功上市,此后的维护成本也往往十分高昂。
    在研究了 98 家上市药企的研发过程后,来自 Forbes 的 Matthew Herper 发现,药企开发一项药物的研发成本往往不和其总投入有直接关系。
    Herper 将药企分为四档:
    第一档是拥有 8 到 13 个药物专利的公司,他们开发一种药物的平均成本是 55 亿美元;
    第二档是拥有 4 到 6 种药物专利的公司,他们开发一种新药成功的成本为 51 亿美元;
    而仅拥有两三种药物专利的公司则只有 18 亿美元;
    只拥有一种药物专利的公司却平均只花费了 3 亿 5 千万美元。
    此外,Herper 还比较了研发投资总额与研究成功一种药物所花费平均成本的关系,一些在研发上投入超过 200 亿美元的制药巨头其平均研发成本达到了 63 亿美元之多。而近投入了 50 亿到 100 亿美元的额企业如强生等公司的平均成本则仅为 28 亿美元。强生公司的保罗·施托费尔(Paul Stoffels)表示,这种现象也和药物申请专利以后一系列高昂的维护费用有关。
    同时,Herper 还列出了研究经费使用效率最高的公司: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平均 34 亿美元开发一种新药。而礼来(Eli Lilly)和辉瑞(Pfizer)开药药物的平均成本则是 Bristol-Myers Squibb 的两倍。其他的佼佼者还包括强生(J&J)、诺和诺德(Novo Nordisk)、安进(Amgen)等大型制药集团 以及 再生元(Regeneron)、吉利德科学(Gilead)、百健艾迪(Biogen Idec)等生物技术公司。
    默沙东(Merck)研发主管罗杰·佩尔穆特(Roger Perlmutter)在采访中指出,一些公司研究经费效率不高的两个原因,第一是研究一旦受挫就轻易放弃。第二是CEO们无法根据科研发展投入适当的项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8-16 15: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烧钱的行业,烧不起的就玩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8-16 15: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3 2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