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827|回复: 10
收起左侧

炙制与炮炙有什么区别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9-10 07: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问下各位同仁,炙制与炮炙有什么区别吗,炙制包不包括煮制、蒸制之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10 08: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中药,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9-10 08: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物炮制是我国医药学的一个环节。大部分药物在用于治病之前,需要经过炮制。中药材大部分为植物,地下的根茎部分,多粘附泥土:地面上的枝、叶、花、果,多附有灰尘或夹有杂质。有些药材还留着非药用部分;整块整枝的植物类药材和质地坚硬的矿物类药材,不利于制剂;有腥臭气味的动物类药材,不便于服用;具有毒性的药材,对机体有损害作用:有副作用和有刺激性的药材,服后对肠胃有影响;有的药材未经处理不能发挥某种作用。基于以上情况,采用各种相应的方法,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这说明炮制是有意义和作用的。然而炮制的作用是要通过炮制加工,去粗取精的过程,达到提高疗效,扩大应用范围,以适应医疗的需要。因此说炮制是有目的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除去泥土、灰尘、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如:植物的根或根茎除去泥砂;部分全草去蔸;种子去壳等。

(2)使药物容易粉碎和溶出有效成分,便于制剂:完整的药材,经过切制以后,它的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同时还有利于调剂和进行特殊的炮制以及储藏等。矿物类和介壳类药材一般经过烧煅后,即可起到便于粉碎和易于煎出有效成分的作用。

(3)矫臭、矫味,便于服用:动物类或其他具有特殊臭味的药物,往往为病人所厌恶。为了使病人容易接受,矫臭、矫味在医疗上也是必要的。炮制里的酒润、麸炒、醋炒等,通常具有矫臭、矫味作用。

(4)降低或清除毒性:如大戟醋煮、斑螯米炒,能大大地降低毒性;吴茱萸甘草水浸,苍耳子炒黄,可消除毒性。

(5)消除副作用:如常山酒炒可消除涌吐作用;首乌煮制可消除致泻作用。

(6)缓和刺激性:如炒乳香、炒枳壳可以缓和对胃的刺激作用。

(7)改变药物的性能:如地黄生用性寒凉血,制成熟地黄则性温补血;蒲黄生用行血消瘀,炒炭则能止血。

(8)增强或发挥药物的效用:如玄胡醋煮可发挥止痛功效,百部蜜炙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9)引药归经:中医对于疾病的病所,通常是以经络脏腑来归纳的。引药归经就是用某些辅料炮制,导致药物在一定的部位产生作用。如大黄本为下焦药,酒炒后能在头部产生清降火邪的作用;杜仲原系肾经药,盐水炒后能在肾经更好地发挥药效。



炙法: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材与液体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故又称合炒。按辅料的不同,可分下述几种:
    1:酒炙:有两法:a:一是先将药材与酒搅拌匀,再加热炒至微黄;b:二是先将药材炒至微黄,把酒洒入,略炒片时。如酒炙当归、川连等。
    2:醋炙:用米醋炙如上法。如炙香附子、三棱等。
    3:盐炙:先将盐加水适量融化,再与药材同炒。如炙橘核、黄柏等。
    4:姜炙:先将姜捣烂取汁,再与药材同炒。如姜炙竹茹等。
    5:蜜炙:将药材与蜂蜜拌匀,再加热同炒。如炙甘草、枇杷叶等。
    6:米泔水炙:用米泔水浸后再炒。如炙制苍术。
    7:羊脂炙:也叫酥炙。取羊脂与药材同炒。如炙制淫羊藿等。
    8:童便炙:取药材与童子小便同炒。如炙制香附子等。
    9:鳖血炙:先将鳖血加少量清水与药材同拌匀后,放置一时许,在锅中炒至变色既可。如鳖血炙柴胡等。
    10:矾炙:先将矾加水融化,洒入炒热的药材中,炒至干燥为度。如炙制郁金等。
    11:药汁炙:取药汁与药材同炒。如甘草汁炙吴茱萸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10 09: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炮炙仅代表中药加工处理中的有关火的处理方法,现在多用炮制,炮代表与火有关的炮制方法,制包含了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制指用固体辅料炒法,炙是加液体辅料炒。
《中国药典》分为净制、切制和炮制。净制包括挑选、筛选、除去非药用部位等。切制包括浸泡、润、漂、切片、粉碎等。炮制包括炒、炙、煅、蒸煮等。
可能有点乱,但我是这么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10 09: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10 11: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炙制属于炮炙范畴内的一种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10 15: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样,学习了,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7-27 16: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原来这么多讲究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7-27 17: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17: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生 发表于 2014-7-27 16:41
学习了,原来这么多讲究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5-21 11: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3 15: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
炙法: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材与液体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故又称合炒。按辅料的不同,可分下述几种:
    1:酒炙:有两法:a:一是先将药材与酒搅拌匀,再加热炒至微黄;b:二是先将药材炒至微黄,把酒洒入,略炒片时。如酒炙当归、川连等。
    2:醋炙:用米醋炙如上法。如炙香附子、三棱等。
    3:盐炙:先将盐加水适量融化,再与药材同炒。如炙橘核、黄柏等。
    4:姜炙:先将姜捣烂取汁,再与药材同炒。如姜炙竹茹等。
    5:蜜炙:将药材与蜂蜜拌匀,再加热同炒。如炙甘草、枇杷叶等。
    6:米泔水炙:用米泔水浸后再炒。如炙制苍术。
    7:羊脂炙:也叫酥炙。取羊脂与药材同炒。如炙制淫羊藿等。
    8:童便炙:取药材与童子小便同炒。如炙制香附子等。
    9:鳖血炙:先将鳖血加少量清水与药材同拌匀后,放置一时许,在锅中炒至变色既可。如鳖血炙柴胡等。
    10:矾炙:先将矾加水融化,洒入炒热的药材中,炒至干燥为度。如炙制郁金等。
    11:药汁炙:取药汁与药材同炒。如甘草汁炙吴茱萸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1 23: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