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领松(GMP)
收起左侧

[张祯民] 打造一流论坛更待何时?!——弄懂这六个词的释义,也就理解了“风险评估”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3-9-23 22: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城/怒云 发表于 2013-9-23 22:06
也在做这些东西,好象离取到真经还差了点。

我还没下手。找不到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9-24 07:0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西木 发表于 2013-9-22 15:43
ICH-Q9机欧盟药品GMP附录20“质量风险管理”收载的术语:
1.风险(risk)------损害发生的概率和严重性的组 ...

同意,还是以这个定义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9-24 07:06: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评估还是风险评估还是质量风险评估,目前属于国家引进,国内推行,企业学习执行阶段,过两年等大家都掌握了,再区分差别也不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9-24 07:0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968 发表于 2013-9-22 15:10
我代表99%的蒲友,表示不知道具体每一条需要怎么做可怜

我也不知道,所以我们有经历的话就多做一点。做着做着就知道了。这个过程是绕不过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9-24 10: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968 发表于 2013-9-22 15:10
我代表99%的蒲友,表示不知道具体每一条需要怎么做可怜

通过的也不敢说就做到位了吧??

点评

多多益善,就能通过,检查官喜欢滥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4 19: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4 10: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深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4 10: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冰糖橙 发表于 2013-9-22 19:46
针对    四、 “风险评估”的条款:、第133条、第134条、第138条,附录一第10条第一款、附录一第八十条。
...

同意一下,一般的企业能够做到这几条就不错了!其实个人认为人员的风险才是所有的企业最大的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4 10: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险管理本来就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不要说我们这些技术出身的管理人员,就是那些专业学习管理的管理人员也不能完全掌握。gmp本身的目的就在于要最大限度的规避药品质量的风险。我觉得gmp的编者就没有弄清楚gmp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所以造成目前的局面。不知这种看法是不是有道理,请各位批评指正。

点评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经风靡全国的全面质量管理。各个工业局和各个企业都成立了企业管理处(科)。所以,10版GMP引进的质量风险管理,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只是作为法规在制药企业强制执行罢了。同时要看到,它仅仅是全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5 1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4 10: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好多风险评估是为了评估而评估,没有理解风险评估的实质内容,有哪位老师能把实质性的内容培训下,有个标准模板就好了,有了模板大家还是直观点,也好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4 10: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要有一个思路,风险管理是要实实在在有一定基础上有条件支持条下实事求事做的,写文件仅量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9-24 14: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真理越辩越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4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968 发表于 2013-9-22 15:10
我代表99%的蒲友,表示不知道具体每一条需要怎么做可怜

其实用不知道做到什么程度来形容更恰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4 16: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嗯,,这还是说到具体的实际操作上,应该不同的企业的风险项目都应该是不同的,要具体做到什么程度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3-9-24 19: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上海 发表于 2013-9-24 10:02
通过的也不敢说就做到位了吧??

多多益善,就能通过,检查官喜欢滥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5 09: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同意楼主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9-25 10: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youlong 发表于 2013-9-24 10:22
风险管理本来就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不要说我们这些技术出身的管理人员,就是那些专业学习管理的管理人员也 ...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经风靡全国的全面质量管理。各个工业局和各个企业都成立了企业管理处(科)。所以,10版GMP引进的质量风险管理,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只是作为法规在制药企业强制执行罢了。同时要看到,它仅仅是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部分。所以,我的意思不要把它搞得那么神神兮兮,先把条款要求的做到位了,有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然后再推而广之,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化。

这一点希望能够正确看待林林总总的培训班上的忽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5 23: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sd8088808 发表于 2013-9-22 15:28
TQM真的有落实么,看看现在制药行业的水平吧,都是在糊弄。

举双手赞成你的观点!就连同一家外企也会因国内和国外而有所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6 23: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oseven 于 2013-9-26 23:21 编辑
静夜思雨 发表于 2013-9-22 15:03
风险评估的模板倒是不少,但是其它的要怎样去做呢?我也是一头的雾水。


很多风险评估是不需要固定模板的。比如在偏差调查表格的调查结论的章节,你可以增加一项质量风险评估的要求。目的就是把工厂认为偏差对质量的影响写下来,给个结论。来记录工厂认为有没有质量风险。通常来说很多人会说没有,因为一旦有产品可能就会受影响。但是说没有,是需要写理由的,不是只写结论,写理由的过程,就是评估的过程。这个评估应该有理有据,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尊重逻辑。
对于重复发生的偏差,工厂应评估累积的影响,来决定其中的影响因素是否应该上升为风险。

点评

有些事有人才好办吧,单枪匹马的,连个讨论的人也没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7 12:59
谢谢认真回复。没有偏差的现象是不正常的。有的药企是不愿意体现出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9-27 09: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9-27 09: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tooseven 发表于 2013-9-26 23:18
很多风险评估是不需要固定模板的。比如在偏差调查表格的调查结论的章节,你可以增加一项质量风险评估的 ...

谢谢认真回复。没有偏差的现象是不正常的。有的药企是不愿意体现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9-27 11: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3 07: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