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036|回复: 2
收起左侧

[临床医学知识] 我国肿瘤生物治疗有待突破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3-11-5 18:5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国肿瘤生物治疗有待突破


在近日召开的第11届中国(上海)国际新药创制前沿技术与产业化发展峰会暨2013上海(奉贤)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的“生物制品与疫苗研制专题论坛”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莉教授表示,我国生物治疗已具备良好基础,在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领域进展喜人,下一步亟待瞄准重点方向实现突破。

  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

  杨莉谈到,在经过外科手术、化学药物疗法、放射疗法之后,恶性肿瘤患者的存活率虽然明显上升,但目前也仅有约50%,更多的治疗手段亟须研发,而生物治疗则是重要的疗法之一。肿瘤的生物治疗分为免疫治疗(细胞、细胞因子、抗体与疫苗等)、基因治疗和小分子靶向药物、调节细胞凋亡及分化诱导、抗血管生成、骨髓移植与干细胞治疗等。

  杨莉举例说,以肿瘤疫苗为例,截止到2013年10月,在临床试验网上可以搜索到4890个与疫苗相关的临床试验,其中1344个与肿瘤疫苗相关,占到总数的近1/3。2010年4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首个前列腺癌治疗性疫苗Provenge上市,成为肿瘤治疗性疫苗划时代的发展事件,该疫苗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提高了37%。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经有数种肿瘤治疗性疫苗实现了产业化,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有数种肿瘤治疗性疫苗上市销售,如针对恶性黑色素瘤的Melacine和M-Vax治疗性疫苗以及针对肾细胞癌的Oncophage治疗性疫苗等。而基因治疗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止到2013年6月,国际上共批准进入临床试验的基因治疗方案1970项,进入Ⅱ、Ⅲ期临床试验的有400多项,其中用于肿瘤的基因治疗占2/3。基因治疗已经在某些难治性疾病,如肿瘤、艾滋病、遗传病等方面取得疗效。

  除了基因修饰T细胞(CAR-T)是生物治疗发展的热点外,杨莉强调,当前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的联合使用是临床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小分子靶向药物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其短期杀伤活性和免疫治疗的长期作用相结合可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临床研究和产业化成果初露端倪

  杨莉介绍,我国在前沿生物技术与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在蛋白及多肽药物领域,超过50项抗体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近100项进入临床前研究;在细胞治疗和肿瘤疫苗领域,10多项进入临床试验,处于临床前研究的超过50项;在基因治疗领域,约15项进入临床试验,在临床前研究阶段的约为30~40项;在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领域,处于临床前阶段的有数十项。“我国发表的基因治疗相关的科研论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2000年尚不足100篇上升到2011年的超过500篇”。

  杨莉特别强调,近年来,我国瞄准生物治疗的靶向性、规模化生产以及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攻关,许多生物制剂有很好的靶向性并能规模化生产,为安全有效的生物治疗产品的研发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已有两个抗肿瘤基因治疗产品上市——Ad-p53用于治疗晚期头颈部肿瘤、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用于治疗晚期鼻咽癌。

  以基于溶瘤病毒的基因治疗为例,杨莉表示,除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上市外,还有多个溶瘤病毒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表达HSP70的溶瘤腺病毒(H103)已经完成Ⅰ期临床研究,表达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溶瘤腺病毒(KH901)正在开展Ⅱ期临床研究,表达GM-CSF的溶瘤单纯疱疹病毒(OrienX010)已进入Ⅰ期临床研究。“近两年,有52篇溶瘤病毒抗肿瘤作用的学术论文发表”。

  杨莉建议,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及深化生物治疗的基础研究,发现新靶点、发展新型的基因治疗载体和递送系统等;突破基因及细胞治疗载体规模化制备的关键技术难点,尤其是慢病毒载体和腺相关病毒载体;开展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临床联合应用;加强临床研究,建立系统的肿瘤生物治疗药物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完善肿瘤生物治疗药物尤其是细胞治疗药物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1-5 19: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1-5 19: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来不想信有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30 05: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