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4352|回复: 24
收起左侧

从康泰疫苗事件,看药企如何应对突发“药害事件”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26 08: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康泰“疫苗事件”,但更多的是给公众看的。那么,作为同行,我们从这次事件、以及以往多次“药害”事件中,又能看出什么?有什么应对经验借鉴呢?

1、不要先自己下定结论

本次康泰“疫苗事件”,在出现了疑似因疫苗致死案例后,企业方称是“偶合死亡”。

作为企业高管应当掌握媒体报道常规,一篇报道不可能全部将采访材料都放上去,在报道中肯定重点突出吸引眼球的部分。甚至也会曲解企业表述的意思。

你说是偶合事件,一是自己判自己,缺乏说服力,二是企业不上检验机构,结论没有威权性,三是存在狡辩的嫌疑。而从跨国药企在中国应对负面新闻时,多以发声明的形式,来向外界传达“企业将严格自查、等待主管机构调查结果”的信息,这样完全不会引起公众的反感,也做到了非常准备传达,不会产生什么曲解。

2、立即排查判断是劣药事故、假药事故,还是其它


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后,特别是出现死亡案例后,企业高层应立即自查,初步判断是劣药事故、假药事故,还是其它原因,做到心理基本有数。

劣药事件,处理结果一般包括:没收企业违法所得,处以数倍罚款;责成企业停产整顿,撤销出事药品批准文号,收回出事药品GMP证书和批件;召回出事药品并进行销毁,对企业相关责任人和官方监管责任人予以撤职、处分等。如2006年的欣弗事件致11人死亡,最终就是这样的处理。虽然企业品牌严重受损,但通过工商更名等,企业是可以继续发展的。

假药事件,企业高层通过内部自查应当相对容易判断。一般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某种有害成分,或者用了某种原料之后生成了有害成分,最终致人死亡。如2006年的齐二药事件,15名患者使用了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后,出现急性肾衰竭或者神经系统损害,其中13人死亡、2人病情加重。最终的判罚结果是,该公司副总经理朱传华等5名被告人因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7年至4年不等,生产企业最终也被迫关闭。这比劣药事件要严重多了。

企业针对内部自查,初步判断是劣药、还是假药事故,以便为下一步应对采取得当的措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的损失。


3、掌握监管部门的一般调查流程,给予配合


我们通过以往的药害事件分析监管机构一般的调查流程和时间节点,这对企业掌握主动权非常有帮助,甚至也将对处罚结果带来影响。

第一天,如果只是少数病例出现异常反应,事故影响仍在医院。

第二天,如果异常反应人数增加,或者在其它地区也出现,或者出现死亡案例,一般都将进行医院会诊,同时报至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和药监部门,地方部门或许也会报至国家卫计委和CFDA相关部门。此时媒体一般开始介入,网媒当天将上稿,纸媒第二天见报。

随后一两天,将是视事件发展,主管部门一般会暂停该批次产品的使用,这主要是居于对已掌握单一批次产品出现事故判断作出的决定。

但如果同一产品两个批次出现问题,监管机构有权力怀疑所有批次产品都有问题,甚至同一条生产线的其它品种也有问题,此时采取的措施至少是停止该产品的使用,甚至整厂暂停生产销售。这是几天时间内采取的紧急措施已经完全不一样。如这次的康泰“疫苗事件”。

但这样的“停用”措施,只是一种监管者的“决定”,已经在市场上流通的危害产品有可能未获得这一信息而继续使用。在当前资讯如此发达的背景下,这种可能还是比较小的。

4、进入平缓期,企业做什么

如果出现几名死亡案例、并经媒体大量报道的情况下,大概在第四、第五天,国家级监管机构调查组必然会前往事故发生地和事故企业进行调查。

此时,涉及药害的产品基本已经暂停使用,致死案例不会再增加很多,甚至不会再增加,虽然媒体仍会大量报道,但整个事件进入相对平缓期。

同时,监管机构将调查产品流向,实现对危害产品的“控制”。作为企业,对产品流向应当是十分清楚的,应当在第一时间配合监管机构,将产品流向明白无误地告知监管机构,以减少药害的进一步扩大,尽快控制已流出的产品,并配合进行召回和销毁。

最后,就是等待调查结果了。这期间,如果是劣药,罚款、赔偿等是跑不了的,企业尚有继续生存发展的余地,因此在结果出来之前,可商量下一步的应变之策,无限期的停产对企业和员工都将是巨大的损失。如果是假药,最后有可能整个厂被关闭,事实上企业已经没有多大回旋余地了,只能听天由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26 09: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工商更名就能继续发展的话 还是有一点简单了吧,还不如赶紧卖掉转行算了。

还是要从源头上杜绝药害,药企应加强自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3-12-26 09: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就是走司法程序,现在遮遮掩掩恐怕只能是适得其反

双鹿就是典型事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2-26 09: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不错,其实可以考虑邀请世卫组织参与调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09: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Jopper 发表于 2013-12-26 09:04
工商更名就能继续发展的话 还是有一点简单了吧,还不如赶紧卖掉转行算了。

还是要从源头上杜绝药害,药企 ...

四川蜀中药业不就是更名了吗,现在发展的不也是挺好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26 09: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后,特别是出现死亡案例后,企业高层应立即自查,初步判断是劣药事故、假药事故,还是其它原因,做到心理基本有数。

打有准备的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09: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12-26 09:10
说的不错,其实可以考虑邀请世卫组织参与调查。

你这个邀请世卫组织参与调查的做法应该推广,可能调查的结果就不一样了,我们的领导们说我们都是经过世界卫生组织严格审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26 09: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有齐全的药害事件资料吗?想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26 09: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不要先下结论,应该等事件调查结果出来后在说,是非总有定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09: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消逝的风 发表于 2013-12-26 09:13
打有准备的仗

这就是一种对立的博弈,知己知彼,看看谁是最后的胜出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09: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消逝的风 发表于 2013-12-26 09:13
打有准备的仗

这就是一种对立的博弈,知己知彼,看看谁是最后的胜出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09: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jenny 发表于 2013-12-26 09:15
谢谢楼主分享,有齐全的药害事件资料吗?想学习下~

发动网友整理一下呗,这个集一人之力有点儿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12-26 09: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第五步,第六步{:soso_e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09: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xhf123456 发表于 2013-12-26 09:16
企业不要先下结论,应该等事件调查结果出来后在说,是非总有定论。

企业应该充分意识到现在互联网的厉害,所以无需着急下结论,埋头调查整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6 09: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应严自律,讲得很到位{:soso_e1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09: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为 发表于 2013-12-26 09:19
还有第五步,第六步

请完善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2-26 09: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才子 发表于 2013-12-26 09:20
请完善指点

他的意思,貌似是:理由可以很多。。。。。p民持续误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12-26 09: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呆子 发表于 2013-12-26 09:07
反正就是走司法程序,现在遮遮掩掩恐怕只能是适得其反

双鹿就是典型事例

三鹿现在挺有意思,还用这个牌子,做粗粮、健康食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12-26 09: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仲夏秋夜云 发表于 2013-12-26 09:28
三鹿现在挺有意思,还用这个牌子,做粗粮、健康食品了

低风险行业,一般也就长期毒性能够看出来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26 11: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才子 发表于 2013-12-26 09:11
四川蜀中药业不就是更名了吗,现在发展的不也是挺好嘛

    真  扯  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6 22: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