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73|回复: 5
收起左侧

[行业动态] 《黄帝内经》-火星读法-第九节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4-11-22 19: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文: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痃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昧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放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解释:
阴和阳的关系其实很简单,易懂:阳,需要致密、无处不在,维护阴所在。阴阳之间关系就像春季和秋季、夏季和冬季,之间的关系。阴阳平和互动才是关键,称作“最佳自然合作”。所以,阳气虽然强劲,但是如果不致密,疏松,则阴有死角,不能被推动,最后导致阴气衰,阳气也绝。阴气平和充斥,阳气致密固外,先天精气,后天人体神明都可以处在自我调控,生生不息,安定、太平。如果,像前面所讲的,阴气、阳气之间,貌合神离或者没有交做,最后先天之精,和后天阴阳之气都会枯竭。
阳气不密固,外风动,携带非体内所需,乘虚而入。阴阳受扰,失和、不交做,则导致体温忽冷、忽热,不正常。所以,春天受外邪伤,邪气容易滞留机体(冬天残阳尚未回复),阳气不足内运,人容易腹泻。夏季容易受到热侵袭,阴耗损,秋天则容易腹股沟结肿、发热、恶寒,或寒热交替往来。秋燥,不及收、养,伤阴,则湿粘滞不化,逆气上行至肺、喉而咳嗽,引发痿软,而昏厥。冬天没有做到前面所讲的“不要扰动阳气“,则受寒邪侵扰,春天必然体温不正产,甚至春温发作(可能属于流感、手足口病)。四个季节的自然气候,交替流转。而,体内阳气不致密、固守,阴阳不交做,引发病疾,伤及内脏,就是这个机理。
体内后天阴气之所以可以生生不绝,是因为饮食补充滋养化生。但是每天多食、过食,饮食也会伤人体。举例说,早上,过食酸味,肝气助长生发本是好事,但是抑制胰、胃消化。口味偏好太咸,大骨穴脉搏鸿大、心律快,膈肌收缩,抑制心气搏动。口味偏好甘甜,呼吸加快,心率快,面色发暗,肾气亏损。口味偏好苦,抑制胰脏,胃蠕动减缓。口味偏好辛散,脉络、筋肉失阴而粘滞松弛,精神夬异。所以说,不要口味偏激,口味均衡,筋骨正常,阴阳气均衡交做,血流通畅,皮肤张和松弛有规律、固密。这样,大骨穴脉搏平和,精进。平时注意上述这些,便可长生以达天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22 19: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大师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22 19: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文件       多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23 08: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这里呢,说「阴阳」一定要调和。如果不和的话,就好像一年只有一半的季节,那人就不能活了。
它说「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这个阳太过于旺盛的话,可能它就会把你阴的部分烧干了。身体的运行一直在狂飙的话,营养会耗损得很大。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果阴阳离绝的话,人的精跟气就都会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1-23 18: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24 14: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收藏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2 10: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