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29|回复: 1
收起左侧

[社会广角] 原卫生部部长高强:我对医药健康产业4大吐槽点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4-12-29 15: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来源: 健康时报
12月26日,由健康时报社、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主办的第七届健康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医药健康产业:融合与新生”。在论坛上,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忍不住吐槽,很多吐槽点让人感到意外。
吐槽医疗投入:国家投那么多钱 怎么老百姓就没感觉
不久前媒体发表一个医改蓝皮书叫《中国医药体制改革报告》,它指出,2009年—2013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累计是30682亿,2014年财政预算安排的卫生支出10071亿。2003年我刚到卫生部的时候,全国的财政卫生经费只有778亿,11年增长到10000多亿。
但是给人感觉是,政府的投入并没有有效的减轻居民个人的负担。政府的投入钱哪儿去了?
问题在于政府的投入中,很少用于改革公立医院不合理的创收机制。近几年虽然有的医院改革以药补医的机制,医院收入减少了,但这部分需要弥补的,政府也没有相应的增加补助,而是通过调整医药服务收费标准增加收入而弥补,这种机制怎么能够有效的减轻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呢?
可以想像,在公立医院仍然实行自收自支的创收机制的情况下,如果政府拨款只用于改善医院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购买大型设备,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增强医院的创收能力和水平,很可能进一步加重群众的医药费用负担。
吐槽医院创收:只给你买设备 不给你发工资
对于医务人员和群众的利益融合我们讲了多少年,一直强调公立医院要保持公益性,不要和群众争利,但是收效甚微,关键就在于我们的医院到现在还是一种功利创收的机制。政府对医务人员的工资基本上是一分钱没有的,完全靠医疗服务卖药去挣钱的方式,挣得多发的多、挣得少发的少,这种机制是鼓励医务人员去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导致了医疗费用负担的加重,这种机制始终难以解决。
我们有些部门坚持的原则是办事不养人,我可以给钱买设备、建房子,但是我们不能保证你工资,你去服务创收发工资,这种机制是把我们的医务人员推到了群众利益的对立面,这是导致医患冲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既伤害了群众利益,也伤害了我们医务人员尊严和白衣战士的形象。
吐槽慢性病防控:病人越来越多 只会等病人上门
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肾病、肝病等严重疾病仍然在威胁着人民的健康。2006年我在卫生部有一个调查,当年全国到各类医疗机构去就诊的人数是28亿人次,去年超过了60亿人次,这说明我们一些严重疾病的控制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过去叫“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说明预防疾病控制的重要性,但是真正把这个正确的健康理念落实到工作中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
我们现在卫生控制体系预防控制和疾病治疗是分离的,我们的疾病控制人员大多是应付传染病的传播,而对慢性病、常见病的传播没有太多有效的手段。我们的医生大多数是坐诊看病,等病人上门,很少深入到社区、家庭去调查、了解疾病的流行趋势。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吐槽医保报销:越是进口的疗效好药 越不报销
我们的医保机构对于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非常薄弱,还对居民的健康权益却设置了种种的限制。比方说我们都是参加医保的,大家在看病报销医药费的时候都有一个目录,这个目录内的是可以报销一部分的,但是还有相当多的药品和服务是在目录外的,是全部不报销的。越是贵重的药、越是进口的药物、越是一些疗效好的药,都不报销。
现在问题在于,我们的医保部门只监管报销的费用,对群众自费的费用没有人管。如果我们的公立医院为了创收,就引导老百姓多服用自费的药品和服务,群众的负担怎么会减轻呢?
我不赞成我们的费用报销体系是采取一部分报销、一部分不报销的双轨制,凡是与治病救人有关的费用和服务都应该纳入到报销的范围。
吐槽药物审批:几个人关着门批药 能不腐败嘛
我们全国也就七八千种药,但是批出来的药号大概有19万个左右,一个品种的药有几十个号,而且批出的价格不一样,同样的药品相差十几倍,这就导致了同药多名、同药多价,难免不产生腐败。
监管药价审批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出在审批制度本身,而是出在审批环节的不公开、不透明,只有少数人秘密审批,这不是制度问题,这是操作的问题。
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药品基本都是政府监管,没有放开。前几天一个法国朋友来跟我介绍,他们法国的全部药品都是政府监管,政府核定,但不是一个部门,有卫生、财政部、经济部、保障部,几个部门联合组织一个药价委员会,联合审批、定期公布,这能出什么腐败问题?
吐槽健康产业:健康产业盖房子,不是做房地产
健康产业领域广泛,既包括社会办医,也包括养生、养老、健身、文化娱乐等领域,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的健康需求,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并逐步实施,切忌一哄而起,构成浪费。不能是社会自发的谁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应该由当地政府按照区域卫生规划或者依据健康规划有效的、有步骤的去实施发展问题。
现在各地发展健康产业有一个很明显的动向,就是房地产企业的积极性非常高,我们千万不要把我们健康的一些设施变成房地产的问题。
医疗服务的保障是质量,而质量的保证是人才。可以投资盖很多医院、建很多病房,问题是我们的人才从哪里来。有人说可以从公立医院去招聘人才,这个话不错,问题在于,如果我们从全国的角度整体考虑,利用社会资本短期内可以盖很多大型的医院或者医疗城,但是培养不出相应的合格的优质的医疗人才,包括我们现在的一些公立医院,靠贷款盲目的扩建、改建也出现了一些优质人才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



卫生部部长高强医疗体制
[url=]收藏(0)[/url]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2-29 17: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部长也吐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0 14: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