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沁人绿茶 于 2015-2-4 11:24 编辑
中央电视台2014年底曝光山东“鲁抗医药”大量偷排抗生素污水问题,当地环保部门按照处罚上限做出的总计5万元的罚款,昨日再度引发社会大众的关注。 不仅仅是鲁抗医药,国内的化学原料药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不少企业都是依靠牺牲环保和低成本劳动力来获得竞争优势。今天小编就与你一起回头看看近年来因排污问题被环保部门开出罚单的制药企业: 1.2014年7月份曾雄踞中国青霉素市场前列多年的河南新乡华星药厂因超标排污被河南省环保厅罚款143万元。这是小编在网上搜到的最高罚款。 2.2011年8月份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收到来自监管部门开出的总额为123万元的罚单。当时堪称巨额罚款。 3.2013年8月份金华当地环保部门对浙江华义医药有限公司涉及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处理设施案件,对该企业开出74.934万元罚单。 这也是义乌历史上涉及排污企业的最高环保单笔罚单。 4.2012年宁夏泰瑞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宁夏启元药业因违规排放,环保局共开出12张罚单,罚款仅为22万元。 5.2014年9月份菏泽市环保局向菏泽方明制药有限公司水污染防治设施未经验收、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的行为,对其处以15万元罚款。 6.2014年1月份鲁抗医药被山东省邹城市环保局罚款3万元。 相对国内的几万元到上百万元的罚款而言,国外对制药企业环境违法处罚要重得多。如美国礼来制药公司由于在巴西运营生产过程中存在废弃物污染土壤和水源问题,收到了当地一张总额达到4.5亿美元的巨额罚单。与国内相比,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虽说加大对企业的惩罚力度不能只体现在罚款一方面,但区区几万元到上百万元的罚款对于一个上市公司、纳税大户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由于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不少药企都铤而走险偷偷排放超标污水,抓到罚款了事。 而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来看,制药工业的环境污染治理法规政策制定和执行比较到位,惩治普遍较重。治理技术也比较先进。真正治理好制药企业环境问题,不能仅仅是在文件上有所表示。 作为一个制药企业,不能前门治病,后门致病;注重环保不应是被动之举,其直接影响到企业生存、发展、口碑和股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