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3145|回复: 11
收起左侧

[行业反思] 【原创】固体工艺开发中的几个误区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5-4-21 21:2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道路漫长黑暗 于 2015-4-21 21:27 编辑

    前阵子论坛里关于处方工艺不一致的讨论如火如荼,工艺不一致很多时候反映出来前期开发的处方工艺不合理、不可行,存在先天缺陷,有的是盲目求快、有的是偷工减料。一个产品处方工艺确定之后,其整个生命周期内往往只会修修补补的维护一下,一个凑合着干的工艺很可能就伴随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了。在开发的过程中有一些误区值得警惕。

1.一步到位不做筛选
    通常为了寻找最佳组合,一个处方开发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的筛选试验,近年来流行的DoE等既是这种模式的代表。但有的企业缺少相应的能力积累或者怕花钱,即便规模上来了依然是游击队的打法,做工艺不靠筛选反倒希望由开发人员灵机一动拟出一个“可行的”处方工艺,这种模式应对过去怎么做怎么有,想不合格都难的“已由国家标准药品”尚还凑合,面对“仿产品不是仿标准”的真正仿制药往往就力不从心。好做的产品也就罢了,有些制剂难度较高,试来试去的不成功,浪费时间不说关键是对后续的开发生产几乎毫无参考价值。

2.跟着感觉走
    筛选试验的一个前提是相对准确的结果反馈和分析,否则很可能就大浪淘金,伴随沙子一起冲走了。有的老师傅还坚持靠目视、试手感,流动性尚可......可压性不错......混合均匀度还行......,这种人做出来的处方工艺获得的产品知识严重不足,整个工艺过程就像是一个黑盒子,有工艺无边界,既不知道波动好还是不好,也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更好。随着生产进行,变更积累,最后突然爆发出来往往就措手不及酿成事故,对商业化生产阶段的参考价值非常有限。
    很多企业觉得这个产品我做了多少年了我懂,其实他们不明白,你可能知道有十个参数有影响但你不知道影响有多大,有问题了对着一个次要项目使劲做些无用功,就好比考试的时候你对着一道选答题死磕结果没时间做基础题了,这样你能拿高分?

3.重合格轻生产
    有的人为了注册而申报,一切以符合检验标准为目标,对于生产的适用性完全不考虑。觉得自己在为企业争取时间,反正批件烂在锅里之后我在慢慢做吗。结果生产怨研发做的破工艺,研发怨生产不配合。

4.盲目追求先进水平
    有的人对于先进水平盲目崇拜。一听别人说粉末压片如何如何优秀节能,发达国家占处方比例一半了云云就激动地不行,不管什么方子都想粉末压片。但你回过头来想,真的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粉末压片吗,粉末压片对设备要求那么高你能做到吗?普通有制粒工序的产品,对原辅料的性质要求相对较低,因为制粒过程就是一个改性的过程,去除制粒之后完全依赖于原辅料的粒度分布、松紧密度、晶型等等,相当于把产品的命脉交给了上游,可怕的是很多上游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对下游的影响有多重要,可能他一个微小变更就坑的你倾家荡产。你回过头来看这些极力推荐的是不是都是一些进口辅料、设备厂家?不整高水平你会买这么贵的产品吗,人家穿着运动鞋跑步你穿着高跟鞋跑,博尔特来了也没辙啊,谢老师说有关物质是发达国家的烟雾弹,其实粉末压片、热熔挤出、微丸压片、渗透泵控释片等等等等烟雾弹老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4-21 21: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4-21 21: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是跟风时期注册的药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5-4-21 22: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4-22 00: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研发也确实该好好想想了,如何做好仿制药的研发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4-22 07: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皇后 于 2015-4-22 07:08 编辑

楼主说的都是技术角度。从管理角度来说,公司的老板,拍脑门决定一切,不按照研发流程,缩短小试中试以及稳定性试验的次数,盲目的追赶进度,前期没做明白,直接拿生产批量来放大,失败之后再互相推卸责任。没有足够的数据积累,编造假的申报文件,匆匆上报,然后公关,等拿到批件实际生产后,开始出现各种问题...现实中碰到太多第二条出现的事了,一切凭所谓几十年的经验去口尝、去触摸...这种感觉出来的研发产品,让其他人以什么指标去参照呢?第四条说的很好,工作中出现明明拿馒头能解决的问题,非得拿鱼翅来折腾。
研发要做的好,要有支持研发的老板,还有懂行的技术主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4-22 08:5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实际操作解决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5-4-22 08: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制剂工艺研究中存在两大麻烦:

1、我始终强调的,辅料质量不稳定;为什么中国制剂喜欢用进口乳糖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

2、其次,没有进入更深层的研究。如片剂,我们仅从硬度、溶出等一些技术参数去摸索,而没有从内部结构去深入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4-22 10: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很经典,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无外乎这么种种。
我忍不住要分享一下这个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4-22 1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是差钱, 小试做个百十来批的, 中试前再预试个几十批的, 瞎摸索都摸索出规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5-4-22 11: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急功近利,这不完全是制药一个行业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4-22 13: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15 12: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