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196029
帖子
主题
积分4883
注册时间2015-5-7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楼主 |
发表于 2015-6-18 20: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ervine11111
尊敬的谢老师,您好,我是ervine11111
目前手里有一仿制胶囊品种,该药属于BCS 1类,在做溶出曲线对比的时候,原研药在不同介质中包括PH1.2,4.5,6.8,水中篮法转速100rpm时,15min都能达85%以上,在此条件下仿制药也能达85%以上是不是就可以认定两者是相似的了,还需不需要进行其他转速下的比较如50rpm?因为原研在低转速条件下在PH1.2,4.5,6.8溶出介质中15min不到85%,而仿制药却能达到,相差十多个百分点,这样的结果需不需要再调整处方使其曲线相似呢
网友 ervine11111:
你好!
转篮法/100转区分力不强,故两者间差距无法体现;而50转时,发现自身复方制剂较参比制剂溶出快,按照严格意义来讲,不可以!仍需继续进行处方筛选与制剂工艺研究,使仿制制剂慢下来,直至与参比制剂一致。
祝研发顺利!
上海药检所 谢沐风 12/15/2010 8:32 PM
ordan106
谢老师您好!
我现在在做个3类仿制药,测定上市样品与自制样品的溶出度,溶出介质是PH 4.0醋酸盐的的缓冲溶液,45min的测定结果是:上市样品20%左右,自制样品的溶出在50%左右。理论上上市样品在45min的溶出应在85%以上,现在的问题是上市样品的溶出很小?请您指教
网友 jordan106:
您好!
您所阐述的观点“理论上上市样品在45min溶出量应在85%以上”是不正确的。
如何采用溶出度手段,循序渐进、抽丝剥茧地剖析原研制剂,请详见“相关资源上传贴”中本人撰写的溶出度研究系列文章,阅后便可知晓。
祝好!
上海药检所 谢沐风 2010-1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