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蒲公英 于 2015-11-15 23:38 编辑
文/仲夏秋夜云 [蒲公英快讯]2015.11.14日,由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以及国际制药工程协会合办的2015中国制药工程年会在上海喜马拉雅大酒店开幕。
开幕式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副主任孙京林致辞。蒲公英小编尽全力进行记录,速递网友,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传递行业最新动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年FDI的工作量巨大,国际检查数量大幅度增加,飞检成果明显,近期震动整个行业的临床数据核查成绩斐然,为整个行业的肃清和推进起到了强大的监管作用。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的发展由四个阶段组成。1994年的卫生部药品认证委员会,1998年改制为SDA药品认证管理中心,2003年发展为SFDA药品认证管理中心,直至2014年正式成立CFDA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 食品药品审核差异中心的主要职能为: 1、组织开展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相关工作。 开展药品研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相关的合规性核查和有因核查。开展医疗器械相关质量管理规范的合规性核查、临床试验项目现场核查以及有因核查。组织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质量管理规范相关的飞行检查。 2、组织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相关的境外核查工作。 新版药品GMP后,仅无菌药品,FDI完成76期《药品GMP认证审查公示》。至今受理1572家次,完成率76.19%;完成检查数1551家次,完成率75.36%;公告书1446家次,完成率72.02%。 国家各省的检查情况看来,江苏省、广东省、山东省位列前三。 2011-2015年同比显示,数据平稳。就2015年1-11月的数据,无菌药品 核查的一次通过率为91.6%,不通过率为3.9%,整改后通过率为4.5%,发告诫信比例为21.4%。 就目前的核查情况统计,无菌药品GMP检查缺陷分布主要缺陷项为: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厂房设备等。 新版GMP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集中在:工艺验证、人员、变更和偏差、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无菌培养基模拟灌装、实验室数据管理。 二、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情况: 共收到1099个品种的药品注册告知书。企业提交注册生产现场的申请969个。对涉及的448家药品生产企业的943个品种实施了现场核查。 共完成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检查报告958件并送药审中心,其中检查不通过品种62个,占总数的6%。 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验证的样品存在真实性的问题 案例分享。当发现有真实性问题的时候,发文要求重新进行工艺验证。复核检查发现存放于仓库的样品外观、颜色异常。现场检验中发现耐酸力、溶出度、含量不合格。最后经过核实发现掺入其他样品顶替工艺验证样品。 2、修改HPLC/UV工作站的系统时间 一般会将HPLC/UV的电脑时间修改到稳定性考察的日期,在进行测定。现场发现过电脑时间多次更改。也发现过补写相关仪器使用记录,补写的时间与实际不符合。 3、UV工作站电脑不在现场 工作站存有大量的重要数据,包括含量、溶出度、纯度等项目,这些数据涉及工艺验证批、动态生成批成品检验数据和部分稳定性考察数据。但企业成电脑一个月前损坏了,也未能提供备份的电子数据。 4、图谱问题 红外图谱出现峰形、波数、强度等指标完全一致。 案例分享:某公司两个品种的生产记录,出现灌装时间重合,且为同一台灌装机。 三、合并检查开展情况 整体情况:共34个品种,涉及13个省,组织共30个检查组。 与省级认证的合并检查,共17个品种,涉及9个制药大省,共16个检查组。涉及的省份为:江苏、山东、吉林、重庆、云南、河北、福建、浙江、湖南。 合并检查的意义: 1、加快新药上市速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这是政府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新举措。比以往新药上市时间缩短了一个认证检查周期。 2、推动药品GMP实施、从源头上严格把好药品质量关。 合并检查加强了药品质量风险控制的力度,使新药上市前得到全面的质量控制。 3、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工作效率 合并检查节省政府人力、物力资源,加快了药品上市速度,节省物料消耗,降低药品上市成本。 四、境外检查 2011年4月,进口药品境外生产现场检查工作正式启动。 2011年至今同比,检查数量从7组增长到32组。其中最多的欧洲,达到58个;北美12个;东南亚12个;印度5个;南美1个。最多的品种为化药注射剂。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为化药固体制剂。境外已上市产品仍旧占有最高比例,临床试验阶段核查占比最小。2014年、2015年进口药品变更等补充申请明显增加。我们发布过一系列停止进口类似于爱活胆通等三个品种的通告, 五、跟踪检查 主要针对对象: 1、疫苗、血液制品,个别企业品种计划进行2次跟踪 2、上一年度质量公报中抽检不合格的注射剂企业 3、上一年度发放告诫信的企业 4、注册生产现场检查或GMP认证检查发现缺陷较多的企业 5、中药注射剂和生化药品 6、国外检查机构检查发现较严重缺陷的企业。 相对2014年,今年将大幅度加大跟踪检查力度,由去年的80家增加到270家次。 六、飞行检查 2015年截止到目前,共组织飞行检查42次。收回GMP证书11张(中药饮片4张,银杏叶相关3张,生化药2张,其他2张),立案查处或责令召回的9次(中药饮片3家,银杏叶相关3张,其他3张),符合要求的15家次,还有一家待定。 七、药品GMP国际检查观察 目的 1、掌握药品生产企业产品出口情况 2、掌握主要国际组织和国外机构药品GMP检查情况 3、分析企业缺陷情况,指导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为药品GMP检查工作提供参考 4、视检查情况适时开展跟踪检查及飞行检查 2015年共组织完成国外药品GMP检查观察52次,包括48家制药企业。涉及WHO、EDQM、FDA、BGV等国际组织及国外药品监管机构,各检查机构检查。在52次国外药品GMP检查中,检查范围包括原料药、口服固体制剂、生物制剂、吸入剂、医药中间体、诊断试剂等等。 52次国外药品GMP检查观察工作中共记录发现的缺陷项673项。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生产管理、物料与产品、设备、文件管理、确认与验证六个类别的缺陷占了全部缺陷的80%以上。 八、临床数据核查 近期新政关于临床数据自查引起行业震动。关于117号文,对临床核查提出了要求和工作目标。 总要求:执行“四个最严”,目的是严把药品从试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 工作目标:自查希望申办者主动发现问题,自查自纠;核查希望发现存在的真实性问题,正本清源;同时采取长效机制,希望自查-核查-审评互相结合,多重保证临床数据真实可靠。 关于228号文,核查方面有几方面通用和专用内容,主要为II、III期临床试验、BE/PK试验、疫苗临床试验数据核查要点。 关于229号文,其中8家企业,11个药品注册申请被宣布不予批准。 临床数据核查中发现的问题: 1、临床部分 受试者入组环节;受试者住院、采血环节;试验用药品管理不符合要求;临床试验过程中原始记录缺失;机构存档资料与申报资料不一致;违背试验方案。 2、分析测试部分 瞒报数据、修改数据、虚假数据、数据不可溯源、总结报告数据与原始记录数据不一致。 八、药品检查工作展望 1、组织修订有关附录 2、继续完善各类检查指南、检查技术指导文件 3、构建相对一致的中国药品检查质量体系 4、加大检查员培训力度,按照专业类别构建骨干检察员队伍 5、加强与国外检查机构、检查员的交流 6、进一步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同时采用网上公布检查结果,联合媒体曝光等新措施 7、实施各项GXPs的责任主体,希望中检查成为“新常态” 8、检查机构自身的QMS的建立与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