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298|回复: 3
收起左侧

[医生与用药] 赵飚:关于药品电子监管码的调整建议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5-12-16 17: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赵飚先生之前写过几篇对于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意见。意见主要论述了药品电子监管码无用且耗费民财国力的问题,以及药品电子监管信息系统的运维主体存在的重大的身份问题。但现实的情况是,国家确实希望找到某种方式强化对药品进行更有效的监管。药品电子监管码现已在推行。因此,提完意见也应该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那么,怎么解决现在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存在的问题?怎么做才能让药品电子监管码真正做到利国利民。赵先生针对药品电子监管码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建议一: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药品电子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及运维。

    一个国家的药品电子监管信息系统毫无疑问应该由国家政府负责建设和运维。这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它主要需要完成几项工作。

    一是电子监管码信息系统建设及运维资金的筹集。

    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投入一笔资金。后续也还需要一定的费用进行系统的运维。系统建成我估算在2亿左右。我说的这个2亿左右的系统是一套比阿里健康那套系统功能要强大得多的信息系统,无论从软件还是从硬件来说都要更强。这项资金的投入并不算大。可以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直接向国家政府申请专项资金。如果政府确实暂时没有预算,也可以通过向药品生产及流通企业收费的方式筹集资金。每个药厂交1万元,每个药店交300元也就够了。不足的话,再多一点也不是问题。以后的运维就更不是问题了。一个药店一年交100至200元也就足够了。因此,建立新的药品电子监管系统,资金不是问题。

    二是信息系统的建设。

    新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将会比阿里健康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功能要强大得多。这我会在后面详述。

    阿里健康的药品电子监管码本来就不是为了药品监管而设计的信息系统。而是原来准备推给质监局进行食品质量监管而设计的一套信息系统,后来因为不可行而被食品行业集体行政诉讼,还没开始正式推广就不了了之的一套信息系统。其明显特点就是其没有关注药品行业的批号管理。因为过去食品行业的产品上就是没有批号的。

    阿里健康把这套信息系统拿到药品行业来推行。本来就是一套没有对症下药而移花接木过来的系统。因此,它不是一套严谨的药品监管信息系统。总体而言,阿里健康用这套系统来管药品,本身就是在瞎搞。以我多年做信息系统实施管理的经验来看,阿里健康那套小儿科的电子监管系统,确实是不成样子,难登大雅之堂。

    要建立新的药品电子监管信息系统,还是应该回到信息系统建设最基本的流程上来。要系统地完成需求调研、蓝图设计、系统开发设计、测试运行等相关的流程。真正按药品监管的各项需求来进行开发,而不是找一套本来用于其它功能的信息系统来勉强使用。而系统的开发设计,可以对全社会的信息软件与实施公司进行公开招标。从而找到具有开发能力又价格最合理的系统开发实施商。

    经过全新的设计,新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将更适合药品经营和药品的安全质量监管。因此,建立新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开发建设不是问题。

    三是后续运维。后期运维是一件更简单的事。国家可以招聘一些专业的信息系统运维人员进行核心系统管理。不用多,几十个人就可以了。而对一些非核心工作,比如硬件及软件维护,比如一些小的后续开发及一些问题的处理,可以交由一家或多家第三方公司进行维护管理就可以了。因此,药品电子监管码后期的运维,也没有问题。

    综合几个方面来看。药品电子监管码应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整理运维。从各方面来看,这个建议都是可行的。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整个中国的药品电子监管数据就不会控制在外国公司手中。也就不会存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是竞争对手的问题。

    建议二:药品的条形码、批号、电子监管码三合一

    我的第二个建议是在新的药品电子监管码信息系统中,把药品的条形码、批号及电子监管码三合一。药品包装上打出来的是一个同时包托了电子监管码与批号的标签。而数据信息对条形码、批号及电子监管码做了集成。这是一项重大的利国利民的工程。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将对药品生产与流通行业产生巨大帮助。这样,企业不但不会因为药品电子监管码而白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将因此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它将带来很多益处。

    一是全面解决过去批号管理的弊病

    过去药品进行批号管理。最大的问题是差错率大及效率低下。

    首先是差错率大的问题。批号不是电子信息,而是打在商品包装上的一串数字。这串数字因为是后期印在包装上的,所以受到包装材料、打印技术、员工工作品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批号有时候非常难以看得清楚。在后续的流通环节中,看错的概率非常大。就算印得没有问题,因为要人眼识别,差错也会存在。在识别完之后,又要人通过手工录入信息系统。在这个环节出现差错也非常普遍。员工识别错误,工作不认真等各种原因都会带来差错。而上一环节一旦出现差错,就会一直延续到后面的所有环节。而三合一之后,差错率将会大幅下降。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流通和零售环节的工作效率。因为商品的条形码和商品的批号是两个不同的商品信息。因此在流通与零售环节,又要扫商品条形码,又要选择录入商品批号。因此工作效率非常低下。如果再加入一个电子监管码,那同样一个商品,在流通与零售环节就又要扫商品码、又要录入商品批号,还要扫一次电子监管码,工作效率再次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再次大幅上升。如果三个信息合而为一,不但不用增加电子监管码的工作时间和成本,还可以降低原来批号管理的时间和成本。效率提升了,也就降低了药品流通与零售环节的营运成本,这些企业就有能力把药品的价格降下来,让利于民。这样的改造,利国利民。

    二是全面兼顾企业运用

    阿里健康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除了监管,几乎毫无用处。而且我在之前也论述过,其实它的监管也是个假监管,因为可以用下游数据覆盖上游数据等系列重大的系统设计缺陷。阿里健康的电子监管码系统是一个小型的封闭系统,总体而言更像一个玩具。当然,是一个玩起来很花钱的玩具,其费用相当于每年发射几十颗人造卫星上天去玩的玩具。

    新的电子监管码系统是一个充分兼顾企业运用的系统,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做好如下一些工作。

    首先可以更好地进行药品的质量管理。现在阿里健康的电子监管码系统实际上根本管不了。无法管控假药,无法真正有效地监控药品的信息流、物流及单据流。而新的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应该可以做到这一点。

    其次更好地进行药品的经营管理。包括药品的效期商品管理、退货管理、产品的售后服务管理等等。因为三个信息合一,企业的相关各项数据不再是一个个的孤岛,而是可以相互连接起来。这些数据一旦连接起来,企业就能够把这些数据充分地运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6 17: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三:电子监管不用强制要求每个环节都管到单品。而是可同时管到批号或单品。具体管到什么程度,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药品电子监管码要求管到每一个单品,看上去虽然管得很细。但其实不必要。得别是在批发、配送等中间流通环境,这样的管法将会给流通企业增加数倍的工作量。而且,增加得几乎毫无价值。我建议在药品电子监管的整个流程中做如下一些改变。r>一是简化批发及配送环节的监管方式。批发企业及连锁药店的配送中心收货还是用批收货验收。因为收货量很大,一个个地收,会浪费大量时间。而上游企业在发货时,可以直接把这批货的电子信息同时发给下游收货企业。下游收货企业只需要按一定比例抽样验收就行了。

    二是同一企业内流转过程中不必每一个环节扫码。只要能保证电子数据与实物准确对应,那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建立更高效的业务流转体系。比如企业内部,只要发货时数据信息已扫码确认,那收货环节是完全没必要再扫一次的。因为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系统只接发给收货单位,比如零售门店。如果是批量发货,比如一件货或几件货是同一批号的,那连内部发货环节都不用一一扫码,而是直接调用整件货的电子数据就可以了。

    建议四:全面强化电子监管码终端使用的易用性。

    药品的监管,只靠药监部门是不够的。药监部门才有多少人?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加人。真正要把药品监管好,应该充分发挥药品经营企业的作用和广大民众的作用。阿里健康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实际上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因此,对于药品电子监管,提升监管工具的易用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主要是要做好几点。

    一是让药品监管部门易用。在系统开发中,应该做到药监部门只要拿着一个手持终端,到任何一家批发或零售门店一扫商品,就基本能够判断这盒药有没有问题。这对系统的功能有很高的要求,阿里健康的电子监管码系统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二是让经营企业易用。现在有些药品监管部门老是把全部药品经营企业当成贼一样防着。其实绝大多数药品经营企业都是有责任感的。大家都是希望能够为大众健康做出贡献的。但现在能够识别药品真伪的方法确实是不充分的。找到一种更快捷有效的方式提高药品真假的识别,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们应建立药品的全程监管体系,使药品监管部门、药品经营企业都能够承担起保护公众用药安全的职责,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而阿里健康的电子监管码系统并不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

    三是让消费者易用。让消费者参与监管,打共同保卫药品质量的人民战争,才是最重要的解决之道。如何让消费者能够快速查到其购买的药品是真是假,是后续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只要消费者全面参与了药品质量的监督,各种假药劣药将难以遁形。但现在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并没有这样的功能。消费者要查到其购买的药品是不是真的,极其复杂极其困难。而这本来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在系统设计时,让消费者能够快速查到其购买的批号药品是否与他购药的企业有可追溯的关系就可以了。而阿里健康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基本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当然,有了这个追查系统,还得进行持续的消费者教育。让大家有这个意识去识别药品真假,同时要学会如何去识别。

    建议五:不要迷信信息系统,实干才是硬道理

    这些年来,我们接触到的很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政府官员都有一个普遍的误区,以为只要有一个好的信息系统,就可以每天坐在办公室看看电脑就完成药品质量监管了。这其实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如果你不去各个企业的物流中心检查,不去各个零售门店抽查,你永远不可能真正完成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职责。

    无论是原有的阿里健康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还是后续新开发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都不可能真正意义通过信息系统最终完成对药品质量的监管。因为,实际上基本所有的假药劣药都不进系统,都是在监管的信息系统之外流转。这些假药都不进系统,你坐在办公室里天天盯着电脑能看到什么?

    而如果我们药监部门的人员认真到基层监查,那就算没有药品电子监管码,药监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批号,也能准确查出各企业的药品是否是假药。只是如果有一个好的信息系统,查起来会更方便、更快速高效。

    所以,归根结底。要把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好,最终还是得落到一个“勤”字上去。最终还是要我们药品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真正有使命感,有责任感,有执行力。他们需要的是实干,要能够不断地深入到基层的药品经营单位去。而不是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看电脑。

    基于以上一些原因。我个人建议暂缓推行阿里健康的药品电子监管码系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应该以更务实的态度,以更宏观的视野,以更实干的精神,去建立一套于国于民更有利的药品电子监管系统,让国家和社会以更小的成本获得更大更好的药品质量管理监管效果。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安全健康的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2-16 17: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里健康,要是天朝的医药大数据泄漏了,咋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2-16 17: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人不考虑成本问题?

建议二:药品的条形码、批号、电子监管码三合一

这成本会高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2-16 21: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3 23: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