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953|回复: 2
收起左侧

伸筋草鉴别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6-11-23 12: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伸筋草鉴别
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商品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干燥全草。《药典》只收载石松一种

历史
本品名称较乱,有石松、伸筋草、筋骨草、过山龙等名称。石松始载于《本草拾遗》,陈藏器曰:"生天台山石上,如松,高一二尺。"李时珍曰:"此即玉柏之长者也,名山皆有之。"观其附图,似为石松类植物,但药用部分为根茎。伸筋草一名始于清代《分类草药性》。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载有筋骨草,曰"筋骨草生山溪间,绿蔓绒毛,就茎生杈,长至数尺,著地生根,头绪繁如,如人经络,俚医以为调和筋骨之药,名为小伸筋,秋时茎梢发白芽,宛如小牙,滇南谓之过山龙。"就其描述及附图,应是垂穗石松。综上考证,古人所用之伸筋草实属石松科多种植物,与现在商品药材,基本相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中。
原植物
1.石松 别名:过山龙(浙江),金毛狮子草(四川、江苏),狮子草(贵州),金腰带(湖北),万岁藤(安徽)。
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 (Lycopodium clavcatum L. var. nipponicum Nakai)--石松科Lycopodiaceae
[/url]多年生草本,主茎下部伏卧,随处生根,直立茎高15~30cm,营养枝上部多回分枝,密生叶。叶线状钻形或稍呈镰刀状,长3~7mm,宽约1mm,螺旋状排列,顶部有易脱落的芒状长尾,全缘或微锯齿。孢子枝从第二或第三年营养枝上长出,远高于营养枝,孢子囊穗棒状,长2~5cm,具柄,通常2~6个呈总状排列,孢子叶卵状三角形,先端具长尾尖,边缘有微锯齿,腋生一横卧孢子囊。孢子四面体球形,有密网纹及小突起。
生于疏林及溪边酸性土壤中,海拔290~2300米。
分布于河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陕西、新疆、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等省区。
2.垂穗石松 别名:铺地蜈蚣(通称),小伸筋(湖北),凤尾伸筋(江西),伸筋草(浙江),立筋草(四川),蜈蚣草(广西),土木胶(福建)。
Phalhinhaea cernua (L.) A. Franco et Vasc. (Lycopodium cernnum L.) --石松科Lycopodiaceae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4/PART74/PD02.JPG]
主茎直立(基部有次生匍匐茎),高30~50(100)cm,上部多分枝,小枝细弱,有时顶端呈弯钩形。叶螺旋状排列,线状钻形,长2~4mm,宽0.2~0.3mm,顶端芒刺状,全缘,通常向上弯曲。孢子囊穗小,单生于小枝顶端,无柄,长圆形或圆柱形,长8~20mm,成熟时下指;孢子叶覆瓦状排列,阔卵圆形,顶端急狭,长渐尖头,边缘流苏状,顶端芒刺状。孢子囊近圆形,生于叶腋。孢子钝三角形至三角状圆形,表面有不规则的拟网状饰纹,由弯曲小条形成,不甚明显。
生于湿润酸性土壤中。海拔150~1100米。
广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
采制
均为野生,夏秋二季茎叶繁茂时连根拔起,除去泥土杂质,晒干。
产销
伸筋草(石松)Herba Lycopodii主产于湖北、浙江、贵州、四川、江苏、福建等省,行销全国。
伸筋草(垂穗石松)Herba Phalhinhaeae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多自产自销。
化学成份
广义的石松属(Lycopodiu)植物含有多种生物硷、三萜类及少量黄酮化合物和酸性物质等。石松的近缘植物欧洲石松(Lycopodium Clavatum L.)全草含石松硷(Lycopodine)、石松宁碱(Clavolonine)、石松毒碱(Clavatoxin)、伸筋草碱(Clavatine)、去氢石松碱(Dehydrolycopodine)、法西亭碱(Fawcettine)、石松定碱(Lycodine)、玉柏碱(N-demethyl-L-α-Obscurine)及菸碱(Nicotine)等。

石松碱 R=H.........石松宁碱 R=OH,R1=O.........石松定碱
伸筋草碱 R=OH



三萜醇化合物主要有石松醇(Lycoclavanol)、石松宁(Lycoclavanin)、α-芒柄花醇 (α- onocerine)、千层塔二醇(Serratenediol)、16-氧代二表千层塔二醇(16-oxo-diepiserratenediol)、石松宁醇(Lycoclavinol)及伸筋草醇(Clavatol)。

石松醇X=H2,R=R5=CH3,R1=R3=R6=H,R2=R4=OH
石松宁 X=O,R=CH2OH,R2=R3=H,R4=R6= R1=OH,R5=CH3
16-氧代二表千层塔二醇 X=O,R=R5=CH3,R1=R3=R6=H,R2=R4=OH


伸筋草醇

从石松叶中分离出黄酮:芹菜素-4′-O(22″,62″-二O-对羟基桂皮酰-β-葡萄甙)。
石松中含酸性物质有:香草酸(Vanill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壬二酸(杜鹃花酸Azelaic acid)等。

芹菜素-4′-O(22″,62″-二O-对羟基桂皮酰-β-葡萄糖甙)

垂穗石松全草含生物碱有:垂穗石松碱(Cernuine)、羟基垂穗石松碱(Lycocernuine)、去氧垂穗石松碱(Deoxycernuine)及菸碱等。三萜醇类有:千层塔三醇(Serratriol)、21-表千层塔三醇、16-氧代-21-千层塔三醇、α-芒柄花醇等。甾体类化合物有:β- 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等。黄酮类化合物有垂穗石松甙(Cernoside),此外,尚有垂穗石松酸A及B(Lycernuic acid A、B)等。

垂穗石松碱 R=H
羟基垂穗石松碱 R=OH



功效
味微苦、辛,性温。有祛风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的功能。用于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用量9~12g。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药理作用
1. 抗菌试验:欧洲石松对福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高度敏感,对志贺氏痢疾杆菌中度敏感。用于治疗腹泻及痢疾。
2. 解热作用:石松水浸液及乙醇提取物对实验性发热家兔有明显降温作用。
3. 对血压及心脏的作用:石松总生物碱有升高猫血压的作用,但对呼吸无影响。蔓杉石松宁(Annotinine)和石松碱对蛙心收缩力有增强作用。
4. 对平滑肌的作用:石松生物硷有收缩豚鼠离体子宫及兴奋兔离体小肠蠕动有增强作用。石松生物硷有收缩豚鼠离体子宫及兴奋兔离体子宫的作用。
5. 石松生物硷注入蛙淋巴囊内可引起肌肉运动不协调、麻痹等。
6. 民间用伸筋草治带状疱疹等。
7. 石松孢子口服1g/天,连续2天,可引起摘除卵巢的大鼠出现动情期;其氯仿提取物也有雌性激素样作用。





性状鉴别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4/PART74/PD04.JPG]2.垂穗石松 药材上部多分枝,长30~50cm,或已折成短段,直径1~2mm,表面黄色或黄绿色,质较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中央有小木心。叶密生,线状钻形,长2~3mm,黄绿色或浅绿色,全缘,常向上弯曲,质薄,易碎。枝顶常有孢子囊穗,矩圆形或圆柱形,长5~15mm,无柄,常下指。气无,味淡。以黄绿色,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1. 石松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列,具气孔。皮层宽阔,表皮下和接近中柱部位各有几列或10余列厚壁细胞,两者之间为4~5列薄壁细胞,叶迹维管束散布于皮层中,内皮层明显。中柱木质部呈几条不规则带,大致平行,与韧皮部相间隔,原生木质部在外围,管胞狭细,后生木质部在里面,管胞较粗。(图左),小枝里的中柱作不规则的辐射状。
叶表面观 叶表皮细胞呈狭长形,垂周壁具明显唸珠状增厚,平周壁光滑。气孔存在于上下表皮,不定式,副卫细胞4~5~6个。无毛茸及结晶(图右)。

左:石松茎横切面略图(×40)右:石松叶表皮表面观(×280)

2. 垂穗石松 茎横切面 表皮细胞一列,具气孔。皮层宽阔,靠表皮下有3~4列薄壁细胞;紧接有3~6列厚壁细胞,向内有10余层薄壁细胞,叶迹维管束散布于皮层中,内皮层较明显。中柱维管束木质部分成多数细条与韧皮部无规则地交错排列(图左)
叶表面观 叶表皮细胞垂周壁念珠状增厚不明显。余均与上种相似。(图右)。

左:垂穗石松茎横切面略图(×40)右:垂穗石松叶表皮表面观(×325)

理化鉴别
1. 取本品粉末20g,加适量氨水拌匀,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回流6小时,提取液浓缩至少量,加入1%硫酸于分液漏斗中轻轻振摇,分取酸水层(取2ml供生物硷沉淀反应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8~9,加氯仿适量,轻轻振摇,分取氯仿层,浓缩至少量,供薄层点样用。
取上述酸水萃取液2ml于试管中,加入碘化铋钾试剂,显棕黄色沉淀。(检查生物硷)
2. 薄层层析 样品制备见上项。吸附剂:硅胶G(青岛),湿法铺板,105℃活化2小时。展开剂:氯仿-甲醇-丙酮-氨水(40:5:5:2)。展距14cm。显色剂:碘-碘化钾与碘化铋钾试剂等量混合。

伸筋草薄层层析图谱
M:靛酚蓝
1. 石松 2.垂穗石松

非正品
伪品
伪品
伪品
附注
1. 我国南方地区有以石松科藤子石松、扁枝石松、蔓杉石松、玉柏石松及石杉科蛇足石杉作伸筋草用,它们的区别见检索表:
1.主茎直立或少有下部伏卧;孢子叶与营养叶同型,不形成孢子囊穗…………………
...……………………………………………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 (Thunb.) Trev.
1.主茎匍匐或少有直立;孢子叶特化,于枝顶形成孢子囊穗
..2.主茎和侧枝通常伸长成蔓生藤本状,主茎常超过2m…………………………………
.....…………………………藤子石松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 (Spring) Holub
..2.主茎和侧枝不成藤本状,长不超过2m,3,叶近鳞片状,于枝上部交互对生,下部
.....常为螺旋状排列;枝扁平,有背腹之分………………………………………………
.....…………………………………扁枝石松Diphasiastrum complanaatum(L.) Holub
....3.叶针形或线形,螺旋状排列,小枝不扁平,无背腹之分
......4.孢子囊穗有柄………………………………石松Lycopodium japanicum Thunb.
......4.孢子囊穗无柄
........5.叶缘有锯齿蔓杉………………………………石松Lycopodium annotinum L.
........5.叶全缘
..........6.植株高30~100cm;叶质软,通常向上变弓;孢子囊穗短,球果状,下指
.............………………重穗石松Phalhinhaea cernua (L.) A. Franco et Vasc.
......... 6.植株高25~40cm;叶革质,平直;孢子囊穗较长,圆柱状,直立………
.............…………………………………………玉柏石松Lycopodium obscurum L.

2.亚洲石松Lycopocium clavatum L. var. asiaticum Ching产于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等地,也作伸筋草入药。不同于欧洲原变种在于茎生叶全缘,不具细牙齿,叶顶发丝较短,且早落。
3.石松的孢子名石松子,亦供药用。含脂肪油40~50%,主要为油酸、石松子酸(Lycopodic acid CH3-(CH2)2-CH=CH-(CH2)10-COOH)、肉豆蔻酸、硬脂酸及二羟基硬脂酸的甘油酯。此外,尚含有二氢咖啡酸(Dihydrocaffeic acid),植物甾醇、蔗糖及石松硷等。
石松子的采制 小暑后(七月中),孢子囊近成熟时,剪取孢子囊穗,放在有衬纸的竹匾里,覆以薄纸,置阳光下晒干,揉搓使孢子脱落,筛取孢子即得。以光洁、色青黄,无杂质者为佳。石松子为撒布剂,治皮肤糜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1-23 17: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24 12: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10-13 14: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