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575|回复: 7
收起左侧

[医生与用药] 每年 10 万孩子死于「缺药」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6-10-4 10: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每年 10 万孩子死于「缺药」

现有的 3500 多种药品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仅 60 多种,占总数的 1.7%,至少 50% 多的药品在儿科使用时没有标注儿童的用法、用量,那种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儿科用药就是内科药掰半、减量的观点是错误的。
我国每年有约 30000 名儿童因用药不当陷入无声世界。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5%,为成人的 2 倍,新生儿高达 24.4%,为成人的 4 倍。
由于儿科「缺医少药」,我国每年 5~14 岁孩子死于可预防和可治疗疾病的人数可能多达 10 万,儿童药的研发障碍主要是临床试验和研发投入,亟待政策助力。
5 岁的付浠诺 3 年前因用药不当导致耳聋,对浠诺全家仿佛晴天霹雳。「我感觉生活里没有一点希望。」浠诺妈妈告诉《瞭望》新闻周刊。
浠诺妈妈说,全家为此几乎跑遍各大医院,一丝希望都不敢怠慢,但医生的结论是,神经性耳聋目前不能治愈,只能依靠辅助助听器,实在不行就植入人工耳蜗。
这种切肤之痛,使浠诺妈妈意识到:在用药方面,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错误用药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浠诺并非孤例。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统计,我国每年有约 30000 名儿童因用药不当陷入无声世界。另据统计,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2.5%,为成人的 2 倍,新生儿高达 24.4%,为成人的 4 倍。
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姚宏文对这些数字「耿耿于怀」。他向《瞭望》新闻周刊评论说:「这些数字的背后,受到伤害的不仅是孩子,也给孩子家庭带来诸多的不幸,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而在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严峻形势背后,是中国儿童「缺医少药」的现实。
《2016 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下称《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儿童患病数量占患病人数的 19.3%,现有的 3500 多种药品中,专供儿童使用的只有 60 多种,仅占总数的 1.7%。
截至 2014 年,我国约有 2.3 亿儿童,约占总人口的 16.5%。如何改变中国儿童「缺医少药」的现实,保障儿童基本用药需求?企业为儿童「量身定制」药物又面临哪些障碍?种种问题,亟待突破。
儿童用药短缺之患
从 20 多年前来到北京儿童医院工作,王晓玲就注意到一个场景:每天药师都要把片剂碾成粉再分剂量。「20 多年来,我们医院的药师几经更迭,但这个场景不曾改变。」
王晓玲是北京儿童医院药剂科主任。在她看来,片剂碾成粉再分剂量,意味着儿童药物在剂型、规格上的不充足。
王晓玲曾受国家卫计委药政司委托开展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 15 家大型儿童医院的儿科用药目录中,剂型排在最前面的是注射剂、片剂,口服溶液剂只有 21 种。「这对低龄儿童来说,意味着他们可能面临只有片剂可以选择的情况,这就需要把片剂分成 1/2 片、1/4 片,对新生儿来说,可能就得 1/8 片甚至更小,一旦分得不匀,就可能造成药物伤害。此外,糖浆剂等适合儿童的剂型品种也非常有限。」2
王晓玲曾受国家卫计委药政司委托开展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 15 家大型儿童医院的儿科用药目录中,剂型排在最前面的是注射剂、片剂,口服溶液剂只有 21 种。「这对低龄儿童来说,意味着他们可能面临只有片剂可以选择的情况,这就需要把片剂分成 1/2 片、1/4 片,对新生儿来说,可能就得 1/8 片甚至更小,一旦分得不匀,就可能造成药物伤害。此外,糖浆剂等适合儿童的剂型品种也非常有限。」
在剂型、规格之外,儿童药数量上的短缺也不容忽视。前述王晓玲开展的调查表明,全国 15 家大型儿科医院的儿科目录共有药物 1098 种,儿童专用药品只有 45 种,占 4%,其余 1053 种药物中,有儿童用法、用量的品种约 43%。「这意味着,至少 50% 多的药品在儿科使用时没有标注儿童的用法、用量。儿童用药说明书和用药信息的短缺,以及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不明确,也使儿科医生每天都面临着法律与临床的两难抉择,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超说明书用药。」王晓玲说。
另据《白皮书》披露,截至 2016 年 6 月,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有国产药品批文 176652 条,其中专用于儿童的药品批文为 3517 条,占药品总体批文数量的 2%。其中,中成药占比 68.5%,化学药占比 31.5%。从药物治疗作用看,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胃肠系统,其他领域的适应症产品比较少。「这说明现有儿童药物的治疗领域偏窄。」标点医药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步泳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药药理学专家李连达告诉《瞭望》新闻周刊,目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儿科用药就是内科药掰半、减量,这是错误的。因为儿童有其生长发育规律和生理病理特点,儿童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上有其特殊性。「即使儿童和成人得同一种病,其发展规律也不相同,选方用药、注意事项、用药规律也不一样。」
王晓玲说,由于儿科「缺医少药」,我国每年 5~14 岁的孩子,死于可预防和可治疗疾病的人数有可能多达 10 万。「全球每天有 125 名儿童因中毒死亡,中毒也是我国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
《2015 年儿童用药安全报告》显示,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从 2012 年的 53% 上升到 2014 年的 73%。从这个数据看,「对儿童的伤害比较严重。」王晓玲说。
儿童药物中毒的原因多为误服。这意味着,药品说明书对儿科用药安全至关重要。王晓玲表示,目前我国的药品说明书还比较混乱,儿童的药动力学数据严重不足。「我们希望国家能够要求企业把最新的药品说明书挂上官网,甚至像发达国家那样建立药品说明书的数据库,以及对儿童临床用药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对儿童不良反应的主动监测体系,建立儿童的药动力学数据库,让儿童用药有更多、更可靠的科学信息和依据。」
儿童药研发之难
自 2007 年专注儿童药,葵花药业已经在儿药市场耕耘近 10 年。董事长关彦斌告诉《瞭望》新闻周刊:「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对儿童『缺医少药』和安全用药的问题早有觉察。」
据关彦斌介绍,葵花药业集团拥有儿童药 69 个,2015 年已上市儿童药零售额超过 50 亿元,已成为目前国内儿童药生产企业的一面旗帜。
尽管如此,葵花药业仍深深感受到为儿童「量身定制」药物的种种艰难。
关彦斌说,儿童药的研发障碍主要是临床试验和研发投入。从临床试验看,几乎没有母亲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承担临床试验的风险,这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难题。而从研发投入看,虽然儿童用药跟成人用药同样都是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但通常来说,儿童药的利润要远低于成人药,比如,一个成人药研制成功后的年销售额可能达到几十亿、上百亿,但儿童药的年销售额通常只有一两个亿,至多两三个亿,因此,企业研发儿童药的热情并不高,儿童药的生产厂家也为数寥寥。
全国工商联药业商会的调查显示,全国 6000 多家药厂中,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仅 10 余家,其中包括北京首儿药厂、天津市儿童药厂、哈尔滨儿童制药厂有限公司等。此外,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也仅 30 多家,如葵花药业集团、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但儿童用药医疗市场 90% 以上的份额被为数不多的外资企业占领。
另从儿童药的市场规模看,我国儿童药的市场规模虽然由 2011 年的 383.5 亿元上升到 2014 年的 526.6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11.2%,但就一万多亿的药品市场总体来看,仅占约 4%。
亟待政策助力
儿童药的研发显然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回溯 2003 年以来中国儿童用药的相关政策法规,2014 年出台的《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堪称国内第一个综合性指导文件。《意见》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对鼓励研发创新、加快申报审批、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质量监管、推动合理用药等多个环节均提出具体要求。
《意见》落地后,招标政策的变动紧随其后。
2015 年 2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对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基础输液、临床用量小的药品(上述药品的具体范围由各省区市确定)和常用低价药品,实行集中挂网,由医院直接采购」。
2016 年 1 月,审批政策调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评审批中心发布《临床急需儿童用药申请优先审评审批品种评定的基本原则》,提出对于防治儿童疾病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注册申请可以加快审评审批。
今年 6 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等联合印发《首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明确,清单内包括的药品,其研发申报受到政策鼓励。
面对不断传出的利好政策,关彦斌说他的期待非常简单:「我们企业就是希望这些好政策能够真正落实。这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儿』政策,但是在政策贯彻执行的环节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从企业层面来看,国家政策带来的产业推动还没有落到实处,还需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共同携手来稳步推进。」
具体到审批政策,关彦斌举例说,一些传统儿童用中药非常经典,也非常好用,但它们往往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好吃,孩子不愿意吃。同时它们的给药也不太方便,主要是散剂,需要用水和开后服用,这样的中药孩子不大好接受,所以家长常常会捏着孩子的鼻子硬往嘴里灌。对于这样的传统中药,如果我们通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变其剂型、口味,比如把它们变成果冻状的、软糖状的药物,让它们的口味变成草莓味的、橙子味的,孩子的接受度就会提高,服用也会更方便。但从目前来看,这种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的改良剂型、改变口味,虽然在审批政策上已经获得快速审批的认可,但在一些地方还没有真正实施。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指出,儿童用药在研发、转让、生产、使用、销售等环节仍然需要更多的政策扶持,需要政府给予企业更多的关注,让企业能够更积极地为儿童「量身定制」药物。
王晓玲说,目前我国儿童药的生产厂家较少,儿童药专用的规格、剂型也比较少,导致很多疾病患儿无药可用,或者成人药儿童用,增加了儿童用药安全的风险。「我们期待更多的政策鼓励下,孩子们能够有更多专属药物可用、可选,也让我们医生不再为没有『武器』、缺少『武器』而担忧。」

来源:瞭望周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0-4 14: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都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哪有几个人专心投入搞有利民生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0-4 22: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理说儿童用药市场很大的啊,怎么生产的人少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10-5 07: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0-5 08: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便宜药不生产,专门搞贵的!只有永远的利益,谁管你死活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0-5 08: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用药前途不错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0-6 08: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继续发生砍杀医生的事情,过段时间没人学医,死的人更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6-10-8 13: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儿童用药不好做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23 21: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