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562|回复: 1
收起左侧

【浙江江南征文】中药栓剂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8-2-25 2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浙江江南征文】中药栓剂

栓剂亦称坐药或塞药,是由药物和基质混合制成,专供纳入肛门、阴道等腔道的一种固体剂型,其形状与重量因施用于不同的腔道而异。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时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并易与分泌液混合,逐渐释放药效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

栓剂为古老剂型之一,在公元前1550年的埃及《伊伯氏纸草本》中即有记载。中国使用栓剂也有悠久的历史,《史记·仓公列传》有类似栓剂的早期记载,后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载有蜜煎导方,就是用于通便的肛门栓;蜜煎导方是我国现存医学著作中最早记录肛门栓剂的适应症及制作方法的方剂之一。大便秘结,不能自行排便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属常见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调整饮食,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水果、蔬菜及粗粮,用轻泻剂酚酞口服或开塞露纳肛门内通便,但一般只能缓解症状,停药后易复发,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长期服用泻药,不但会导致“泻药依赖症”,而且还可能损害肠道神经系统,使结肠的动力减弱,形成泻药依赖性便秘。有中医师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蜜煎导方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有调整结肠功能的作用,不仅能缓解症状,而且有很好的远期疗效。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有用半夏和水为丸纳入鼻中的鼻用栓剂和用巴豆鹅脂制成的耳用栓剂等;其他如《千金方》、《证治准绳》等亦载有类似栓剂的制备与应用。

栓剂应用的历史已很悠久,但都认为是局部用药起局部作用的。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逐渐发现栓剂不仅能起局部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直肠等吸收起全身作用,以治疗各种疾病。由于新基质的不断出现和使用机械大量生产,以及应用新型的单个密封包装技术等,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栓剂生产的品种和数量显著增加,中药栓剂不断涌现,有关栓剂的研究报道也日益增多,这种剂型又重新被重视起来了。

栓剂的种类按其作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腔道起局部作用的,如起滑润、收敛、抗菌消炎、杀虫、止痒、局麻等作用,例如甘油栓、蛇黄栓、紫珠草栓及苯佐卡因栓等。另一种是主药由腔道吸收至血液起全身作用,如起镇痛、镇静、兴奋、扩张支气管和血管、抗菌等作用,例如吗啡栓、苯巴比妥钠栓及氨哮素栓等。所以栓剂给药除治疗局部疾病外,也是起全身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栓剂按其应用部位可分肛门栓与阴道栓两种,其形状和大小也各不相同。肛门栓的形状有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形等,此形状的栓剂塞入肛门后,由于括约肌的收缩容易压入直肠内。阴道栓,亦称阴道弹剂,其形状有球形、卵形、鸭嘴形等。其中以鸭嘴形较好,因相同重量的栓剂,鸭嘴形的表面积较大。

以上所述栓剂的重量均按可可豆油(或香果脂)为基质制成而言,若基质比重不同,栓剂重量亦不同。如以甘油明胶为基质制成的栓剂,一般比用可可豆油制成者约重50%,比用聚乙二醇制成者约重25%。

近年阴道栓应用减少,渐为阴道用片剂或胶囊剂所代用。以胶囊剂阴道或直肠给药,塞入前先用水润湿,但不能很快溶解以及有刺激性的药物不宜用胶囊剂给药。

优良的栓剂应具有一定的重量和含有一定的药物;要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冷时需坚实以便于引入腔道,引入腔道后应具有一定的液化时间,且无刺激性。

(2)栓剂的作用:

栓剂腔道给药作为直肠和阴道用药已有千百年历史,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逐渐认识到栓剂不仅限于局部作用。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尚有全身作用,下面介绍述栓剂药物全身作用特点。

1.栓剂给药的特点 栓剂作全身治疗与口服制剂比较,有如下特点:

①药物不受胃肠pH或酶的破坏而失去活性;

②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可用直肠给药,可免受刺激;

③药物直肠吸收,不象口服药物受肝脏首过作用破坏;

④直肠吸收比口服干扰因素少;

⑤对不能或者不愿吞服片、丸及胶囊的病人,尤其是婴儿和儿童可用此法给药;

⑥对伴有呕吐的患者的治疗为一有效途径。

栓剂给药的主要缺点是使用不如口服方便;栓剂生产成本比片剂、胶囊剂高;生产效率低。

2.栓剂药物吸收途径与影响吸收因素

①吸收途径:药物口服给药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肝脏中代谢,这样多数药物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原有的作用强度。栓剂给药时,药物在直肠吸收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 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后再由肝脏进入大循环;另一条是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骼内静脉绕过肝脏进入下腔大静脉,而进入大循环。
因此,栓剂纳入肛门的深度愈靠近直肠下部,栓剂所含药物在吸收时不经肝脏的量亦愈多,其部位应在距肛门2cm处。据报道,一般由直肠给药约有50-70%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大循环。对于阴道附近的血管,几乎均与大循环相连,所以施入阴道的药物吸收速度也比较快,且因不经肝脏而作用也较强。此外,也有研究指出,淋巴系统对直肠药物的吸收几乎与血液处于相同的地位。所以,直肠淋巴系统也是栓剂药物吸收的一条途径。

②直肠吸收与其他给药途径的比较:由于药物种类不同,直肠吸收的情况不一样。有人曾比较了几种茶碱衍生物制剂的吸收情况,如果提前30min直肠给药,保留灌肠与静脉注射给药有相似的效果。而肛门栓剂的吸收速度较灌肠法为低,说明剂型与赋形剂及药物性质的不同,对主药的吸收有影响。

由于药物种类不同,直肠吸收的情况亦有所不同。有些药物如四环素等,人的直肠吸收率远远低于口服。林可霉素的直肠吸收率与口服者相近似,但采用溶液作灌肠剂要比用栓剂吸收效果好。

③影响直肠吸收的因素:药物在直肠中的吸收过程极为错综复杂,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今后需进一步研究。影响栓剂中药物直肠吸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理因素 结肠内容物:粪便充满直肠时对栓剂中药物吸收量要比无粪便时少,在无粪便存在的情况下,药物有较大的机会接触直肠和结肠的吸收表面,所以如期望得到理想的效果,可在应用栓剂以前先灌肠排便。其他情况如腹泻、给肠梗塞以及组织脱水等均能影响药物从直肠部位吸收的速率和程度。

pH及直肠液缓冲能力:直肠液基本上是中性而无缓冲能力,给药的形式一般不受直肠环境的影响,而溶解的药物却能决定直肠的pH。弱酸、弱碱比强酸、强碱、强电离药物更易吸收、分子型药物易透过肠粘膜,而离子型药物则不易透过。

药物的理化性质因素,溶解度:据报道在直肠内脂溶性药物容易吸收。而水溶性药物同样能通过微孔途径而吸收。粒度:以未溶解状态存在于栓剂中的药物,其粒度大小能影响释放、溶解及吸收。粒径愈小、愈易溶解,吸收亦愈快。解离度:药物的吸收与其解离常数有关。未解离的分子愈多。吸收愈快。酸性药物中PKa在4以上的弱酸性药物能迅速地吸收、PKa在3以下的吸收速度则较慢。碱性药物中pKa低于8.5的弱碱性药物吸收速度较快PKa在9~12之间的吸收速度很慢。说明未解离药物易透过肠粘膜,而离子型药物则不易透过。如水杨酸的吸收率随pH上升而下降、象季铵盐等完全电离的药物亦不吸收。药物从直肠的吸收符合一级速度过程,且属被动扩散转运机制。

基质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栓剂纳入腔道后,首先必须使药物从基质释放出来,然后分散或溶解于分泌液中、才能在使用部位产生吸收或疗效、药物从基质释放得快,则局部浓度大作用强;反之则作用持久而缓慢。但由于基质性质的不同,释放药物的速度也不同。

在油脂性基质的栓剂中所含的药物如系水溶性并分散在基质中时,则药物能很快释放于分泌液中,出现的局部作用或吸收作用也较快。若油脂性基质所含的药物系脂溶性的,则药物须先从油相转入本性分泌液中方能起作用,这种转相与药物在油和水两相中的分配系数有关。如药物的浓度低而且在油脂中的溶解度较大时则难以进入分泌液中,药物的释放受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亦比较迟缓。因此宜采用油/水分配系数适当小的药物,既易转移入分秘液中又易透过脂性膜。

水溶性基质中的药物,主要借其亲水性易溶解在分泌液中来释放药物。其药物溶于水溶性基质中,因油/水分配系数小,故不易透过脂性膜,小分子药物(4~10A0)可透过膜上微孔。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实验证明表面活性剂能增加药物的亲水性,能加速药物向分泌液中的转入,因而有助于药物的释放。但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能在分泌液中形成胶团等因素而使其吸收率下降;所以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必须适当,以免得到相反的效果。

3.栓剂中药物的剂量 关于栓剂盼剂量,尚未有明确的规定,在一般情况下认为至少相当于口服剂量,或为口服剂量的1.5~2倍;毒、剧药物则不应超过口服剂量。但适宜的直肠给药量以及栓剂的大小、形状、基质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如物理状态、溶解性及分配系数等)及基质的性质(如熔点、溶解性及表面活性)等而定。

新型栓剂?


近些年来,随着新型的药用辅料,制备工艺和生产药品手段的额渐进提升,首创的全新的栓状药剂里也添加了微型乳状体、微型球状体、微型囊状体、凝脂胶状体、固态离散物和环糊精混合物等等栓状药剂供药创新手段。以上方式改变提升了溶融效果极差的栓状溶剂的绒溶化分解能力,同时增加了这种药物的动物利用率,也体现出来了显著的缓慢释放特性,具备不错的安定效果。所以,药品学从业人员通过提升栓状试剂的动物利用能力,强化了栓状试剂的安定能力,达到临床药品的供需平衡,进而研发创立了相关药品,例如中间是空心的栓状药剂,细小胶囊型的栓状药剂,缓慢释放型的栓状药剂,穿透泵型的栓状药剂,泡片沸腾式的栓状药剂以及凝结胶状缓慢释放型的栓状药剂等多种类型的全新栓状药剂。

中空栓剂?

1984年中空栓被日本渡道善造等人研究成功,中空栓剂的外壳为白色或者含药的基质,栓剂的中空部分填制液体或者固体药物,使得药物的释放不依赖于基质,生物的利用度高,快速释放药物。跟普通的栓剂相比较,中空栓剂的栓壁更加的薄,药物在几分钟内便可以软化释放,起效速度快,稳定性高。并且中空栓剂的药量可以调整,在临床上可以将预先制备好的栓剂外壳根据需要临时填充药物,在较长时间内可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本文中,针对不同的中空栓剂药物,进行分析与研究。?
糊精包合物中空栓?

环形粉状糊精混合成份做成的空心栓状药剂通过把药品制作成混合物冲装在空心栓状药剂的中空囊室中,提升了药品在生物身体里面的安定能力同时关于直肠的消化也起到了很棒的提升效果。?
Kowari??K等[14]研发出人类肌体绒毛膜增加性腺激素的空心栓状试剂,并且在家兔试验中,通过药物代谢和动力学进行研究。因为促性腺激素的分子量大并且容易降解,因此即便直肠被给予大量的激素也不能检测到药物的浓度。Kowari??K等人在试验中,使用Witepsol?H-15作为栓壳的基质,用熔融法制备出具有促性腺激素并且含有α—CYD的中空栓以及不含α—CYD的促性腺激素中空栓。试验证明,α—CYD对于促性腺激素拥有安定能力,同时增加它在生物内的肠道消化。与此同时,由吗啡α—CYD混合物冲杂制备的空心栓剂可以大到长久释放药效同时部分减轻疼痛的能力。通过对β-环状糊精莪术油状栓剂的试验,实验人员通过饱和水溶剂渠道生产制造了莪术油β-环糊精的混合产品,通过把溶于水的物质PEG6000,PEG400当做载体,对混合产品以及甲硝唑使用高温熔化方式备成融变时限平均在30min以内的栓剂剂型。??
自乳状空心栓?

自乳状空心栓即把不易溶于水的药品实验生产成拥有自身液化供药能力的一种栓状试剂药剂类型。把它的载体放置进空心栓状药剂内腔,合理实现了空心栓状药剂的快速溶化达到药力释放的优点。增加了药品的生物利用能力,最终实现达到提升药品治愈能力的作用。
林伟香等[11]研发了具备枸橼酸莫沙必利的自己细小乳状空心栓状药剂,它的载体是多重型脂肪酸甘油酯,利用高温溶化技术生产了脂溶性的栓壳。将规定处方量枸橼酸莫沙必利加入至丙二醇、聚山梨脂-80和蓖麻油所形成的油相基质中,制成了其自身具备细小乳化能力的裹含物质,然后把它塞进空心栓状药剂内便可以得到。通过药物渗出的研究发现,枸橼酸莫沙必利的自身细小乳化空心栓剂仅仅通过五分钟的积累渗透量便超出标准的90%,与此同时具有脂溶效应的莫沙必利一般栓状药剂通过三十分钟的积累,渗出度然而仅有10%。故而得出结论:通过自身细小乳化物生产的空心栓状药剂可以增加药品渗出速度和渗出量。?
Kim?JY等[12]研发生产了含有吲哚美辛的自身细小乳化物空心栓状药剂,吲哚美辛自身细小乳化物通过聚山梨脂-80与油酸乙酯等分散介质制备出来,随即塞入食用明胶生产的空心栓状空壳内。生物身体里药剂消耗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发现,老鼠的直肠内吲哚美辛自身微小乳化空心栓状药剂AUC(0-12h)比其他由油相混合物构成的栓状药剂塞入物数量明显提升了41%,这恰恰证明了自身性乳化的空心栓状物对于难溶性是可以增加的。)药物的吸收程度,显著的增加了其生物利用度。?

固状离散型空心栓状物?

固状离散物把溶融能力差的药品最大化分布于合适的载体材料中所形成的固态物质,可以改善药物吸收,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将药物以固体分散体的状态与中空栓剂相结合,两者合二为一,可控制药物的溶化能力,提升药品在用药区域的释放能力,最终达到增加药品生物利用效果的目的。?
金描真,林卓辉等[16]研究的茶碱脉冲栓,用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作为栓剂的基质,采用热熔法熔融,依次加入泊诺沙姆和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等制备成空心的栓状物壳体。然后再将由溶剂法生产的固态离散物塞进空心的栓状外壳中,进而生产出茶碱脉冲栓剂。空心栓状壳体在该壳体用药区域消化了渗出物质以后,凝固生成胶装物质,从而造成药物溶化被侵蚀速度变慢。释药时间延长。栓剂中空部分的固体分散体显著提高了药物的溶出速率及延缓释放药效速率,这样便可以实现释放药效来达到治愈的目的。实验结论得出:此栓状药剂的药效停滞时间是四个小时,在药效停止时间结束后的一个半小时内积累的药力释放速度仍然保留有91%。

中空泡腾栓?

泡腾栓又称为产气栓,是将发泡剂加入到栓剂中,在使用时会产生泡腾的作用,加速了栓剂的快速熔融以及药物的有效释放,有利于使药物分布并渗入黏膜皱壁,常为阴道所使用。其栓壳、栓芯中都加有药物,在人体体液作用下会产生大量气体,形成的气泡增加了药物和阴道黏膜上的接触面积,使药物在阴道内的分布和吸收水平显著提高。研究者在联苯苄唑的中空泡腾栓[17]研究中,将半合成的脂肪酸甘油脂作为栓剂的基质,采用热熔法热熔,制备成栓剂空壳,在栓芯依次加入枸橼酸和碳酸氢钠,随后用基质封盖。这种方法使普通栓剂不易分布于阴道褶皱深部而致吸收不良的困难得到克服,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了作用时间。?
中空栓剂释放药物快,稳定性好,并且可以替代部分其他制剂应用于临床。其根据用药的要求而自行填充药物,给药灵活,便于剂型的个体化。因此,中空栓剂具有很大市场价值以及应用前景。

微囊栓剂?

1981年微囊栓由日本学者研制出来。将药物制成微囊与栓剂基质充分混合后形成的微囊化栓剂,兼具了微囊和栓剂的优点。微囊栓可以有效延缓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并延长作用时间。微囊栓剂有单微囊栓与复合微囊栓之分。微囊栓中所含主药成分全部经过微囊化处理称为单微囊栓,而复合微囊栓是将未经过微囊化处理的药物与微囊化药物混合后加入到栓剂基质中所制成的微囊化栓剂。复合微囊栓在给药后速释的部分先释放药物,使体内的血药浓度快速达到治疗浓度。待速释部分的药物释放完毕后,缓释部分持久而缓慢地在体内释放药物。微囊栓剂在给药后可以迅速达到预期的血药浓度,并且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稳态。?
刘毅,赵子明等[18]研究的萘普生微囊栓,把阿拉伯胶状物和明胶制备成胶囊材料,然后把甲醛选为固化剂,从而生产出萘普生细小胶囊。把脂肪酸甘油酯当做载体,通过高温融化方式生产出萘普生细小胶囊栓状物。研究发现,在四十八个小时的持续释放药效速率可达到90.87%,具有缓释的特征。?
曾仁杰等研制的吲哚美辛微囊栓,是以乙基纤维素作为囊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成微囊,用半合成脂肪栓作为基质,加入聚山梨酯80制成中空栓剂填充微囊,得到吲哚美辛微囊中空栓。通过试验测定普通栓与微囊栓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和释药规律,结果表明微囊栓的血药浓度较稳0定,生物利用度高。

栓剂及其制作方法:

栓剂(Suppository)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腔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医学教育|网。早期人们认为栓剂只起润滑、收敛、抗菌、杀虫、局麻等局部作用,后来又发现栓剂尚可通过直肠吸收药物发挥全身作用,并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栓剂的最常用制法是热熔法。

热熔法制备栓剂的工艺流程为:熔融基质、加入药物(混匀)、注模、冷却、刮削、取出,即得。

先将栓模洗净、擦干,用润滑剂少许涂布于模型内部。然后按药物性质以不同方法加入药物,混合均匀,倾入栓模内至稍溢出模口,放冷,待完全凝固后,用刀切去溢出部分,开启模型,将栓剂推出即可。该法适用于脂肪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的栓剂的制备。

(1)栓剂药物的加入方法:

①不溶性药物,一般应粉碎成细粉,再与基质混匀;

②油溶性药物,可直接溶解于已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

③水溶性药物,可直接与已熔化的水溶性基质混匀;或用适量羊毛脂吸收后,与油脂性基质混匀。

(2)润滑剂:

栓剂模孔需用润滑剂润滑,以便于冷凝后取出栓剂。常用的有二类:

①油脂性基质的栓剂常用肥皂、甘油各l份与90%乙醇5份制成的醇溶液。

②水溶性或亲水性基质的栓剂常用油性润滑剂,如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栓剂的作用特点是:

①药物不受或少受胃肠道pH值或酶的破坏;

②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性;

③中下直肠静脉吸收可避免肝脏首过作用;

④适宜于不能或不愿口服给药的患者;

⑤可在腔道起润滑、抗菌、杀虫、收敛、止痛、止痒等局部作用;

⑥适宜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栓剂举例

历史上最早的栓剂——蜜煎导方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食蜜140ml
  将蜜煎成饴糖状,做成长2寸,大如指的条状栓剂,放人肛
闪内,并保留一时,直至欲解大便。
  (功效]外润魄门,导大肠之气下行。
   (主治)     
    主证:大便硬结难下,近于肛门,时有便意而坠胀,又难于
排解,小便自利。
  副证;或有发热,谵语,烦躁,汗出,或腹微胀满。
 (临证加减)
  1.蜜煎导方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用新鲜蜂蜜,每日
100g,分三次服,10日后增至150~200g。取得较好疗效。
   2.蜜煎导方加味治疗咳嗽:以生姜30~50g,捣烂取汁为1
份,再取4份蜂蜜,混匀,置锅内隔水蒸约10分钟,早、晚两
次分服,连用2天。凡风寒或虚寒咳嗽,咳稀白痰或少痰,咽喉
作痒,或咳嗽夜甚者,均可用之。
 3.蜜煎导方加味治疗血拴性浅静脉炎:用蜂蜜、大黄、葱
白制成膏,外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4.本方加生首乌治老年人津枯便秘。
     猪胆汁方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大猪胆1枚,取其汁,和少许醋。
作灌肠用。

  (功效)清热润肠,导下通便.
  (主治)    .
  主证:热结于下,肠满胃虚证。症见大便秘结,近于肛门难
于排解,腹部胀满,小便自利,舌质微红,苔薄黄少津,脉
细弦。
    副证:或腹部微痛,或有发热,烦躁,谵语。
    (临证加减)
    1。蜜兑法,蜜三合,人猪胆汁两枚内,煎如饴糖,以井水
出冷,候凝,捻如指大,长三寸许,纳下部,立通。[世医得效扪
    2.凡多汗伤津,或屡汗不解,或尺中脉迟弱,元气素虚人,
便欲下而不能出者,并宜导法。但须分津液枯者,用蜜导;邪热
盛者,用胆导;湿热痰饮固结,姜汁麻油,浸瓜蒌根导。惟下旁
流水者,导之无益,非诸承气攻之不效,以实结在内,而不在下
也。至于结便闭者,宜于蜜煎中,加姜汁附子末,或削陈酱姜导
之。凡此皆善于推广张仲景之法者也。[伤寒准绳]
    3.猪胆汁方灌肠治便秘:以高压灭菌胆汁加等量盐水或开
水,成人用50ml灌肠,效果非常满意,无一例发生任何痛苦或
过敏反应或中毒反应,甚至病人无任何不舒服感觉。[浙江中医杂
志,1975,(8):11]
    4.猪胆汁灌肠法治疗便秘:用猪胆2枚,取汁盛碗中,隔
汤炖透消毒,用时再加开水,以50%胆汁40ral灌肠。投之30
分钟即解大便,无腹痛。胆汁灌肠法,不仅限于津亏肠燥之便
秘,而且作用直肠起利导之功,其清热润肠可能作用于整体,有
待进一步研究。[江苏中医,1965,《n,:34]
    5。猪胆汁方防治乙脑及蛔虫上窜:应用猪胆汁防治乙脑由
于蛔虫上窜引起呼吸窒息和乙脑并发肺炎、腹胀、便秘等症,收
到满意效果。用猪胆汁灌肠53例中有33例灌肠2—3天排出蛔
虫。[新中医,1975,c2,:z5]    .
    6.猪胆汁方治疗肝炎:干燥猪胆汁粉加赋型剂。[福建中医药,

1964,(2):34J
  7.猪胆汁方加味治疗部分性肠梗阻:在伤寒末期,大便燥
结,多臼不行,腹部胀满,食欲不思,脉象细弱,热邪潜伏未
清,胃气又复衰败,攻邪则中气不支,不攻则邪热不解,此时可
采用本法。以猪胆汁不但可以通便,而苦寒作用,更能清热解
毒。所以,温热病胃气颓败,肠中热结不解,用之每收良效。中
医杂志。1957,(8):431

治妇女阴道滴虫方??
????
方一:蛇床子30克,花椒18克,白矾10克。以上药用水煎,熏洗阴道,每天1次,连用1周。?

方二:黄柏100克。将黄柏制成栓剂(每枚重7克,含黄柏碱0.5克),每次用1枚,每晚清洗阴道后,塞入阴道,4次为一疗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2-26 08: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属于直肠吸收药物范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8 00: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