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802|回复: 4
收起左侧

端午节和中药不得不说的那些往事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8-6-16 08: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端午节和中药不得不说的那些往事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端午,即端五,这是古人有“值五日午”之俗的缘故。晋代周处《风土记》释:“仲夏端五,端,始也。”端午是五月第一个五日,故又称“重午”或“重五”,至于“端阳”则取其阳气始盛之意。这天有吃粽子、赛龙舟、采艾蒿和菖蒲等习俗。关于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起源,不少学者作过专门研究,发表了许多精辟见解,而对采艾蒿和菖蒲习俗的起源,至今尚未无人作专门探讨。
早在春秋之前艾蒿和菖蒲就用于祭祀了,《周礼·天宫冢宰》载:“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褥王藉,以时入之,以供斋盛,祭祀,共萧茅,共野果羞之荐。”在《诗经·生民》中更为详细地记载了这种祭祀过程:“诞我祀如何……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既然祭祀需要艾蒿,那一定有采集的活动,《诗经·王风》则有“彼采葛兮”、“彼采萧兮”、“彼采艾兮”的诗句。艾,俗称艾蒿,萧,又名香蒿,二者同类。《诗经·王风》孔疏引陆巩云:“萧,今人所谓荻蒿者是也,或云牛尾蒿,似白蒿(即艾蒿),茎.,科生……可作烛,有香气,故祭祀以脂热之为香。”这里的“脂”与前面“取萧祭脂”的脂是相同的,指牛肠脂。这就是说古时祭祀中是以香蒿和牛肠脂一起燃烧来娱神或让神享受这种香气的。蒲草也是当时用于祭祀的用品之一,据《周礼·春官宗伯》载:王者诸侯的祭祀席位分五几五席,五席是指:莞席、藻席、次席、蒲席、熊席,其中莞席和蒲席都是用蒲草编织的席子。莞,蒲类,较细小,称小蒲。
艾蒿和菖蒲在众多的植物中是怎样进入神圣的祭坛的呢?进入祭祀后又有哪些变化呢了后人继续采挂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呢?除了前面我们已提到的《周礼》和《诗经》中这些较早的记载之外,我们再来看其后的有关记载:晋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四民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旅毒气。”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端午“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宫集》卷十一说:“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清富察敦崇(满族人)《燕京岁时记》记:“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直到现在有的地方挂菖蒲艾蒿时必须念:“五月五日午,屈公骑艾虎;手持葛菊剑,驱魔归地府。”
可以看出,古往今来,端午节人们采挂艾蒿和菖蒲的目的都是为了“禳不祥”——禳毒气、避瘟疫、驱邪魔、免灾害。这与远古时期人们祭祀的目的是一致的,祭祀上苍。祖先,无不是为了去灾免祸保平安,这也与现代民间关于采艾蒿和菖蒲所期望避灾难的目的一致。在古汉语中,艾通“又”,有治理的意思。《史记·河渠书》中有“诸夏艾安”,这里的艾安即太平无事的意思。当人们看到挂的艾,不禁说出“艾”时,本身就有祝平安的意思了。
艾蒿和菖蒲有明显的医药作用。艾,俗称艾蒿,家艾,散发出一种清黍的气味,是一味中药。南朝陶宏景《名医别录》载:“艾,主灸百病”,叶入药,性温味苦,有和背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艾叶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及消炎作用,叶加工如绒,称“艾绒”,为炙法治病的燃料。另外“大艾”复制成艾片,中医学上用于芳香开窍药;也可用作杀菌、防腐、兴奋剂。在鄂西,小孩出生后三天,要用陈艾蒿熬水给他(她)洗澡,叫作“洗三”。据说这样做后小孩以后就不会长疤生疮,可消灾除病、身体强壮。在东北农村,人们常常把采来的艾拧成“火绳”,晒干后,于伏天在屋内点燃,既有清香解热之能,又有驱蚊避蝇之效。相传为隋朝杜公瞻所作的《荆梦岁时记·按语》中有:“宗测字文度,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日`岁多病则艾先生’。”我国著名的“针灸疗法”中的灸法,就是指艾灸法,采用陈艾叶捣成细绒后做成艾柱或艾条,在选定的穴位的表面上熏灼,借艾火的热力透入肌肤,以起温经散寒,调和气血等作用,而达到治病保健的目的《素问·异法宜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病”。
葛菊,生于水边,又名“剑水草”、“白首”俗称蒲草。《本草纲目》说,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有香气,是提取芳香油的原料。它也是味中药,具有开窍、行气止痛、祛风湿的功能,也可作芳香健胃剂。用菖蒲浸制的药酒,传说饮后可避疽气,延年益寿。《荆梦岁时记》:“端午以菖蒲一寸九节者,泛酒以琏瘟气。”。宋代欧阳修在《端午贴子词》中写道:“共存菖蒲酒,君王寿万春。”在民间常将菖蒲叶与艾叶结成束,或烧其花序,以熏蚊虫。
正是因为这两种植物具有一定的药物作用,人们才采、挂或插它们。有人也许要问为什么要将这一活动放在五月初呢?原来,从药物学上讲,旧历五月,雨水下透,百草蔓生,大多中药根深叶茂,进入成药期,这是采药最佳季节。艾蒿和菖蒲此时枝叶茂盛,正进入开花期,正是采集入药的好时期。因此农历五月采艾、菖蒲的活动开展得最积极则是自然的了。
艾蒿和菖蒲本身所具的药物功能是诱导人们去采和插的物质原因,原始思维和“万物有灵”观念是使之进入祭祀宗教的心理根源,用于祭祀则是形成有关习俗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达,人们的“万物有灵”观念的逐渐消除,这一习俗祭祀宗教意义也逐渐削弱,其医药学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来源:《端午节采艾蒿和菖蒲习俗考》,有节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6-16 08: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6-16 18: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话中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6-17 15: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节安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6-19 1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普了!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7 14: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