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齿苋赤梗绿叶,黄花欲绽。其子黑,其根白,五色俱全,名五行草。 |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马齿苋的全草。又名马齿、五行草、五方草、长命菜、九头狮子草。李时珍将其列在菜部柔滑类。其叶如马齿,而性滑利如苋菜,故名马齿苋。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五色俱全,又名五行草。五色与五方相应,又名五方草。其性耐久难干,见水即生,又名长命菜。味酸,寒,无毒。
《开宝本草》:“主目盲、白翳,利大小便,去寒热,杀诸虫,止渴,破癥结、痈疮。服之长年不白……又烧为灰,和多年醋滓,先灸疔肿以封之,即根出。生捣绞汁服,当利下恶物,去白虫。煎为膏,涂白秃。又主三十六种风结疮,以一釜煮,澄清,纳蜡三两,重煎成膏,涂疮上,亦服之。子:明目,《仙经》用之。”
此草叶似苜蓿,而肥厚异常,其茎亦最肥硕,曝于烈日之中,不易干燥,可见其禀性阴寒,故善解痈肿热毒,亦可作敷药,和醋敷疔肿。治三十六种风结疮,煮汁服,或煮汁纳蜡涂疮。皮肤疮癣之疾,为毛窍不利,滑以养窍,故治疮癣。马齿苋含有涎滑液体,其性寒滑,多食腹泻,能利下恶物,去白虫。滑能去着,可去白翳明目,而皮肤诸肿瘘疣目,可捣擦。滑能通利,故能破血癖癥瘕,散血消肿,滑胎。以滑养窍,又可利肠通淋,利大小便,治赤白下痢。治毛窍开合不利而恶寒发热、产后虚汗。《本草汇言》:“味本甘酸而性颇滑利,故孟氏方去风凉血,解毒,利窍通淋,盖本于气寒而性利也。”因其长命, 服食家用之,服之长年增寿,毛发不白。其子黑亮,故可明目,《仙经》中用之。
马齿苋炼膏之事最早应是服食家所为,因为炼丹砂出水银,他们就认为,马齿苋长生不死,炼之亦会出水银。“雷公云:凡使,勿用叶大者,不是马齿草,其内亦无水银。”《蜀本草》:“此有二种,叶大者不堪用,叶小者,节叶间有水银,每十斤有八两至十两已来。”对比《神农本草经》:“水银:味辛寒。主疥瘘痂痒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熔化还复为丹,久服神仙不死。”故马齿苋也有类似水银的功用。乡村中现仍有以马齿苋熬膏药治风癣之类皮肤病者,称为秘方。将马齿苋洗净剁碎,加水煎煮两三小时,待马齿苋稀烂收汁,以含汁马齿苋之滓做膏药,敷贴于癣上,两三天。去净膏药见鳞屑尽而皮肤红嫩,几日变为正常肤色,贴敷时日长则局部皮肤蚀烂。此方法与文献记载的熬之纳蜡成膏不同。用马齿苋封疔肿则能消能溃,捣擦治皮肤诸肿瘘疣目,除以滑去着外,亦从此着意。为何说马齿苋含水银?炼后有何变化?古人认为马齿苋含有水银,一是马齿苋长命,应像丹砂一样内含水银,二是从“每十斤有八两至十两水银”这样具体的数字看,古人从熬炼马齿苋过程中有所发现。试着炼制长命菜:洗净剁碎马齿苋,涎滑液体随着刀上上下下,加水放入锅中,如粥样黏糊,大火烧开,酸酸的气味弥漫开来,清脆的马齿苋叶子失去光泽,变成黄褐色。小火炖两个半小时,酸味散尽,水去露出药滓即停火。之前不用担心糊锅,此时易出现。捞出渣滓,并攥干其中的汁液。将得到的黑绿色涎滑药汁在小锅里小火慢慢熬,浮起的泡沫结成一层涎滑膜,慢慢粘在锅边,汁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黏稠,翻滚着气泡,黑绿又亮,的确有水银的质感,最后所得的药汁滑溜而微苦。
(摘自《神农的百草园——本草思维方法》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 步瑞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