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948|回复: 7
收起左侧

[其他] 近红外光谱检测,能用于仿制药品质监管?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18-11-22 12: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啄木鸟  来自:蒲公英论坛

近期,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发布《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引发行业热议。针对其中是非,业界争论不休;更有人调侃“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是一场‘不做等死、做了找死’的游戏”。

现在的焦点是:很多人深恐“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变成一次性评价”,因为评价手段为生物等效性法(BE),由于该实验无法重现,企业只要花费几百万元搞定一次即可获得《护身符》和《通行券》,故业界俗称“一锤子买卖”。

另一焦点是:如何确保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未来质量能够稳定输出?国家有何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作保障?关于这一点,赛柏蓝-微信公众号2018-11-16推送的“「国家带量采购:杀价!挤掉原研!过一致性评价也是找死?!」”一文给出了答案:

640.jpg

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医保处龚波副处长的表态,将闻所未闻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置于聚光灯下。

众所周知,仿制药研发阶段均是采用体外多条特征溶出曲线与原研药的一致性来进行处方工艺开发的,将其推广至品质监管也是顺理成章。而近红外技术适用于快检,其应用是采用大批量自身样品扫描后建立模型,随后用该模型对其后样品进行检测、评价质量。但该项技术能否洞察每批仿制药品质是否与原研药一致至今存疑(并非与自身一致),此举好像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首创。

期待这项技术在我国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2 12: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种检测方案,都是针对某一个或一部分特性吧,不可能完全替代药典中的检测方案,但至少能够降低执法过程中的成本。传统检测法都太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11-22 13: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近红外拉曼光谱 作为鉴别还是很有用途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8-11-22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希望科普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8-11-22 15: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gdg661837 发表于 2018-11-22 14:47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希望科普一下。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是用近红外光照射物料,收集物料对光吸收的图谱,经过特定计算机软件处理,得到一组数据。数据包含了物料物理的化学的各种信息。但是它并不能明确对应物料里各种成分是多少,只是利用相似的数据对应相似的物料这个原则去判断。所以必须原先扫描各种物料,把图谱存在电脑里,再扫描物料时才能给出判断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8-11-22 15: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yc20160802 发表于 2018-11-22 15:26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是用近红外光照射物料,收集物料对光吸收的图谱,经过特定计算机软件处理,得到一组 ...

图谱比对是吧,必须事先存有标准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8-11-22 16: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gdg661837 发表于 2018-11-22 15:43
图谱比对是吧,必须事先存有标准图。

标准图谱库必须根据实际的物料,自己建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8-11-23 08: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物料的相似对比,很难解决溶出、BE的事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9-14 13: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