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九三 于 2021-7-22 13:16 编辑
第三回 蓝鼎科创有方案,瓶外干燥三方案 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短暂,短暂的事物又总是那么美好,我们的男主小丁同志,和家人渡过了美好的周六、周日。 周一刚上班,坐到办公室里,浑身上下不舒服,有些烦躁,不想干活,心想这是典型性“周一综合症”发作了。一会内网闪烁,蹦出一条消息,是QA发来的跟踪信息,“友情提醒:亲!周五发的《灭菌后增加烘瓶操作变更评估表》,看了吧,明天上午10点要开会讨论,请您准时参会,并准备好相关问题,以备会上讨论交流。” 小丁:“哎呀!早把这事忘到九霄云外了,现在赶快看一看,省得一问三不知了。”小丁心里嘀咕着,赶快找出并打开评估表,边看心里边想,“这表内容还真不少,QA就搞这些务虚的东西有劲……”,小丁强打精神,对着表格一项一项看了起来,不一会,眼睛就合了起来……;猛的被车间主任用笔捣醒。 车间主任:怎么回事,周日没睡好呀,走走,到时间了,去“干扒渥克了( Gemba walk)”,领导们都来了,快点快点。 小丁马上跳了起来,抓起笔,尾随着车间主任走了,留下那张“评估表”,睁着迷离的眼睛看着刚才一个劲点头的人,怎么一溜烟就跑了,是GMP检查来了……? 小贴士:Gemba =‘actual place’源于日语,“现场”的意思。 Gemba Walk 是一个立足现场的精益工具,是对生产现场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将潜在的问题可视化,从而提升工作效率,杜绝问题再次发生,并培养下属的能力,快速解决每日问题的工作方法。 转眼间,周一的早上,就在检查和日常琐碎的事情中过去了,小丁和小A、小C几位同事边聊天边到食堂去吃午饭,这时: 小A:丁啊,你看QA发的评估表了吧,弄的还挺麻烦的,还要验证和稳定性试验什么的,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QA就喜欢这么搞,复杂了显得有水平了,可是大道至简呀……。 小C:就是就是,丁啊,你觉得呢,明天讨论你不是也要参加吗,我们参加不了,你可要多发表发表意见啊,为民发声嘛! 小丁:一会吃完饭,我想看看上次老板说的“北京蓝鼎科创(http://www.bjldkc.cn/)”的干瓶机,看看什么原理,效果怎么样,上次开完会,准备看一下的,结果一忙就忘记了,如果真的可以,不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吗?再说上次会上老板也是看好的,还让设备经理好好看看,给他汇报呢,不知道老板出差回来了没有,干脆老板大手一挥,拍板买了算了,省了这些麻烦事,还能减少干燥时间,提高效率。好了,咱们快点吃吧,我回去搜一下,看一下。 小丁吃饱喝足,挺着个小肚子,快步走向办公室;想当初小丁也是校草级的人物,这一结过婚后,小肚腩不受控地不知不觉鼓了起来,倒也平添了几分威严。 第二天上午10点:自检讨论会的大幕又徐徐拉开 自检整改会上,老板出差还没回来,由常务副总主持,于是各方大神轮番上阵、各种严肃论述、各种插科打诨、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轮到小丁发言,小丁将前一天下午收集到的干燥机信息,投到大屏上,清清了嗓子、环视了一下四周在座的同事,会议室顿时安静了许多,不愧为厂级培训师,控场能力还是不错地。 经过沟通才发现,我们对于水分蒸发干燥的基础原理,是研究和理解的不太深的,所以,才会这样,一个劲的吹和烘,没考虑到其它一些关键因素;我就现学现卖一下吧: 首先,水分蒸发需要满足以下五个方面的前提条件: 第一:温度和热量,这个是核心问题: 咱们每支2ml水针表面残水大约0.05~0.10克,那么每盘残水量也就50克左右;看着水量很小,但是水分子在液态时是通过氢键相互结合的,如果要让水分子由液态蒸发为气态,需要特别大的潜热,每支2ml水针剂外壁残水完全蒸发需要潜热113~226焦耳。这点热量看似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却很难供应。226焦耳的能量约相当于一颗手枪子弹发射时所携带的能量,相当于1公斤重的铁块从约20多米高楼落下撞击地面的能量。 水分子要蒸发汽化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是瓶子内部的温度,如果安瓿瓶内的药液温度不高,水分子就无法快速地获取能量,当然也就很难快速地蒸发了。还有另外一个热量来源,那就是周围空气的温度。但是空气携带的热量极少,而且传热效果不好,因为空气中热量的传导主要靠气流流动,也就是通常说的“对流”,如果瓶隙间的空气流通不好,就不能形成有效的“对流”,传热效果就不能满足快速干燥的要求。我们现在烘房干燥的效果不太好,也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扩散条件,这是重要影响因子一; 所谓扩散条件,说的通俗一点,就是通风条件。我们晾衣服的时候,晾在室外通风处和在室内不通风时,晾在室外通风处的衣服干得就会快一点,就是因为改善了扩散条件。咱们现在为了加快干燥速度,有时也会在地上放几个大风扇或风机对着盘垛吹,但效果并不好,就是因为码在盘子中的瓶子,其正面之间的缝隙很小,极大地影响了通风扩散条件。而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盘子中安瓿瓶从上向下,瓶子之间形成了很多三角形的空隙,这就提示我们另一个改善扩散条件的方向。 第三:气流组织,这是重要影响因子二; 上面一条我们说到扩散条件问题,为了改善扩散条件,我们会加风扇、风机等,但这个风扇、风机如何摆放,让风如何吹,这个就是气流组织;如同D级洁净区气流组织是乱流的,而A级区,则是从上到下的单向流一样的道理;那么,如果我们将风扇或风机对着瓶子之间形成的三角形区域,从上向下吹,形成这样一个类似层流的气流组织,那么就形成了非常有利的气流组织,水分蒸发的速度自然大幅度加快了。 第四:湿度和露点,这个也是重要影响因子三; 上面所提到的影响因素,瓶内温度对干瓶效果影响很大,但是受工艺要求限制,一般不能随意提高瓶内温度。环境温度对干瓶效果意义也不大,那么可以考虑尽量通过有效的气流组织改善扩散条件,从而提高干瓶效率。 现在新的问题来了,如果瓶壁缝隙间流过的气流本身湿度就很高,那么干瓶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当温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的温度,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凝结出来,形成小水珠。这个特定的的温度,就是“露点”。空气湿度越大,露点温度越高,空气湿度越小,露点温度越低。桑拿天的时候,空气湿度较大,遇到冷空气时,就会下大雨,就是这个道理。 湿度大,一般可以通过加强室内通风来解决。但在梅雨季节湿度太大,或者盘子低部的孔隙率太小,扩散条件太差的情况下,就要使用除湿机了。 第五:盘子的孔隙率,这个是关键制约性因子: 还是回到前面改善扩散条件这一重要影响因子,因为我们安瓿瓶都是整齐地码放在盘子里的,那么盘子底部的小孔,就非常重要了!是生命线呀!在和北京蓝鼎科创技术沟通中,对方也提到,很多与他们联系的企业,基本都存在盘子底部孔太小、太少的问题。孔的面积除以盘底整个的面积,就是孔隙率了。孔隙率大了,风一吹,很容易就干了。
方案一:灭菌检漏后,产品从灭菌柜中整车拉出后直接进入本机进行清洗干燥; 方案二:灯检后产品装入专用盘架车,整车装入本机进行清洗干燥; 方案三:人工将产品周转方盘码入本机,进行清洗干燥; 小丁洋洋洒洒说完这一大套,坐了下来,什么时候站起来的,他自己也不记得了。之前培训老师训练时要求的,在培训和演说时,不能坐下,看来是养成习惯了。 设备经理:这三个方案我是看到了,上面说的5方面影响,他们公司网站上到是没有看到,你们是电话沟通时说的吧。听着是有些道理的……;只是江湖险恶啊,小丁,你还年轻,能试用一下才能知道是什么情况,做销售的都是能说会道啊……,想当初……(此处省略2000字) 主持人:好,这事先放一下,看样子需要组织个专题会讨论一下为妥,老板出差还没回来,我们先讨论下一个问题……。
未完待续:第4回[辅助工艺莫小瞧,瓶壁干燥想法妙]
补充内容 (2021-7-23 14:52):
蒲友们,觉得还行,还算有点专业度,麻烦点个专业认可,点亮一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