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429|回复: 12
收起左侧

[时立新(愚公)] 摇曳在夹缝间的传统中医药……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22-2-10 17: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时光的车轮,已将2021年碾压成过往的记忆,我们又进入了新一次轮回。
新年伊始,作为一名在以中成药为主打产品制药企业工作的质量人,每每举杯独酌时,都会对过去一年里中医药界所发生的一切突发感慨,对其今年的走向,存有丝丝担忧,但更多的是满满的期待……  
2021年2月,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守正创新,做好中医药资源发掘与保护,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从人才、产业、资金、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28条举措。
这套“组合掌”打得滴水不漏,行云流水,严密完美。既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拿出了具体措施,提供了政策保障。  
为确保中医药发展能按其自身规律推动。2021年8月,国务院任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10月,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原院长赵军宁履新国家药监局副局长,这是首次有中药专家跻身国家药监局领导班子。  
“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让懂中医药的专业人士,决策中医药的战略方针政策,彰显了国家弘扬传统文化的坚定决心。
2021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与苏州市政府全面战略合作暨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签约仪式举行,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落户苏州市吴中区。
双方共同致力于建设一所,医教、科教与产教相结合,中医中药相融合、中医西医相结合,中医药特色鲜明、全国一流、世界著名的研究型大学。
培养复合型、传承型、科研型的,具有人文素养的国际化中医药人才。
从传统中医药理论下笔,从基础抓起,从培养继承者入手,从根源上解决中医药人才短缺的问题,让我们嗅到了春天的气息。  
2021年6月,中医药疫病防控中心揭牌仪式在京举行。这是中医药行业首个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它建成后将在疾病监测、感染控制、实验室检测、基于中医疫病理论的疫情预测预警、传染病治疗药物研发等多领域形成中医药与疾控优势互补的新体系、新模式。  
2021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中医药传承创新蓝皮书: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报告(2020)》。 作为第一部评估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最新进展的蓝皮书,它力求记录中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客观评估我国省际中医药传承现状。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于2021年7月联合发布了《“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其中特别强调了到2025年建设30个左右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重点提升中医药基础研究、优势病种诊疗、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医药装备和中药新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能力,打造“医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中医药传承创新高地。  
同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三级综合医院要全部设置中医临床科室。
2021年12月,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等7个省份被国家确定为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在中医药服务模式、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
推动中医药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在逐步形成,整体思路渐渐成型,其积极效果能否显现?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值得我们一起期待。  
2021年12月,19省区联盟中成药集采开标。通过现场竞争,有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率达62%,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中选产品剂型规格齐全,同时涵盖了部分国家第八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用药。中成药集采已是大势所趋且箭在弦上。  
同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张小波研究员主编的《全国中药材生产统计报告(2020)》正式发布。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为8339万亩。它对全国中药材生产情况、各省域中药材生产情况、不同类型中药材的生产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从多个维度展示了全国中药材生产的基本情况。  
“产品高质量、临床高疗效、市场低价格”是制药人追求不懈的永恒目标。  
降中成药的价格,一句话就行。而制作中成药的低价药材(生产低成本)从哪里来?
目前,人工种植/养殖药材产量不能满足制剂生产需求;而珍稀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在枯竭,替代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进展迟缓,“南橘北枳”的现象层出不穷,从野生到人工培植之路仍在探索之中。
更何况“优质药材供出口、中等药材进医院、劣质药材供药厂”是一直延续的客观存在。
如果这么急着搞“中成药集中采购”,会不会使“滥竽充数”的现象更加“弥漫”?
会不会把中医药的声望搞得更差?“中医死于中药”是否越来越成为现实?
我是不敢想象……  
自《药品管理法》修订版开始实施以来,各类药政法规就进入密集调整期。而且,随着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以及新冠疫情影响的叠加效应,这几年中国药政法规体系剧烈调整的态势还将继续持续下去。
就此而言,本人又有些“杞人忧天”:这些法规中,是否又会出现一些让中医药企业“削足适履”,让中成药人无所适从的强制性要求?  
新冠疫情,让中医药跟着“火”了一把。  
2021年1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说,在整个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一直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原则,使中医药能够贯穿疾病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中西医结合为患者提供了最佳的服务效果。  
在当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的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中,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关黄母颗粒成为谈判新增中成药。其中,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为治疗新冠肺炎的中药。  
作为一名基层制药人,不清楚化湿败毒颗粒与宣肺败毒颗粒是通过何种手段被确认为可以治疗新冠肺炎的?会不会由此而进一步坏了中药的名声?但愿这种担心纯属“庸人自扰”……
2021年10月14日,由哈佛医学院马秋富教授团队与复旦大学王彦青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景向红教授团完成的《电针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轴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adrenalaxis),在顶尖杂志Nature正刊发表。
Nature的评论文章指出,此番马秋富团队的研究,“首次提供了一种神经元分子标记,针对其设计特定的刺激方法,可以调节身体机能”。
个人认为这是件最值得欣慰的事情。要让外国人认可与接受中医药,就必须用双方都懂的语言来诠释。仅谈“博大精深”过显无力苍白,真的没有用!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医四诊仪首次运用在中国空间站上,它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创新运用中西医结合等措施更好地保障了航天员在轨生活。  
据了解:“中医四诊仪”由舌面模块、脉象模块、问诊(体质辨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传感器、内置数据处理工作站等组成。可供医疗机构进行舌象、脉象、面色诊测信息采集及辅助体质辨识;供中医辩证参考用。
中医药最讲究是“辨症施治、对症下药”。给每人“把脉”是最精准的健康状况识别方式,“中医四诊仪”的出现,应该是种探索性的尝试吧?  
中医药,与京剧、书法、武术并列为中国的“国粹”。建国之初,国家领导人为了扩展外交关系,出国访问时总会带几个名老中医为外国领导人看病。
其中,“中国咖啡(中药汤剂)”治好了印尼总统苏加诺的肾结石;中医的“金针拨障术”使柬埔寨首相宾努重见光明;中医药疗法使身患前列腺癌的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延寿至90岁,使身患肩周炎痼疾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3个月后重新可以游泳、打高尔夫球……  
而现在,中医药没落到不但外国人不认可,甚至连大多数中国年轻人也不认可的境地,可悲之极。
中药存在的问题太多了,只要是业内相关人士都能谈上几句。但到目前为止,真正能切准要害的,真是极少看到。  
很早就网传“卫计委中医司和中医药管理局合并,成立中医继承和发展委员会”,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个人认同以下观点,这应该是从事中医药有识人士必须认识到并积极推进的:
首先,由“真正懂中医药的人,独立管理中医药”,这是行业良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牛弹琴”,甚至“让牛弹琴”的事不能再做了。否则,中医药真的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另外,应该对中医药发展进行“方向定位”:由既懂中医药理论又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名老中医,负责中医药法规与各种技术指导原则的制定,防止偏离中医正常的发展轨道。
绝不能让套用西医药理论来规范中医药这种纯属“牛头不对马面、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继续下去。  
对中医药发展进行“政治定位”:停止一切以欧美医学标准为中医标准的错误做法,防止以中医现代化为幌子削弱和消灭中医。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华为芯片事件”。
对中医药发展进行“思想定位”:由那些懂行的人按照中医药自身规律评估从业者的水平与能力。而不是模仿西方的方式制定标准,评定中医师职称、执业中药师。绝不能再“鱼目混珠”,太伤人。
对中医药发展进行“标准定位”:逐步废除以美国医药标准为中医药标准的规定,制定符合中药自身继承和发展的鉴定标准。一定要拿出“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胆识与自信。  
对中医药发展进行“导向定位”:不能用管理西药的制药方式来管理中药,必须用中医药传统的炮制工艺来进行炮制方能提髙药性,增强药效,才能充分发挥中药的作用。我们应该接受当年“共产国际指挥红军”的教训。
对中医药发展进行“教育定位”:试点成立纯正的中医院校,设立纯中医临床专业,院校教材主要以《针灸大成》《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濒湖脉学》为主;以《易经》、《难经》、《医宗金鉴》,以及郭生白先生《本能论》为辅;取消一切与中医药无关的教材与课程。
一定要用中国人的思想,武装自己的人。
21世纪最需要、最短缺的是什么?缺乏的是有综合思维、综合技能及创新欲望强悍的人才!中医药更是这样!!  
没有印象派画家爱德华•马奈与文森特•梵高的出现,我们可能至今仍将古典油画推崇为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  
如果我们仅把牛顿的“绝对论”视为真理,那绝不会出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乃至“量子力学”。  
“天人合一”,是中国人认识现实世界的一种境界。我们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  
世界,是由每一个看似完全独立的局部,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事物组成的整体。  
如果我们以目前所拥有的学识去武断地否定、拒绝了中医药几千年存在的价值,那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个重新认识“肉体与情感、物质与意识关联性”的机会……  
对待任何事物,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是:真正去了解它,思考其存在的合理性,认识其缺失与不足。并再站在此基础上,遥及那更宽广而美丽的远方……
就中医药人来讲:“传承岐黄、包容创新、仁心制药、福泽苍生”,这是我们的根本!  


:酒后之言,但非瞎说。我只想力争成为一名智慧的启发者,并无能力与奢望成为真理的创建者……  
“不要轻易否定中医药”,这是我个人想表达的观点之一。
首先,中医药理论不是“无稽之谈”。 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黄连和大蒜均有抑菌消炎作用 。而中医理论指出:黄连为苦寒药,只能用于“湿热证”;大蒜为辛热药,只能用于“虚寒证”。 实际临床应用也证明了中医药理论的正确性:黄连若用于“虚寒证”,患者会出现腹胀、纳呆等不良反应;大蒜若用于“湿热证”,患者会出现口唇起泡等上火症状。
另外,就中药而言:我们现在的制药人也还是有许多我们没有认识到的东西。 如“五苓散”,五味药材共煎,有利尿作用;而单味药分煎后再合并,完全没有利尿作用。 再如张仲景的“百合知母汤”,百合水渍一夜,换水煎至减半,知母另煎减半去渣,合和再煎就有疗效,其不按此制法,基本上是没效果的…… 没有认识透的东西,就不要轻易否定其合理性,这是我永远坚持的!
这个贴子,已录入公众号了,好久没发贴了,笔涩,写得东西总有“意犹未尽”之感,先放到专栏里再说吧……


点评

第一个给你专业度,欢迎老哥来巡山  发表于 2022-4-3 12: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22-2-10 17: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一起探讨,甚至吐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2-11 08: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虽不是中医行业,但是觉得楼主讲的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2-11 08: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喷来着,又觉得太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2-11 10: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懂得老中医没证,有证的不咋懂,机器代替人工,再好的中医没人继承也是白搭,中药不控制好,找对症也不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3-18 08: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更多人关注中医中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2-3-21 08: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目前是个摆设,这个国家级的机构哪怕发挥一点点的作用,中医药也不会沦落至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2-4-3 22: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离开中医就是瞎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4-6 14: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中医发扬光大,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制度保障、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1-18 14: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觉得中医药的精髓在于中医和中药的质量。中华文化都挺有门槛的,能学懂学精的太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4 08: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同为中医行业,觉得楼主讲的很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1-14 08: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的效力与其生产工艺有密切的关联,就象屠呦呦的青蒿素工艺一样,只有低温条件下才能生产出有理想的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非经营性-2014-0058 京ICP证150354号 京ICP备14042168号-1 )

GMT+8, 2024-3-29 14:2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