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绿茶. 于 2022-9-6 19:45 编辑
撰稿 | 滴水司南
2022年9月5日,全国团体信息平台发布了由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组织起草的《化工企业工艺报警管理实施指南》(T/CCSAS012—2022)团体标准,此《化工企业工艺报警管理实施指南》团体标准引入“工艺报警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提供了化工企业工艺报警策略、识别、审定、设置、实施、运行、维护、监控与评价、变更管理、审查等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施指南,弥补了国内化工企业工艺报警管理实施指南技术要求和检验领域的空白。 01 工艺报警全生命周期管理知多少? 报警定义为:将设备功能异常、工艺偏差,或者非正常状态,采用声和/或光的措施告知操作员,并要求及时做出响应。 工艺报警值设置不合理、响应不及时、响应方式不正确、报警泛滥等报警管理不当,会导致企业生产工况发生异常时不能及时纠偏,从而降低工艺过程的安全性,甚至导致事故发生。
报警是预防和防止重大工艺安全事故的有效工程措施和安全屏障手段,报警管理已日益成为化工装置平稳操作和安全生产所关注的焦点,《化工企业工艺报警管理实施指南》(T/CCSAS012—2022)定义的报警管理生命周期活动,如下图:
报警管理生命周期活动,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步骤,包括报警策略、报警识别、报警审定、报警设置、实施、运行、维护、监控与评价、变更管理、审查等。 标准强调企业关注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报警类型、报警优先级、报警设定值、报警逻辑、操作人员响应方式等,指导企业除设置报警值外,还应考虑报警逻辑条件、报警优先级、报警死区、报警延时、报警提示等重要属性,并明确了对操作人员进行报警响应培训的内容及典型响应方式。
02《化工企业工艺报警管理实施指南》标准信息
03 《化工企业工艺报警管理实施指南》起草单位
04 报警死区的设定示例
报警死区是工艺报警的重要属性,主要用来消除由于工艺测量点反复越限制造成的大量报警。设定死区后,测量点触发工艺限值报警后,如果测量点的变量值在报警死区范围内波动,就不会恢复报警,也不产生新的报警,如果变量值离开死区范围内,则先恢复原来的报警,再产生新报警。不同参数的死区设置范围见下表:
05 报警优先级设定示例 建议企业借鉴本团体标准提出的工艺报警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建立报警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管理策略,对后台长期未消除、未确认报警的必要性进行判定和处置。该团体标准给出报警优先级的要求并推荐了设置方法,指导企业应根据报警的后果严重性和允许的响应时间,确认报警的优先级,确定报警的后果严重性和允许响应时间后,按照下表的报警优先级矩阵表确定报警的优先级别。企业宜将报警分为一级报警(紧急报警)、二级报警(重要报警)、三级报警(一般报警): 1)一级报警(紧急报警)为严重事件报警,影响企业安全运行,响应时间短,需要员工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否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一级报警(紧急报警)设定数量不宜超过报警总数的5%; 2)二级报警(重要报警)为重要事件报警,生产运行参数或状态发生重要变化,需要员工采取适应的措施或重点关注。重要报警设定数量不宜超过报警总数的15%; 3)三级报警(一般报警)为除一级报警(紧急报警)、二级报警(重要报警)以外的报警。如果报警长期未正确处理可能对企业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工艺报警级别矩阵表详见下表:
06《化工企业工艺报警管理实施指南》公示稿全文
|